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子治
摘 要:自動售檢票系統的終端設備配置方案是自動售檢票系統設計的基礎,合理有效的終端設備配置方案能有效引導乘客的使用習慣,方便乘客使用多元化支付功能快捷、便利地乘車,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建設、運營成本,使“互聯網+”自動售檢票系統的優勢得以最大化發揮,更好地為建設、運營、乘客等各方服務。
關鍵詞:軌道交通;多元化支付;自動售檢票;終端設備
自動售檢票系統終端設備在引入多元化支付后,終端設備功能較傳統設備有了調整,售票機、取票機的功能主要呈現“購票”、“取票”2種功能及“網絡購票、現場取票”、“現場購票、現金支付”、“現場購票、網絡支付”3種支付方式,依據上述2種功能、3種方式對售票機、取票機的配置比例進行研究;在多元化支付方式全方位引入自動檢票機后,自動檢票機則是功能需求的匯聚點,因此弱化售票機、取票機的使用率;乘客自助終端的配置應滿足乘客便捷處理票卡的需求。
1 售票、取票設備
從對國內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多元化支付應用的調研分析來看,各地設置的取票機、云購票機、互聯網購票機、自助取票機等設備,雖然設備名稱不盡相同,但綜合來講取票機、售票機需滿足2個功能,即取票和售票,從支付方式來講需滿足3個方面,即“網絡購票、現場取票”,“現場購票、現金支付”,“現場購票、網絡支付”。根據單程票使用比例及客流數據等參數計算所得的售票機數量已包含了上述相關設備,無需再次另行配置。設備的配置從根本來講是功能的配置。從目前來看,單程票使用比例基本還是按照傳統自動售檢票系統的數據計算,但是在乘客通過二維碼、金融IC卡、手機等方式直接過閘的情況下,單程票的使用比例應該是有所下降的,因此在多元化支付方式逐步上線后,建議對單程票使用比例重新調研,以配比出合理的售取票機數量。因此應對取票機、售票機的功能進行整合,避免出現多種設備類型,合理設計3種支付方式對應設備并重新定義設備名稱。利用支持“網絡購票、現場取票”和“現場購票、網絡支付”支付方式的設備無需硬幣、紙幣的處理模塊,設備結構簡單,體積較少,成本較帶有現金支付功能的售票機低的特點,每臺設備工藝設計應具備兼容性,方便后續運營單位根據乘客使用情況給予調整。建議在檢票機滿足全功能多元化支付后,重新安排設備數量,達到合理平衡。
2 取票機配置
乘客使用手機APP或第三方支付平臺系統購買軌道交通車票,付費后手機生成一個取票二維碼(或取票編號),乘客到達車站后可通過在取票機上掃描取票二維碼(或輸入取票編號)獲得傳統單程票,并持票乘車。根據對乘客支付方式調研的分析,取票機在現階段的應用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取票機較易上線,因此初期引入多元化支付大多是從引入取票機開始;二是多種支付方式逐步在地鐵應用,初期在乘客選擇較少的情況下,取票機相對方便,乘客可以免去現金支付、兌零、購票排隊等影響乘車時間的制約因素,相對加快了進站乘車的時間。但從調研中乘客期望的支付方式來看,取票機的應用是有較大下降的。當檢票機可滿足使用二維碼車票、金融IC卡閃付、云閃付(安卓HCE等)、地鐵云卡直接進閘后,乘客更愿意使用上述方式直接進閘,同時這種方案也降低了單程票的使用,減小了票卡投入成本。從問卷調研和多地考察來看,取票機在未來的使用雖然比例很小,但是仍有其存在空間,二維碼直接過閘是基于一人一機一票的模式,當家庭或團隊出行時,就顯示出了一定的劣勢,二維碼取票機則可滿足一人網絡購票,多張取票的模式,使家庭或團隊出行乘客也可享受到互聯網支付帶來的便利。因此從取票機的配置來看,未來取票機的配置數量呈遞減趨勢,但是仍有存在的必要。取票機的設置比例與檢票機多元化支付工況緊密聯系,從對乘客支付方式的調研可以發現,這類乘客是手機支付方式的積極使用者,受到設備功能所限,使用了手機支付后取票的方式,若檢票機可使用二維碼等的方式直接過閘,這部分乘客將是積極使用者。因此建議:1)檢票機未開通多元化支付時,取票機與售票機可按1:1配置;2)檢票機試點開通多元化支付時,取票機與售票機可按2:1配置;3)檢票機完全開通多元化支付時,取票機按站廳每端1~2臺配置。取票機需求數量隨時間變化而變,因此設計取票機工藝要求的時候應考慮其兼容性,避免由于取票機工藝設計導致與其他設備不能兼容,在未來造成空間的浪費,為后續改造帶來不可逆轉的制約。
3 售票機配置
自動售票機為傳統設備,在多元化支付引入自動售檢票系統后,自動售票機除了傳統的支付方式外,還增加了互聯網支付方式,現場購票后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票款,獲得單程票。但是經過研究考察分析,自動售票機在不同車站的需求量有明顯差別,市區內一般車站,自動售票機的需求量不斷減少,但是在與高鐵、機場、客運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存在換乘關系的車站,自動售票機的數量仍維持在一個高峰需求水平。因此在多元化支付方式逐步引入自動售檢票系統的今天,自動售票機的配置數量仍需按客流及儲值票率進行計算,并根據車站性質設置調整系數。另外,由于使用取票機的乘客也是單程票使用者,因此取票機的數量無需單獨計算,而應將其納入自動售票機的總量內,只是根據不同時期調整與自動售票機的配置比例。
4 自動檢票機配置
在多元化支付方式下引入自動售檢票系統后,其他設備的需求量均逐步縮減,而檢票機則是功能需求的匯聚點,無論是售票機售票,還是取票機取票,都是為了通過檢票機乘車,當檢票機的功能可以滿足乘客使用自有設備過閘時,作為售票機、取票機的中間環節就會越來越少被使用。因此建議多元化支付應在每臺檢票機上實現,即檢票機滿足所有工況,不應讓乘客在檢票階段仍被分類,這不僅會導致乘客糾紛事件上升,增加運營人員工作量,還會導致客流組織混亂。
總之,對于在多元化支付引入后自動售檢票系統的終端設備配置研究還稍顯空白,打造穩定“互聯網+”自動售檢票系統終端設備的配置方案,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更多的數據來做分析。
參考文獻
[1]李紅,多元化支付的自動售檢票系統終端設備配置.2017.
[2]張艷,淺談基于多元化支付的自動售檢票系統終端設備配置.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