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趙剛
小唐今年31歲,租住在湖州市南潯區的城鄉接合部。9月5日,其子在家門口的路上被狗咬傷,后送醫院打狂犬病疫苗,第四針還差兩天,孩子突然發病,于9月19日零點死亡。臨床診斷為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狂犬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自咬傷部位侵入人體后,沿神經緩慢移行(不進入血液),最終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并導致發病。
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為2~3個月,最短5天,極少超過1年。潛伏期的長短與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經分布等有關。
狂犬病發病后死亡率100%,但可以通過接種狂犬病疫苗和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預防。
如何接種狂犬病疫苗?
接種狂犬病疫苗通常需要注射多針,于0(第l天,注射當天)、3(第4天,以下類推)、7、14、30天各注射本疫苗l安瓿。整個過程大概需要1個月,注射第一針后7~14天產生保護性抗體。如果病毒移行較快(如咬傷部位神經豐富、病毒毒力強)、潛伏期短,接種疫苗后尚未產生有效的抗體,病毒已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則接種疫苗后仍會發病。
因此,對貫穿性皮膚咬傷患者,除了接種疫苗外,還應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能直接中和狂犬病毒,與疫苗聯合使用,可以起到雙重預防作用。
為何接種狂犬病疫苗后仍可能發病?
少數人被咬傷后接種了狂犬病疫苗仍發病身亡,除了沒有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使用時間太晚外,還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咬傷時沒有及時、有效、正確地處理傷口。
2.疫苗質量有問題或接種方法不當。
3.病毒數量巨大,或病毒被直接注入了神經。
4.使用某些藥物,如激素、環磷酰胺等免疫制劑降低了免疫效果;某些人免疫反應遲緩,或有免疫缺陷;過度疲勞。
5.其他不明原因。
如何有效預防狂犬病?
鑒于以上情況,預防狂犬病更有效的方法如下:
1.被咬傷后要及時、有效、正確地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疫苗。
清洗:擠出污血,用自來水和20%肥皂水反復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
消毒:用2%的碘酊或75%的酒精擦洗傷口,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傷口處理:局部傷口原則上盡量不縫合、不包扎、不涂軟膏,以利傷口排毒。
疫苗接種:盡快到醫療機構接種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2.規范地給動物接種狂犬病疫苗,這是對寵物負責,也是對自己、對他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