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森 韓任遠 黃思嵐
摘 要:社會系統脆弱性是社會系統穩定風險敏感性的條件,社會系統越脆弱,社會穩定風險就越大。本文從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社會風險暴露、社會敏感性和社會應對能力三個維度對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地區的社會脆弱性成因進行分析。
關鍵詞:重大水利工程;社會系統脆弱性;社會穩定風險;社會應對能力
一、重大水利工程與社會穩定風險的關系
從意義上說,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與一般水利工程相比,具有規模大、周期長、投資大、技術高,因素多等綜合特點,一直被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其中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就是最經典的例子。而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是社會穩定風險的組成部分,由于其獨有的特點必然會對社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
二、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的分析
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是我國投資建設的主要項目,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戰線,其目的在于合理的調配我國有限的水資源,有效解決我國水資源供給不足問題,控制水土流失及保證生態環境用水等問題,但由于其綜合的特點,對社會的穩定與運行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從本質上說,該風險必然會導致工程移民的困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生態失去平衡,這是我們不想看到也是為了實現目標無法避免而必須去面對的問題。
三、重大水利工程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保證重大水利工程順利實施,一定要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和分析,針對分析的結果做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以便在風險發生時能妥善的化解,目前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3.1 評估體制不完善,不規范
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對重大水利工程高度重視,其中不斷的加大對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工作力度,并積極的構建其社會穩定風險的評估體系,根據黨和政府的指導方針和黨中央的綱領性文件,強烈指出:要建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的社會風險評估體制,并且所有關系到社會與人民合法權益的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的社會風險評估,都要符合科學、合理、可行、可控的要求,其主要工作方向是對未來可能會對社會、環境、經濟造成影響的風險進行預測。
3.2 缺少主動性和群眾基礎
古往今來,國家制定的任何一項政策與方針,群眾是最具發言權的,群眾的言論也是最切合實際的,只有根據群眾的要求才能對未來的做出準確可靠評估,但是,在實際重大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預測過程中,缺少主觀能動性,缺少群眾的意見,單憑主觀意識展開事實與評估,這必然會走進誤區,雖然有些重大項目象征性的做了一些工作,但只是趨于形式上,沒能真正地走進群眾,這一定影響評估的質量。
四、針對性的措施與方案
顧名思義,為了滿足人們和國家的需求,為了防止在建設過程中的社會穩定風險發生,大力開展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是必要的手段。
4.1 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根據國家和政府的有關政策和綱領性文件,這讓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的評估工作在政策上得到了大力的支持,雖然國家對于項目建設社會穩定風險的評估沒有明文的規章制度,但是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也必須要依法行事,以法律為準繩,項目企業要依法建立起一項目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法制機構,并加強其法治建設,認真貫徹并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要求具備科學性、專業性和執行力,這樣才能對風險評估得到準確的結論,從而降低社會穩定風險的發生。
4.2 建立完整評估體系
要想得到一個可靠而又全面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選擇一個科學合理的風險標的是非常重要的,對推動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實施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至今為止,我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仍然處在一個起跑的階段,沒有一個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各級政府所屬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對風險評估缺少針對性,所以致使而風險評估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必須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建設作為重大水利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加以重視,不僅要從性質上設計風險指標,更要將其具體的量化,說白了就是既要有科學概念上的東西,又要科學性理論實踐和意義與功用。
4.3 走進基層,打好群眾基礎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任何時候群眾都是社會的主體,所以重大水利工程企業要走進群眾,爭取群眾的意見,通過與群眾之間的探討與溝通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策劃,方法很多,例如通過調查問卷或是走訪等方式進行調查后,在對可能發生的風險經行分析,從中總結出潛在的風險因素,并根據風險發生的幾率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這樣一來不但降低了公與私之間的矛盾,而且也加強了公眾對工程建設的監督力度,直接的幫助政府部門或項目法人制定防范和化解社會穩定風險的措施。
五、結論與建議
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有效性是政府、公眾、第三方等外部因素和評估廣度、評估深度、評估效度等內部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的結果。
5.1 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有效性受政府、公眾和第三方機構的影響。政府、公眾和第三方機構分別通過政策、資金、經驗、能力、心理、技術等方面對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有效性形成影響,是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有效性的基本驅動因素。
5.2 評估廣度、評估深度、評估效度表征了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有效性。提高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有效性,必須做到鼓勵政府、公眾和第三方評估機構積極參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發揮各方的積極性和優勢,擴大評估主體范圍。
5.3 確保第三方參與,加強其獨立性、科學性、專業性是提高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政府要明確第三方參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具體程序及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切實的制度保障,保障第三方機構的獨立性;拓展第三方參與主體,除了傳統的專業評估機構外,可以培育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構,鼓勵設立專業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事務所,融合社會、法律、評估、經濟等相關人才,使評估更科學、更專業,對決策更具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林韜.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量化分析[J].廣東水利水電,2016(9):76,78.
[2]常健,許堯,張春顏.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中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15(4):105—108.
[3]汪大海.張玉磊.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的運行框架與政策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16(1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