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常存 王寶贊 羊慧
摘 要:我國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2011年頒布實施,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全面開始進行職業衛生“三同時”的審查工作,不論是在項目竣工驗收還是職業衛生設計專篇的審查過程中都對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給予了高度重視,從而有效解決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塵毒超標問題。對近三年職業衛生治理經驗以及職業衛生評價工作情況,總結發現現階段我國技術標準以及法律法規對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設置必要性暫時缺較為清晰的技術界定標準。通過整理分析,現階段與職業病評價結果、危害因素以及職業衛生領域的技術標準、法律法規相結合,總結出有效合理的設置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的判定依據。
關鍵詞:設置依據;通風防護設施;職業病
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主要是指通過使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氣流的合理組織,從而為火災爆炸以及化學危害因素、缺乏氧氣的作業場所提供新鮮空氣,同時調節溫濕度、排除有害物質,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高溫、余濕、有害氣體、粉塵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控制或消除,確保作業場所中的有害物質名都能夠與相關標準要求相符合[1]。通常情況下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主要包括突發情況下的通風系統及正常生產運行的通風系統。
1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分析
1.1 危險因素識別
識別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方法較多,主要包括實測法、經驗法、類比法、工程分析法、資料復用法以及檢查表法等。在識別職業病危害因素過程中,必須要與生產工藝所應用的產品、中間品及原材料等物料相結合,與《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因素》(GBZ2.1-2007)這一通用判定標準相對照,從而識別并匯總作業場內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之后參照《危險化學品名錄》及《高毒物品目錄》在已經識別出的職業病危害多種因素中進行劇毒物品及高度物品的辨識,并與毒物散發量大小等因素現結合篩選出所有危害因素中的關鍵評價因子,并將其作為后續的重點評價對象[2]。
1.2 危害因素評價
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時通過設置通風防護設施必要性的重要前提條件。在多種危害因素中對毒性較高且發揮量大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中進行篩選,進行類比檢測或者現場檢測,與《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這一通用判定標準評價危害因素,要重點評價關鍵評價因素。若一些作業崗位的現場檢測濃度超標,則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綜合治理超標點或者超標崗位。綜合治理措施可以優先應用工藝自動化、無毒代替有毒以及作業密閉化等措施進行治理,因為工藝限制不能進行上述措施的實施時,則需要使用通風防護設施促進超標點濃度的降低[3]。
2 設置通風防護設施的必要性分析
2.1 必須設置的情況
首先,技術標準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作業環境及特定工藝條件必須要要進行通風防護措施的設置,例如GBZ1-2010、GBZ /T 194-2007中的相關規定。這種情況必須要與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評價結果相結合進行綜合權衡設置。例如行業評價標準中的AQ 4201-2008 第7章、AQ 4220-2012第5章大部分條款、AQ/T 4216-2011 第7.1.1 條和7.1.2 條、AQ 4211 - 2010第7章大部分條款等,以及通用評價標準中的GBZ/T 194-2007 第6.2.1 條和第6.2.2 條、GBZ 1-2010 第 6.1.1.3 條等[4]。其次,工作場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時需要必須進行通風防護設施的設置:工作場所有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有職業病的作業人員接觸;危害因素接觸強度超標。
2.2 類比方法應用進行必要性評價的情況
新建項目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設置必要性評價在項目初步設計階段或者可行性研究階段發生時,該階段還未建成職業病通風防護設置,這種情況下一般會使用類比法預測評價危險因素濃度,但是在類比法應用過程中需要高度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危害因素強度超標需要進行通風防護設施的及時設置;其次,危害因素濃度需要與相關衛生標準要求相符合,需要進一步對防護效果進行評估,從而對設置防護設施必要性進行判定[5]。
2.3 不需要通風防護設施設置的情況
首先,工作場所沒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存在,不需要進行通風防護設施的設置。其次,工作場所有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源的存在,但是使用自動機械作業或者自動控制工藝不需要人員接觸不會造成職業病的情況,可以不用設置通風防護設施。最后,工作場所有危險因素發生源的存在且存在人員接觸的情況,但是危害因素接觸強度與國家衛生標準相關要求相符合時,也可以不設置通風防護設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業需要與自身的承受能力及實際需求進行通風防護設施的合理設置。
3 結語
綜上所述,設置職業病通風防護設施需要與相關技術標準及法律法規相結合,按照功能歸納分類技術標準及法律法規,同時與人員接觸水平、危險因素發生源的影響范圍以及作業環境等情況相結合,科學參照多種設置依據,能夠有效解決危害因素超標等多種問題,從而降低防護設施的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勞少泉,陸敏芳,郭麗華,蘇小媚,黃應和,劉晃通.某印刷涂料企業化學毒物通風排毒設施防護效果監測與評價[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5,14(02):130-133.
[2]王連廣.調壓兼通風豎井在長距離有壓隧洞引水工程水錘防護中的應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8(09):138-141.
[3]林森.工業通風技術在缺少類比數據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中的可行性[J].職業與健康,2016,32(06):845-847.
[4]鄭離妮,林榮斌,羅潔漫.地鐵公共區域集中空調通風送風系統衛生學評價及防護措施建議[J].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16(01):10-14.
[5]申海萍,周薇薇,榮鐵渝,俞茜.南京市某鐵礦開采企業采礦區通風系統防護效果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6,32(02):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