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娜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加快,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逐年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在環保新形式下,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做好環境評價工作。本文簡要介紹了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存在的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環保新形勢;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挑戰
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促使人們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為了保護環境,保障國家經濟更加穩定地發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國家一直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改革,確保審批的效率,而對于開展環保評價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1 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存在的挑戰
1.1 收費以及資質問題
目前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問題,環境評價影響工作的發展也越來越穩定。但在收費和資質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問題,部分企業采取削弱環境影響評價環保價值和制約作用的方法,試圖簡化環保辦理手續;部分環保單位為從中謀取私利,在環境評價影響工作中弄虛作假;部分環保單位為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占據一席之位,惡意壓低價格,收取過低的費用。此外,也存在環保單位的工作人員態度不認真、工作不積極、技術不過關等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市場的正常秩序。
1.2 不合格的環境評價單位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環境評價單位不得將資質證書轉借或者租給他人,但目前在我國環境評價工作的市場上,仍然存在不少的違法行為,部分地區的環境評價單位屬于“三五”,并沒有營業資格,地區內缺乏專業的環境評價單位和相關的技術人員,從而引發該地區的環境評價工作市場的各種問題。
1.3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的措施缺乏可實施性
目前在具體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相關單位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導致在具體的操作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污水管理企業在治理污水的過程中需要完成《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水平,但在實際操作中,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然而環境一些評價單位卻選擇性地忽略這些問題。此外,部分環境一些評價單位的審核只停留于表面,并沒有進行實際操作,甚至存在工作人員中飽私囊的現象。
1.4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符時代發展趨勢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包含內容較多,實施過程也較為繁瑣,但在實際工作中,個人職責劃為相當模糊,沒有明確界定。并且對于工作需要的文件以及文件中的分析也是輕描淡寫,不能確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比如,在與環境保護無關的綱要說明和社會經濟狀況上進行大面積描述,而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污染排放量、預測結果等卻一筆帶過,不夠嚴謹,也不符合新環保形式下的新要求。
2 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的建議
2.1 擴大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范圍,采取戰略性措施
近些年,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國在各方面一直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也增加制度政策等重要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這有助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高度化發展。這不僅能夠擴大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范圍,從宏觀角度對該工作進行全方面、具體的評價,還能夠補充某項政策或者方案的不足,避免因為分析不全面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誤,從而帶來額外的經濟損失。此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也應該采取戰略性的措施。
2.2 制定完善的公眾參與評價制度,加強可實施性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保障了項目具有可實施性,也確保項目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因此,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應該完善責任制度的不足,開展規范化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且相關單位應該及時地公布信息和環境報告書,同時安排專家座談會、咨詢會、公眾意見會,從中搜集有用信息并做出調整。相關單位對于公眾意見的搜集期限應該保障在十天以上,確保其公布的信心在這期限內一直保持公開透明狀態。最后環境影響報告書送至環境保護部門審核時,對于搜集的集體意見,應該向公眾做一下反饋工作。
制定完善的公眾參與制度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補充參與程序的不足
增加公眾參與環節保障了公平性。公眾越早參與其中,越能夠為項目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從而推動項目的順利進行。首先,對于聽證會環節,需要新增更多具體的規定,主要包括聽證會支持人的選擇、聽證會的參與人員范圍、聽證會的具體步驟。其次,環節影響評價單位要與時俱進,積極革新,不斷創新公眾參與方式,比如,電話參與、短信參與、網絡參與等。
(2)建立公眾參與權能的司法保障
就公眾參與而言,不能只從立法上進行保護,更要從司法上進行保護,確保公眾參與的權利,從而使得公眾參與機制更加完整。首先,公眾參與的相關程序要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得侵害其他公眾的權力或者存在傷害其他公眾權力的行為,倘若公眾感覺自身的權利受到了傷害,應該及時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比如,申訴、控訴等,從而以司法的方式保障每位公眾的參與權力。
(3)保障公眾參與的有效性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應該精準定位公眾參與的定位,保障公眾意見參與渠道的暢通,并且加大宣傳力度,是使得公眾和工作人員都能夠正確認識公眾參與的重要性,不能將公眾參與程序演變為公眾表達與環境保護無關的其他訴求程序。
2.3 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部門和監管部門的聯動力度
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監管屬于兩個部門,為了提高工作的整體水平,這兩個部門應該加強聯動力度,合力制定出更加具備可實施性的規則。審批部門應該考慮以下兩個方面,即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后的具體操作以及監管部門的實際情況。審批部門應該確保環保單位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點能夠介入到審批工作中,利用其約束力,實現環保的高效監管,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減少了時間和支出費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環保形式相當嚴峻,環境評價影響工作關乎環境保護的質量,因此,環保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提升環境評價影響工作的綜合水平,為保障我國的環保問題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吳曉英.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存在的挑戰及建議[J].環境與發展,2018,30(3):17-18.
[2]石巖.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存在的挑戰及建議[J].綠色環保建材,2017(1):11-12.
[3]邵永康,袁莉萍,王春根.試述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存在的挑戰及建議[J].低碳世界,2017(3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