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是各醫院臨床檢驗、診斷應用廣泛的醫療檢驗設備。目前,該設備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顯微鏡鏡檢。我院的血液分析儀已使用多年,使用頻率高、處理數據量大,期間也出現一些故障;針對此現象,我院制定了一套設備維護方案,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由科室主任作為第一責任人嚴格執行該維護方案。方案實施以后,該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使用率、患者與醫院各科室滿意度也顯著提升,可為其他醫學裝備維護方案制定提供參考。
關鍵詞: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故障;預防性維護
引言
血液分析儀是檢驗科常用設備之一,其性能穩定,測量精確高,設備在檢驗科使用率高,涉及樣品數量多,種類繁雜,開機工作時間長,所以認真做好儀器的保養,能有效節省病人診斷時間,延長其使用壽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為臨床提供更有力的診斷數據,同時可以減少設備的故障率,確保設備能有效使用。制定完善可行的預防性維護內容,精心使用,定期檢查和保養,才能使儀器處在最佳的運行狀態,提高其性能,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故障的發生率,最大限度地發揮儀器的作用,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本文以我院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預防性維護為例,構建了預防性維護方案,并在我院實施超過半年,然后對預防性維護方案的效果進行了分析。經過實踐發現,我們制定的該預防性維護方法的可實行性較高,可以推廣使用。
1 維護方案必要性
我院在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2臺,品牌分別為希森美康,邁瑞。由于患者數量較多,每日檢驗的樣本量較大,血液分析儀故障時有發生,嚴重影響臨床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儀器產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1.1 血液分析儀自身
血液分析儀包含如比如光源燈、透光窗和溫育池等的內部元器件。由于設備使用頻率高,元器件時有損壞,需進行維護保養。
例如:光源燈超過使用期限,透光窗內部不清潔,溫育池水有細菌滋生產生絮狀漂浮物等現象沒有及時被發現,均會造成光的散射,影響測量結果,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儀器的損傷。再者,試劑吸量器、樣本吸量器內有氣泡產生,或者密封圈是否老化,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即會給儀器造成損傷[1]。
1.2 參數設置
使用前要進行一些參數設置。例如:具體測定方法,涉及的反應類型,樣本數量、體積。為了使檢測結果準確無誤,還需對反應時間與溫度,使用的主次波長進行選擇,波長的線性范圍及吸光度的限度值,相關的計算參數的選擇等,這些參數的設置不當,均會給儀器造成損傷,加快儀器的故障發生頻率[2]。
1.3 其他原因
(1)試劑盒是否過期、產生沉淀等。
(2)水處理機的產水電阻值超過限定值使水質不純,貯水箱不清洗滋生微生物,造成檢測實驗不能通過,卡機,故障報警。
(3)樣本放置時間過長,溶血、乳糜血、黃疸,樣本中含有還原性物質及葡萄糖等造成的系統報警。
(4)人為因素:在自動化分析中控制全部質量環節的是人,分析前要考慮患者因素、標本采集運送的全過程;分析中要考慮儀器的性能、工作狀態、工作環境、試劑、參數設置、室內質控等;分析后要考慮結果的可靠性,與患者臨床癥狀是否相符,有無干擾因素。經過我們的分析發現,以上問題看似較多,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清潔不到位,或者小問題沒有及時發現,日漸積累,最終導致儀器發生故障。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預防性維護來進行預防的。
2 維護方案
我們針對我院血液分析儀的分布特點,制定了相應的預防性維護方案,該方案主要包括日維護、周維護、月維護三個方面。
日維護:每日操作結束后,均應關閉分析儀,在關閉的瞬間,分析儀的檢測器和稀釋導管將被清洗。
周維護:主要側重各部件的檢查檢測,以及整個管路的徹底清潔,在做好基礎維護的基礎上,對貫流池、廢液瓶等進行處理;
月維護:我們稱之為大保養,需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為每臺血液分析儀進行全面的檢查。
(1)定期更換廢液容器,確保廢液容器能存儲廢液。
(2)在維護窗口依次執行以下程序:排出廢液程序、自動清洗程序、廢液室清洗程序、去除氣泡程序、清洗貫流分析池程序、反應室排出程序、RBC 隔離室排出程序、清除阻塞程序等程序。
(3)定期清洗抽吸裝置托盤:在設備主機電源關閉情況下,打開右側機蓋,將抽吸裝置托盤提起并抽出,然后用自來水或乙醇清洗托盤,并檢查無殘留物后,擦干托盤,再放回抽吸裝置托并關閉右側機蓋。
(4)更換穿刺針:穿刺針在設備操作說明書上建議使用 3 萬次后更換,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節約成本,同時考慮到部分樣本不需要穿刺,一般在沒有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穿刺針可以使用5萬 ~6萬次后更換。定期檢查穿刺針,如果發現磨損較嚴重的、有輕微斷裂的及時更換。
(5)定期更換空氣泵裝置,頻率超過3萬次后,定期檢查空氣泵的性能,發現性能下降及時更換空氣泵,減少因空氣泵而導致的故障。
3 維護效果
該方案自2018年7月正式實施,經過統計分析發現,該維護性方案切實可行,效果良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故障率下降
2018年1-6月份,我們對血液分析儀進行了9次日維護,周維護、月維護基本沒有;而在2018年7-12月份共進行日維護次數為39次,周維護次數15次,月維護6次。與去年上半年同期相比,2018 年下半年我院檢驗科人員上報的血液分析儀故障次數明顯減少,由15次減少至5次。血液分析儀的在用率也從 2018年上半年75.5%上升至94.6%。
3.2 費用下降
血液分析儀故障影響科室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直接影響維修費用,間接影響本科室和臨床科室的協作以及科室收益。2018年下半年度與去年上半年相比,雖然預防性維護次數增加,但預防性維護每次成本較低,主要為人工成本與購買一些清洗劑所需成本。而故障次數明顯減少,節約了大量維修時間,降低了維修費用,同時有效保證了和臨床科室的配合。此外,預防性維護實施延長血液分析儀使用壽命,節約醫院采購費用。血液分析儀的維修與維護費用情況見下圖。通過此圖可以分析:半年維修、維護總費用減少了4500元。
3.3 滿意度提升
血液分析儀故障延誤臨床診斷,給醫院診治工作帶來很大不便;患者、檢驗與臨床科室人員也是牢騷滿腹。通過預防性維護顯著減少設備故障,提升設備在用率。
(1)檢驗科室人員工作量減輕:以往分析儀故障檢驗科室必須想辦法使用其他儀器替代,造成科室人員加班次數增多;實施預防性維護方案以后,血液分析儀每天都干凈整潔,檢驗結果產生誤差的次數也明顯減少,檢驗科人員無需反復確定,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2)患者、臨床科室滿意度提升:很多故障發生后,導致患者 2~3 天才能得到檢驗結果,延誤治療,造成患者不滿。有些急診檢驗患者,如果檢驗項目不能用其他儀器替代,更會給醫院造成很多麻煩。針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預防性維護效果,患者、醫院各科室人員滿意度都顯著提升。
4 總結與討論
本研究制定了我院血液分析儀的預防性維護方案,該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儀器故障率,節約了維修費用,提升了患者和相關科室人員滿意度;但也要注意維護不可以過于頻繁,否則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3]。因此,我們應該嚴格、合理執行預防性維護方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方案,精簡流程,使該方案的實施更加便捷。
參考文獻
[1]林喜標,吳乙明.淺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維護與保養[J].新技術新產品,2018,(6):15-16.
[2]叢寧寧.我院自動血液分析儀預防性維護方案的制定與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 2019,(34):144-145,155
[3]陳方平,袁洪,王安莉,等.互聯互通標準化測評對醫院信息化的作用[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4,11(6):588-592.
作者簡介:
肖登峰 男 湖北 1979.12 碩士 主管技師 研究方向:醫學臨床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