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娟
摘 要:隨著企業知識產權活動的日益頻繁,對作為知識產權和專有知識載體的企業知識產權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已被視為重要課題。那么,將一些看似無序的信息轉化為“活”資源,提升知識產權這一無形資產對企業利潤的貢獻,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成為當前企業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工作中急需解決的普遍問題。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對企業利潤的貢獻也正在超過有形資產。企業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是實施有效知識產權管理的關鍵,通過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的分析研究,可以掌握某一技術領域的整體水平、發展趨勢、主要競爭對手、主要技術或關鍵技術所在,從而避免知識產權侵權、重復研究開發,也可提高開發起點,節約研發的成本和時間,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最優決策依據,在提升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能為提高企業信息管理的整體質量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1 企業知識產權信息分類
知識產權信息是知識產權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的表征,是知識產權的重要屬性之一。依據信息收集的來源和內容,企業知識產權信息可分為:
1、技術類信息。技術類信息主要來自期刊文章、專利文獻、專利產品、會議、其他科技出版物或技術分析人員、技術顧問間的交流。技術類信息會密集地被跟蹤、索引和存檔,并有著持久的價值。
2、商業類信息。商業類信息包括來自各種渠道不同形式的市場信息,比如新聞報道、新聞發布會、公司報告、分析報告、政府文件等。大多數商業信息時效性很強,因此需要企業為增強商業信息的可獲取性做很多努力。
2 知識產權組合動態信息管理
企業知識產權組合策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對知識產權組合進行分析,目的是為了實現知識產權組合的動態管理,以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組合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1、知識產權組合動態管理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內部管理流程和對外部競爭情報的充分收集與處理。知識產權內部流程管理做到“知己”,它應該實現:發明開發和告知程序。此程序允許發明者獲得知識產權方面的咨詢并且允許他們將已有的發明創造告知給企業合適的職能部門。批準和評估程序。此程序用于協調關于知識產權商業價值、專利性以及專利撥款預算的初步評估。具備促進專利性評估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企業查新能力。具備起草、提交和執行專利申請的專利專家,包括國內和國外的。具備保持所有專利相關記錄和管理維持所有重要專利必需費用的職能。具備定期審查全部專利費用并決定是否維持某項專利的審查機制。同時,外部競爭情報的收集和處理也必不可少,它是實現“知彼”的保證。只有做到“知己知彼”,知識產權組合策略的實施才能有的放矢。
2、競爭力分析。在第一步驟的基礎上,對企業自身和競爭對手雙方的知識產權覆蓋范圍、競爭優勢、發展機會等進行綜合競爭力的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可以更明確地了解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狀況,以便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3、知識產權特征識別。對企業的知識產權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對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價值提升的貢獻會有所不同,這也就決定了知識產權組合策略選擇的差異,因此特征識別是企業知識產權組合動態管理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4、知識產權組合。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組合,實現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來進行企業知識產權開發、保護及商業化等管理任務的目標。估是檢驗績效最為有效的方式,通過前述的VALUE 指標對企業知識產權組合績效進行評估,根據指標數值反映出的企業知識產權組合狀況,以及結合企業的經營戰略,做出及時、必要的響應。同時知識產權的評估最終可以為內部管理流程的設計和外部競爭情報收集、處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反饋,幫助企業從根源上進行適時的調整和改進。
3 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的建議
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企業在實際運作時尚需注意以下方面:
1、強化企業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意識。知識產權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有力武器,然而整體而言,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普遍還不強,尤其是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方法來加以實施的觀念更是有待形成。因此需要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從企業文化的高度引導企業強化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意識,從而將這種意識真正轉化到實際行動當中去。
2、研發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信息分類、組合、組合評估以及動態管理的過程中,如果有一套信息系統的輔助,那么工作的開展就會更加快捷、輕松。因此在充分了解企業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研發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系統,從技術上來保障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3、建立專門管理部門和培養專業管理人員。企業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最終要通過具體的部門和人員去實施,依照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等流程來對企業知識產權加以管理,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應用專業的知識和方法,因此成立專門的部門并培養專業的管理人員,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從而使實際操作的可執行力得到明顯提升。
4、學習國外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的先進經驗。國外在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上的實踐較我國更為成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學習這些寶貴的經驗既可以少走彎路,又可以幫助企業結合自身所有知識產權的特點,有所創新地加以運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知識產權迎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同時,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構建信息化知識產權大國強國的重要戰略也在快速進行。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與立足的根本,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只有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市場規范以及法律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才能讓知識產權成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利劍。
參考文獻
[1]戴勵盛,張小云.我國信息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問題及對策[D].重慶:重慶大學,2017.
[2]原治會.新形勢下我國信息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淺析[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4).
[3]馮曉青.我國信息化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5(4).
[4]王璐達.新形勢下加強信息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若干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