周延
摘 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發展規劃的提出,加快了區域經濟之間協同發展的步伐,實現了我國能源產業的有效融合,這就對當前石油與天然氣儲存與運輸的現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有效保障油氣管道及儲運設施的正常運行,必須要對當前油氣管道與儲運設施的安全風險與隱患進行深入研究?;谏鲜銮闆r,本文對石油管道儲運安全及事故預防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石油管道;儲運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引言
現階段,油氣儲運系統的自動化水平逐年提高,數據采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獲得迅速提升,相關設備設施技術水平不斷增強。但是,有關油氣儲運事故預防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機制還需完善,油氣儲運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對于安全生產運行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員工的個人安全防護意識對于提升油氣儲運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不斷完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為此,本文對油氣儲運企業安全與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事故預防措施進行了闡述。
1 石油管道儲運安全風險分析
1.1 油氣管道受損腐蝕
通常情況下,在管道運行時,有許多因素造成了管道受損、管壁腐蝕等現象的出現,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應力水平、管道材質以及地理環境等典型因素。以地理環境因素為例,油氣管道通常都深埋地下,而地下部分的土層土質成分具有多樣性特點,很多地區的土質帶有腐蝕性,這是造成油氣管道受損或腐蝕的主要因素。例如,若土壤中含有較高比率的硫化物、氯化物等物質,會對管道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土壤濕度、土壤PH值、干擾電流、抗阻率等因素,也會加快油氣管道的腐蝕速度。構成油氣管道的材質性質也是導致管道被腐蝕的重要因素,如果管道材質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或氰化物,管道就會更容易遭受腐蝕,加之部分管道表面比較粗糙,在輸送過程中發生振動,與土壤產生摩擦,造成管道表面受損。
1.2 油氣損耗與安全管理不到位
原油及原油產品具有較強的揮發性,不僅在揮發時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因其揮發具有隱蔽性的特點,使得油氣揮發未被人員及時察覺,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原油或原油產品揮發量較大,則空氣中的油氣濃度含量就會快速升高;如果揮發過程中濃度達到臨界點,同時油氣接觸到點火源,就會造成較為嚴重的油氣爆炸事故。另外,揮發出的油氣本身含有醚類、烴類、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會導致人員中毒,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就現階段油氣儲運設備設施條件而言,關于油氣揮發等問題并未找到完美的應對方案和解決措施,想要從安全環保層面完全消除油氣存在很大的難度。
1.3 管道缺陷及自然災害因素
管道設計過程中,區域環境評估失誤、管道埋線沿線勘查工作不細致,未嚴格分析管道受力問題等情況的出現,容易使石油管道因受力誤差問題出現變形、彎曲,造成管道缺陷,埋下安全隱患,影響管道運行。同時,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多種自然災害均會對管道安全造成威脅。
2 石油管道儲運安全隱患的處理措施
2.1 有效控制管道腐蝕
管道腐蝕是影響石油儲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管道設計、施工和運行階段都必須充分重視腐蝕因素,控制管道腐蝕,尤其是位于海底的管道,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受到海水腐蝕影響,更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管道防腐需要根據其特點,使用管道防腐層、犧牲陽極保護等措施,加強對管道的保護,提高管道防水性、抗拉伸和彎曲能力,延長管道使用壽命。
2.2 有效預防自然災害
想要有效預防自然災害對石油管道的影響,就必須對管道布設區域進行全面的考察,深入掌握當地氣候特征、地質情況等,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加強管道儲運的安全性。對于地震多發區域,著重注意管道施工質量,確保焊接處符合要求;對于河流、農田等區域,設置截斷閥,在閥門周圍設置外接口;當管道穿過地震帶河流時,需采用降坡敷設;對于滑坡災害多發的區域,加強管道穩定性監測,避免災害發生時的震動導致管道脫節。
2.3 提高油氣管道安全監管執行力度
地方政府應積極參與油氣管道鋪設和維護中,定期組織召開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會議,各部門間相互配合,明確管理職責,整頓違章占壓、建筑與管道安全距離不足等現象,加強執法力度,對影響油氣管道儲運安全的行為進行追究問責,對企業進行嚴格監管,一旦發現違規行為追責企業負責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并落實油氣管道儲運管理相關責任,對現存的混亂局面及時化解,肩負起保護油氣管道的責任,為油氣儲運行業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2.4 落實安全維護工作
在油氣的儲運過程中,企業員工應定期對油氣管道進行檢查與維護,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其遭受打孔盜油、第三方施工破壞的影響。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管道應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及時進行整改,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制定科學有效的技術方案,切實提高管道的密閉性能。同時應做好電力線路、光纜線路的保護工作,合理安裝防雷防爆設施,落實管道高后果區的監控工作。
3 油氣管道及儲運設施的安全保障技術的未來展望
(1)油氣管道補強技術。近年來,管道行業進行了許多關于使用復合材料來修復和補強管道的技術研究工作。通過多種修復方式復合使用,通常能夠使受損管道(包括腐蝕和機械損傷)的結構完整性得以恢復,使其達到未受損管道時的安全水平。目前,針對惡劣環境條件下的管道補強技術,許多學者對其強度、耐用性與有效性開展了研究工作。(2)管道泄漏監測系統。目前用于檢測管道泄漏的系統已經從簡單的視覺檢查發展到包含復雜的硬件和軟件監測系統。例如基于質量平衡、壓力點分析、流量偏差、聲發射系統等不同技術的監測系統。目前,Araujo M S等人研發出基于遠程光學傳感和機器學習的監測技術,對危險液體管道小泄漏實時自動檢測,能夠近乎實時地、可靠地自動檢測到危險液體小泄漏。Dawson C等人研發出基于電磁傳感技術的泄漏檢測技術,具有方法簡單、風險低的特點,具備成本效益,能夠有效降低假的泄漏報警,進一步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已經在油氣儲運方面得到了顯著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對該行業的安全保障技術進行不斷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與發展,通過建立專業化的高精尖團隊,推動油氣管道建設工作的穩定發展,以此保障儲運設施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王吉青.石油管道儲運安全及事故預防措施[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8):28+64.
[2]武俊偉.石油管道儲運安全及事故預防措施的思考[J].石化技術,2018,25(05):232.
[3]宋江峰.石油管道儲運安全及事故預防措施探微[J].中國石油石化,2017(06):26-27.
[4]王賦欣.石油管道儲運安全及事故預防措施探討[J].中國錳業,2016,34(0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