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
摘 要: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人們對于工民建的質量要求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就目前而言,我們可以看到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工程當中的良好體現,并且在施工過程當中應當針對施工技術內容做好相應的分析與利用準備,從而能夠保證現場施工人員能夠按照標準規范來完成施工工序,從而綜合提升工民建的整體質量與效率水平。
關鍵詞: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引言
目前,工民建施工作業中應用的混凝土澆筑技術不斷更新和完善,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技術水平,為工程質量和進度的把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過由于混凝土澆筑對環境和技術要求較高,部分工程混凝土澆筑的效果差強人意。因此,深度分析此課題,提出有效的技術應用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施工準備
1.1 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前的材料準備
用于工民建項目建設中的砂石、水泥以及鋼筋等各種材料,應該結合設計需求,做好進場現場工作,同時還要抽查建筑材料的質量、規格以及類型等。對于無法滿足抽查要求的建筑材料,需要及時做好清退工作,禁止這些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在準備好混凝土施工前后的材料之后,需要開展混凝土的拌和工作。在開展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之前,需要檢驗選定的配合比,并且要檢驗不同配合比形成的材料差異,找到滿足混凝土施工澆筑需求的配合比。在確定了混凝土的配比之后,應該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以及攪拌順序,使混凝土能夠按照配合比混合。
1.2 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技術準備
通常情況下,分層澆筑技術應用于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在完成第一層澆筑施工之后,需要在混凝土樁前完成第二層澆筑,每層澆筑工作應該依次完成,直到最終完成混凝土的澆筑作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確保建筑物的質量,同時還能夠有效確保建筑物的穩定性,強化整體建筑結構的施工效率。使用分層澆筑技術實施混凝土澆筑作業的時候,需要對整個澆筑過程進行控制,在落實混凝土頂部施工作業的時候,需要設施邊坡坡度為1:3,以此來保障底部位置的施工質量。與此同時,澆筑施工作業的實施需要運用振搗棒來振搗混凝土,同時要控制振動的速度,強化振動效率,確保整個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以此來最大限度保障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
2 技術要點
2.1 梁板澆筑
工民建工程梁板澆筑過程中,框架格模式的應用較為廣泛。實際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只有在確認框架格應用高度的基礎上,對機械能的不同梯度進行有效劃分,并以梯度延伸的形式進行梁板澆筑,確保澆筑施工的規范合理。梁板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振搗棒應盡量遠離鋼筋和預埋件。一般情況下,直徑30cm或50cm的插入式振搗棒是進行振搗的主要工具。若振搗部位存在大量的鋼筋或預埋件,則應在實際基礎上進行振搗棒選擇和振搗點控制,確保梁板振搗的高效。與墻柱振搗相異,梁板振搗完成后,施工人員應通過刮平器械對其進行刮平操作,并在抹子的應用下,有效保證其表面平整度。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梁板澆筑施工質量的提升,進而推動工民建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2.2 剪力墻
一般來說,在進行剪力墻澆筑的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的就是長條性流水線方式,采用該種方式進行施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首先,應當先在對應位置緩慢均勻的澆筑出一層厚度大概在五厘米的混凝土模板,并且將這個模板作為基礎部分,幫助剪力墻各環節進行完善施工。在按照施工流程進行剪力墻澆筑的施工過程中,往往就會產生一部分施工縫隙,在對縫隙位置完整了解的基礎上對門洞或者簾洞來進行修整。其次,程中需要保證施工內容的連續性,不能夠隨便中斷施工。然后,在剪力墻接口處進行振搗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對力度進行有效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綜合滿足施工過程當中的實際振搗需求,將混凝土工程的密實度進行有效提升,同時保證接口和混凝土之間可以完整結合。最后,在孔洞位置和洞口周邊混凝土的高度是相同的,這樣能夠保證墻體內外墻墻柱當中的混凝土澆筑操作能夠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剪力墻結構澆筑過程中,振搗棒與洞口之間的距離需要維持在0.3m左右,在洞口兩邊位置所實施的振搗操作應當盡可能保證同步進行,整體的振搗力度上對于洞口變形所造成的影響應當在施工過程中就做到良好控制。
2.3 位置
針對鋼筋位置需要進行合理設置,這樣才能夠保證工民建整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應當針對混凝土澆筑的內容做好相應的安裝工序的安排,確保鋼筋能夠在準確的位置進行安裝。一旦在過程中發現鋼筋位置出現偏移,施工人員就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對鋼筋的位置進行糾正,從而能夠保證處理結果的有效性,綜合提升工民建整體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2.4 混凝土振搗
在進行振搗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對于各個環節做好質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對于施工人員來說,應當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來對振搗器進行合理選擇,尤其是針對面積、深度比較大的混凝土澆筑構件,表面振搗器能夠在施工過程當中展現出良好的效果。當施工人員在進行振搗操作的過程中,運用機械振搗方式相較于人工振搗具有更為突出的優勢內容,施工人員應當按照現實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選擇。而人工振搗也有著其自身獨有的特別優勢,例如通過重力作用來充分發揮振搗作用的時效性,需要采用質量優越的水泥漿來進行分布填充操作,從而能夠確保后期各個環節施工能夠得到順利的發展。
結束語
作為工民建行業發展的重要形態,工民建工程的建設類型極為豐富,近年來,工民建工程施工技術也愈發成熟。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是工民建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其澆筑質量直接決定了工民建工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受施工環境、技術、材料應用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經常會出現露筋、裂縫等病害,對工程建設質量造成嚴重阻礙。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控制,已成為其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王雪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探究[J].居舍.2019(01)
[2]左可.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實踐探究[J].南方農機.2018(04)
[3]袁志超.淺談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