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馮勇
摘 要:傳統社會中,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意義和軍事守衛,城市的發展有賴于國家權利機構的政治干預,城市發展緩慢。近代以后,城市慢慢開始城市現代化進程,城市的功能也逐漸發生變化,其不再具有軍事意義,在城市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市政建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現代化又可以促進市政建設,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關鍵詞:城市;市政;現代化;密不可分
“城者,所以自守也”,這是我國傳統概念中關于“城”的定義,“城”是指由城墻包圍起來的區域,“城”是固定的,其主要功能在于保護君民,“城”的職能主要體現于政治和軍事方面;“市,買賣所之也”,傳統文化中關于“市”的定義指出:“市”是買賣的區域,“市”與“城”不同,它是隨著買賣聚集區域流動的,變化的,因此,在冷兵器時代,“城”和“市”在職能上幾乎是完全分離的,隨著近代熱武器的興起,在鴉片戰爭中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我國的大門,傳統的“城”無法起到守衛國民作用,“城”是“市”開始慢慢融合,形成現代意義上無軍事職能的的“城市”。
現代城市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非農業人口,城市的職能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現代意義上的市政概念開始慢慢開始形成,市政是城市中公共權利為解決公共問題,管理城市公共事物,保護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其具體包括城市管理、城市政策、城市事物等等,它關系到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下文,筆者就市政建設和城市現代化的關系進一步進行論述。
一、城市現代化和市政建設的關系
從二十世紀初期起,我國部分城市開始逐漸進入現代化轉型階段,慢慢落后的經濟上升因素,將重心轉向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居民生活質量。隨著城市現代化轉型的不斷推進,各個城市都紛紛開始重視自身的市政建設,市政建設關系到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是城市現代化轉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市政建設同樣也離不開城市現代化的參與,兩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
(一)、市政建設離不開城市現代化的參與
現代化是指社會本身有能力形成一種體系,該體系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而城市現代化是指城市中經濟發展脫離了生產力低下的生產因素,轉而以現代科技為重要生產力,實現城市的經濟發展。市政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城市建設、城市規劃和城市公共設施建設,而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城市規劃和城市公共設施建設均離不開城市現代化提供的各種條件,沒有市場現代化的市政建設,無法為現代化的城市服務。
1.城市現代化可以為市政建設形成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城市現代化本質是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其首先體現于經濟增長動力的的轉變,具體到我國城市的現代化,在經濟層面主要體現于在倒U型增長曲線上,城市經濟發展開始明顯向左移動,即城市現代化表明城市經濟增長已經基本進入穩定階段,而經濟的穩定可以為市政建設提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以及充足的人才與資金,避免市政建設中資金不足、人才緊缺等經濟因素的限制,為市政建設提供不可替代的經濟支撐。
2.城市現代化可以為市政建設的實現提供科技支撐
實現城市的現代化就是以科技力量為中心進行經濟發展,因此,城市現代化也意味城市科技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的階段,如此,城市現代化中科技發展可以為城市規劃奠定基礎,使城市規劃中各種基礎設施變為現實,為人們的城市設想提供實現手段,所以,城市現代化可以為動市政建設提供科技保證。
(二)、市政建設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
城市現代化不僅包括經濟部分,還包括人文部分,人文部分是城市現代化的主要質量特征,其主要表現為城市文明程度、居民生活質量和人們理性需求之間的差距,而社會城市文明程度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均與市政建設的完善緊密相連,因此,各大城市在進行城市現代化的轉型階段時,往往會將市政建設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市政建設,進行合理的城市規劃,建造充足的城市基礎設施,制定符合實際的城市政策,完善城市各項事務管理,積極處理城市公共問題,提高社會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城市現代化質量。
1.市政建設可以為城市現代化形成適合的外部環境
通過市政建設使城市具有充分完備的城市公共設施,可以為實現城市現代化形成適合的外部環境,例如:便利的交通、配套的教育、醫療等等,這些交通、教育和醫療資源都可以提高城市的凝聚力,為城市現代化吸引其所需的各類,帶動城市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同時,通過市政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形成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機構,還可以形成公平、法制、有序的良性經濟發展氛圍,促進實現城市現代化。
2.完善市政建設才能適應城市現代化的需要
十八世紀,為了打開我國市場發生了兩次鴉片戰爭,在西方列強的外力作用下,我國內部發生了一系列變革,被迫從小農經濟開始了現代化進程,因此,我國城市現代化的開始并不是社會自然發展進化的產物,城市中各種基礎設施不夠健全、管理政策缺乏現代化體系以、人力儲備不足,各種矛盾聚集。而城市現代化中各種工商業和服務業經濟的興起,要求著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快現代城市的市政建設,形成規范、法制的競爭氛圍,提高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才能為城市現代化吸引更多的人才,畢竟,當今社會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所以,逐漸完善市政建設才能滿足城市現代化的需求。
二、結語
作為現代化城市,我國的大多數城市都還很年輕,由農業城市走向現代化工業城市,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善幾乎是所有城市現代化過程中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隨著經理發展,城市人口激增,交通、醫療、教育、住房等問題矛盾也日益凸現,如何解決這些城市問題,滿足人們日益上升的組織文化需求是市政建設和城市現代化共同面臨的挑戰,加快市政建設,促進城市現代化和市政建設共同前進發展,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涂文學.市制建立與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開啟——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武漢(漢口)建市的歷史考察[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04):46-63+126.
[2]江珊.濟南城市與建筑的現代化進程(1904-1945年)[D].浙江大學,2014.
[3]涂文學.近代“市政改革”:影響20世紀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性變革[J].學習與實踐,2009(09):13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