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明
在婦幼口腔門診中,大多為兒童患者,每當醫生檢查完,告訴家長孩子嘴里有很多蟲牙(齲齒)時,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呵斥孩子:“以后還敢吃糖嗎?”孩子則帶著哭腔說:“不敢吃了,以后再也不吃糖了。”
在人們的心中,甜食和蟲牙間似乎有著必然的聯系。大多數人談“糖”色變,并且堅定地認為:只要停止吃甜食,就不會有蟲牙。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糖是導致蟲牙的重要因素。時間是蟲牙發生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進食含糖食物2分鐘內,生物膜中的酸度便可以升至可溶解食物的程度,唾液在半小時至2小時內會將酸素中和,使之停止繼續溶解,甚至可使初期齲齒還原。但如果進食含糖食物過于頻繁,唾液沒有充分時間中和酸素,初期齲齒便不能還原,齲壞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最后便會形成不可逆的蟲牙。
口腔內的細菌與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糖)接觸的時間越短,細菌產酸的可能性就越小。在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和飲食習慣的前提下,做到含糖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時間短,加上唾液的緩沖作用,適量攝入甜食是不會直接導致蟲牙的。
口腔科醫生提醒家長,孩子甜食的攝入最好在飯前或者飯中,飯后及時刷牙漱口。此外,還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家長要定期帶孩子去看牙醫,這是愛牙護齒的關鍵。
由此可見,口腔衛生維護不到位,或者忽略了攝入甜食的最佳時機,吃糖肯定會增加得蟲牙的概率。但并不是所有的蟲牙都是吃糖造成的。所有能夠分解糖分的食物,包括我們平常的一日三餐、五谷雜糧,都有可能造成蟲牙。所以,平時一定要勤刷牙漱口,使得牙齒表面不要有太多食物、糖分附著,才是有效防止蟲牙的好辦法。
通過上面的講解,相信大家會對糖和蟲牙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了,就應該自己刷牙。在此提醒家長:上了幼兒園之后,洗手、洗臉、洗腳丫等,都可以試著讓孩子獨立完成,唯獨刷牙不可以。因為孩子的手還不夠靈活,不論孩子有多認真地刷牙,有很多牙面還是無法充分刷到。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家長都應幫助孩子用牙線剔除牙間隙內的嵌塞物,并主動幫助孩子刷牙一次。另外要做到每3~6個月去口腔科復查,根據齲易感性檢測值(齲態)定期涂氟。做到以上這些,在合適的時間適度攝入含糖食物,加上后續認真地維護口腔衛生,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個多彩的童年,還能通過甜蜜蜜的食物增添美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