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ie


















四月飛往意大利米蘭,可謂妙趣橫生,在這座時尚之城,你將會與聞名世界的米蘭設計周不期而遇。除了欣賞到來自全球各地設計師手中的“明日世界”,你還可能邂逅許多設計界的翹楚,他們將如何渡過米蘭時光?讓我們一起走近設計師的“打卡地”。
米蘭,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位于倫巴第平原上,它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之一,更是世界時尚與設計之都和時尚界最有影響力的城市。大多數前往米蘭的人們,都會抵達馬爾彭薩機場。這一連接著意大利境內以及全球200個目的地的機場,可謂是米蘭最繁忙的機場了,每年客流量可達2000萬。而四月的馬爾彭薩機場顯得格外繁忙,來自全球的設計師蜂擁而至。
世界時尚風向標
米蘭因建筑、時裝、藝術、繪畫、歌劇、足球、旅游等等聞名于世,這里擁有豐富的文化古跡和遺產、充滿活力的夜生活以及獨特的意大利菜。蒙特拿破侖大街上的時裝商店舉世聞名,米蘭大教堂是米蘭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意大利音樂歷史悠久,在這里,尤以傳統歌劇最為地道,如朱塞佩·威爾第等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就常常在斯卡拉大劇院上演。
米蘭擁有許多重要的博物館、大學、專科院校、宮殿、教堂和圖書館,例如布雷拉科學院(Accademia?di?Belle?Arti?di?Brera)和斯福爾扎古堡。米蘭對于球迷而言絕對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圣地,因為城內擁有兩支偉大的足球倶樂部——AC米蘭和國際米蘭。
來到米蘭的人們一定不能錯過的是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這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建于1865年,整體呈十字型結構,南北長198米,東西長105米,擁有鋼架結構的彩色玻璃頂棚。十字長廊有4個出口,北面出口靠近斯卡拉歌劇院,南面出口位于大教堂廣場,西面出口通往Cordusio方向,東面出口附近有法拉利紀念品店和餐廳。如今這座長廊是米蘭重要的購物圣地,內部包含有時裝店、咖啡館、餐館和書店,甚至連LV、Versace、Prada、Gucci、Armani等奢侈品牌店也一應倶全。
當然,大家更為熟悉的,可能還有米蘭時裝周,這是國際四大著名時裝周之一(米蘭、巴黎、紐約、倫敦),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每年舉辦兩次,分春夏時裝周(9、10月上旬)和秋冬時裝周(2、3月)。世界各地的專業媒體和風格潮都聚集于此,這些精華元素所帶來的世界性傳播遠非其他商業模型可以比擬的。米蘭時裝周發布的品牌包括:Gucci、Prada、Versace、Giorgio?Armani、Fendi等。
除了琳瑯滿目的時尚新品,在米蘭的Naviglio?Grande集市上,喜愛古著的朋友們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Naviglio?Grande集市坐落在達芬奇設計的運河旁的歷史街區Ticinese,共有380多各種古董店、家具、現代藝術、鐘表、瓷器、銀器、珠寶、玩具、游戲、收藏品、書籍、眼鏡、收音機、倶樂部、青銅、玻璃、漫畫、版畫等等,價格適中,種類繁多,是文藝青年的必去之地。
2019米蘭設計周
2019年4月9-14日,第58屆意大利米蘭設計周在米蘭拉開帷幕。作為全球設計領域的重要風向標,意大利米蘭國際“米蘭設計周”以及“米蘭家具展”等一向憑借卓越的設計、強大的影響、頂級的品牌、諸多的觀眾、海量的報道等因素,被譽為全球設計特別是家居產品領域的第一盛會,也是全世界家具、家居、建筑、服裝、配飾、燈具、設計、時尚、媒體等每年一度朝圣之地。
米蘭設計周從來不是一個走馬觀花就能一窺其奧妙的展會,盛世蔓延到米蘭整個城市,凈展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常設展區包括米蘭大學區等地,總數多達八個。每年約有來自150個國家的27萬人參加展會。其中包括約13000家家具制造商,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2500名有名望的設計師和700名青年設計師在設計周上展示他們的作品。
在常設展區之外,自1998年開設的與米蘭家具展平行運行的Salone?Satellite更是成為許多國際新銳設計力量夢想成真的啟航之地,它主要針對35歲以下設計師的產品和理念進行展示,許多展出的產品原型在展后都會投入量產。在過去20年間,有多達10000名年輕設計師及270所國際設計學院參與其中,在這里,大家一同打破固有的傳統理念,并試圖構建超前的藝術觀念,在功能與美之間,建立新平衡。
讓米蘭設計周妙趣橫生的,還在于其內容的多元性,盡管這是一個以家具家居為主題的展覽,可于設計而言,內容與緯度卻又遠遠不局限于此,在米蘭設計周遇見、看到不同尋常的跨界與突破,似乎成了最大的期待與最無法超越的驚喜。于是,對于所有參與者而言,到訪這次盛會都仿佛是一次朝圣,一次向全球頂尖設計盛典致敬的朝圣,一次向設計、建筑、藝術到時尚絕美融合的朝圣。
近幾年以來,隨著設計領域對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開始使用環保材料與可回收材料作為設計材質。早在2014年,米蘭設計周就展出了可以為家用電器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桌、由廢木屑制成的高架,以及利用廢棄污水管道制成的椅子。它們都是出自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的作品。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不設本科教育的全研究制藝術設計院校,常年蟬聯全球藝術與設計類大學第一位的寶座,諸如跨界藝術家、設計師Ron?Arad、Sony?Walkman和蘋果電腦設計者Ross?Lovegrove、Dyson吸塵器的發明家James?Dyson等閃耀設計界的名字,都曾接受過皇家藝術學院的培養。
在2019年米蘭設計周上,來自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的作品也屢見不鮮。例如Frigo,一種主動冷卻的疫苗載體,可以通過攜帶者的動能來提供持續冷卻力;Safe?Sound智能耳機,可讓使用者實時捕獲并控制周圍環境,讓人們在享受智能設備的便捷之余,又不必擔心隱私泄露,保證了數據安全;MUKU則是一款為聽障人士設計的冥想交互設備,通過模仿人類的呼吸節奏,協助聾啞人士進行冥想治療;HEAR是一款遠程互動診療設備,基于5G網絡,為心理疾病患者及看病不方便的人群提供遠程心理治療。
2019年的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作品中,我們能更密集地看到諸如科技、智能等概念的應用,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設計,導索出一個可以與增強科技無縫銜接并熱情擁抱多種生活需求的可塑未來。這讓我們意識到,在當下,藝術創造與人文創新早已與科技賦能融為一體;隨著時代發展,在任何領域,“界限”的觀念都在變得愈加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融合、是不同維度碰撞和試探后迸發的全新可能。
米蘭,設計師的天堂
在米蘭設計周開始的同時,設計師們也如約而至,除了參展以外,他們還會游走于米蘭的大街小巷,充分汲取來自米蘭這座城市的設計靈感。
1、Fabio?Novembre
Fabio?Novembre是意大利的大膽前衛鬼才設計師,他的作品你一定見過,最出名的比如那把Nemo面具椅,一張巨大的人臉,內部其實是貼合人體的線條,2010年在米蘭首秀后,便立即被《Interni》雜志放上了封面。
Fabio?Novembre從不吝惜對人體曲線的欣賞,他的Him&Her椅,在經典的S椅的基礎上加上了赤裸裸的人體背部線條,一秒就能變性感。他說:“我喜歡將人體曲線融入設計,因為所有的藝術史都認為在女性胴體上可以洞察神的痕跡。我喜歡女神,甚至可以把我的‘Her’定義為‘愛’。”
Ceresio?7
把米蘭稱為自己家的Fabio?Novembre,推薦了一系列他最喜歡的地點,其中這家擁有游泳池的時尚屋頂餐廳,是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之一。
Ristorante?Cracco
前主廚評委Carlo?Cracco是這家位于大教堂附近的餐廳的“幕后黑手”。Fabio?Novembre簡單地將其描述為“米蘭最好的餐廳”。
The?Botanical?Club
這家酒吧餐廳自稱是意大利第一家微型釀酒廠,它的特色菜是杜松子酒——它號稱是這座城市最大的酒莊之一。Fabio?Novembre推薦參觀這家分店,因為它有一個植物園一般的室內。
Pasticceria?Knam
Fabio?Novembre將這家甜品店描述為甜品界的“巧克力工廠”。它提供一系列非常精致的蛋糕和甜品。
Dabass
這家時尚酒吧位于一座19世紀新藝術風格的建筑中,是Fabio?Novembre最后推薦的一家,它復古的室內細節,從單色瓷磚吧臺到雕塑照明吊燈,都值得你細細品味。
2、Benjamin?Hubert
Benjamin?Hubert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英國設計師,他關注材料、工藝,在意設計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意義。比如陶瓷器皿生產過程中,開模之后留下的縫隙需要消耗極大的人力來處理磨平,那如果這些模具留下的接縫剛好就做為器皿的一種裝飾呢?既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消耗,又生成了獨特的細節。
他為殘疾人設計量體定制款的3D打印輪椅,為降低碳消耗設計互動社交的APP,他說,設計師有責任用設計來幫助那些有需求的人,而非用設計來滿足自己的自負心。
Galleria?Rossana?Orlandi
Rossana?Orlandi的同名畫廊是每一個米蘭設計周必看的展覽場所。但是倫敦設計師Benjamin?Hubert也建議留下來吃午飯。他說:“如果我白天在附近,我都會來呆上一陣,在這里吃點東西,
喝點東西。”
10?Corso?Como
Hubert的另一個推薦是著名的買手店10?Corso?Como,由意大利《Vogue》雜志前主編Carla?Sozzani創立,旨在將藝術、設計、音樂和美食融合在一起。Hubert說他每次都要去逛逛,去看看能從科技或時尚領域學到些什么。
3、Lara?Bohinc
斯洛文尼亞的珠寶設計師Lara?Bohinc成功跨界室內設計,原本是學習珠寶和金屬設計,所以對材質、形狀非常敏感,黃銅、大理石、天鵝絨、直線、曲線,不同的元素撞在一起,她設計的家具有著首飾一般的精致,難得一見的奢華幾何設計。
Fondazione?Prada
OMA設計的Prada基金會,一開業就成了網紅,米蘭設計周的常客Lara?Bohinc也是它的粉絲。它標志性的24K金箔包裹的建筑,以及由導演Wes?Anderson設計的咖啡館,去多少次也都不會膩。
Bar?Basso
如果不提到Basso酒吧,米蘭指南就不完整了。Bohinc沒有解釋她選擇的原因,但據Dezeen主編Marcus?Fairs稱,這是一個以酒精為燃料的社交網絡終極場所。“對于一個沒有音樂、位置周邊、人群擁擠、酒水昂貴的酒吧,Basso沒有任何理由讓設計界趨之若鶩。每年,人們都呼吁成立一家與之競爭的酒吧,但從來沒有人做到過。”
4、Lee?Broom
Lee?Broom可謂是家具設計界的絕對男神,2007年成立自己的同名品牌。17歲,Lee?Broom因服裝設計比賽拿到冠軍,因而結識了評委“西太后”Vivienne?Westwood,從中央圣馬丁女裝專業畢業,再到英國頗負盛名的家具設計師,Lee?Broom被《金融時報》列為“最受尊重的英國設計人才”,《衛報》曾經評論到:“Lee?Broom之于家具,好比Tom?Ford之于時尚。”
Convivium
這家擁有32年歷史的意大利餐廳位于Brera市中心,是英國設計師Lee?Broom的最愛。他說,“每次我在米蘭的時候,我都要去。那里非常熱鬧,有美味的食物,正宗的意大利風味。”
5、Phillip?K?Smith?III
美國藝術家Phillip?K?Smith?III以他創造的大型臨時裝置而聞名,探索了光線、陰影、環境和變化。比如去年米蘭設計周,他為COS設計的裝置Open?Sky,拋光鏡面的裝置不斷變化的倒影,邀請參觀者們參與其中并隨著不同的光線、時間和地點得到屬于自己獨特的經歷。
Pirelli?HangarBicocca
這一巨大的倉庫,早期是火車頭工廠,如今成為了當代藝術的主要場所。在Pirelli?HangarBicocca內,德國雕塑Anselm?Kiefer的巨作《Seven?Heavenly?palace》是其中的永久展品。這里是Phillip?K?Smith?III每到米蘭的必到之地。
6、Ilse?Crawford
倫敦的室內設計師Ilse?Crawford,擅長色彩的溫柔搭配和不同材質的組合,她設計的空間或是家居用品總能令人放松、自在。2016年她被巴黎Maison&Object評為年度設計師。
“Ilse?Crawford并非典型的產品設計師。她喜歡從大處著眼。她的創意時常超越產品本身。房間的環境、人文價值、產品如何引發使用者的共鳴、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等因素,都是她在設計產品時的所考慮的。”
Pasticceria?Marchesi
這家甜品和咖啡連鎖店在米蘭有多家分店,也是Prada家族的一部分。2014年,Pasticceria?Marchesi被Miuccia?Prada收購。倫敦設計師Ilse?Crawford說:“從這些漂亮的小杯子和小甜品中開始新的一天,即使是快節奏的瞬間也都被包裹在一種優雅的儀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