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的發病與人們平時的飲食關系十分密切,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長此以往可能導致高血壓。所以,不少中老年人很注意飲食的咸淡。其實在調味品中,除食鹽以外,過量食用味精同樣可引起血壓升高。那么,食鹽跟味精,哪個對高血壓影響更大?
食鹽對血壓有什么影響?
鹽攝入過多,則腎臟不能及時將過多的鹽分從體內排出,可導致體內鈉水潴留,細胞外液量和循環血量將增加,使血壓升高。此外,高鹽本身還可引起交感-腎上腺-髓質活動增強以及血管內皮和功能受損,NO(一氧化氮)釋放減少,內皮素分泌增加,這些因素均可致血壓升高。而血壓升高又可以把高鹽飲食導致的血壓升高作為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防止過量水分及鹽在體內進一步潴留,最終結果是血壓升高甚至出現高血壓所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心腦血管病發病率上升。
味精對血壓有什么影響?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也含有鈉離子,因此與食鹽升高血壓的機制類似,味精中的鈉離子也可以通過水在體內的潴留來升高血壓。此外,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而谷氨酸是體內乙酰膽堿的神經遞質生產原料,一旦味精食用過多,乙酰膽堿會產生更多,而乙酰膽堿有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進而血壓會隨之升高。
食鹽跟味精,哪個對高血壓影響更大?
食鹽和味精的共同點是含有豐富的鈉,而鈉攝入過多會升高血壓,不利于高血壓的預防和控制,限鹽的主要目的就是限鈉。所以,鹽和味精攝入過量對血壓升高都是有影響的,至于誰危害更大,結合我國居民鹽攝入超標的現狀,總體看來,還是鹽的危害更大。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每10克食鹽中含鈉3931.1毫克。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每10克味精中含鈉816毫克。所以說,同樣量的食鹽中的含鈉量遠遠高于味精,所以食鹽對于血壓升高的影響更大。炒菜時如果加了味精,食鹽用量要進一步減少,否則鈉的總量攝入過多。即使食鹽總量控制好了,火腿腸、肉松、咸菜、咸肉、咸魚等高鹽食品吃得過多,仍然對血壓控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