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楊晨寅

除去少數機場,中國絕大多數機場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場變革即將給行業帶來的影響,以致無論是從信息化建設程度,抑或是數字化轉型程度,機場行業的發展均處于初級階段,不足以抵抗這場變革即將帶來的沖擊,機場內部對于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感仍有待加強。
近年來,“工業4.0”概念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熱點議題?!肮I4.0”概念最早由德國提出,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將其作為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即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
前三次工業革命都是由一系列獨立卻相互關聯的創新技術所推動,這些創新大大提高了產能,減少了獲得產出所需的投入,包括勞動力、時間和材料。這些進步重塑了社會經濟,改變了人類的日常生活。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發起,蒸汽機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工廠制造效率。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石油的發現和電氣化應用使得生產力得到空前的提升,通信設備也隨之誕生。第三次工業革命,又稱為數字革命,從20世紀50年代末一直持續到今天。數字革命的兩個主要產物是數字計算和通信技術。計算機的快速計算與互聯網的相結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信息可以快速地在世界各地共享。
與前三次不同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沒有重新定義生產要素,亦沒有顛覆性的工業技術。第四次工業革命建立在前三次革命的基礎之上,結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3D打印和傳感器應用等技術,這些技術的結合意味著萬物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實現互連,從而不再只是機器與軟件之間能夠進行對話,機器和機器、機器和產品之間也能進行對話。
工業4.0的基本架構可以概括為“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運算”。這一架構對組織的數字化程度要求較高,對企業營運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數據本身的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企業流程的彈性、深度以及創新程度的要求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只有加速數字化轉型,企業才能在工業4.0時代保持競爭力。
民航業是高技術、高端服務產業,也是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運輸方式。當前,全球民航業面臨持續保障安全、提升服務品質、保障運營效率等難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通過現代數字化技術與空中運輸的深度融合,為民航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無限可能性,而與之相伴相生的挑戰,時刻警醒著民航業必須有計劃、規范地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數字化轉型進入智能化新階段后,將為企業帶來大量新機遇,并真實地創造新的業務價值。整體而言,智能化技術的成熟將為企業帶來多重價值:
更敏銳的運營,企業可以通過更進階的智能的感知與認知技術來提高大多數常規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保持或改善用戶體驗。更充分的定制化,允許企業提供真正的一對一互動以充分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提供更方便優質的服務,同時保持服務的靈活性。更智能的決策支持,使用先進的數據科學來提升企業的經營表現,利用大數據挖掘實現更有價值的商業洞察。全新價值主張,新的運營模式和工作方式使產品/服務脫穎而出,構建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的全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

就機場而言,數字化轉型將給機場帶來帶來巨大價值。通過數字化技術,機場能夠提升旅客滿意度和常旅客忠誠度,同時以更低的運營成本創造更高的營業收入。數字化將為機場帶來新的核心競爭力。
數字化機場,本質上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信息系統,具有信息的采集、傳輸與存儲、加工與處理、分析與決策等功能。其核心目標是提升旅客體驗實現旅客自助、移動性和協同作業,創建一個智能環境,讓旅客和貨物能更有效地流動。其特點是多種新技術(包含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通信等)的大融合,任何單一技術都無法獨立的提升機場的運行和服務水平。
1、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法蘭克福機場提高機場服務效率
2019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為機場設置了具有人工智能技術的服務機器人。這臺被稱為FRAnny的機器人助理能夠為旅客提供諸如登機口,Wi-Fi接入和餐館位置等主題的信息。它可以用英語、德語和其他七種語言與人類交流。
該項目由法蘭克福機場公司和德國鐵路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技術合作完成。FRAnny采用的“基于云的語音用戶界面”,旅客能夠很輕易的學會操作。它通過對機場信息系統獲取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理解和回答旅客對機場設施和旅行信息的問題。除了在法蘭克福機場進行的投放應用外,該服務還將于同步在柏林中央火車站進行測試。
2、生物識別技術幫助大興機場實現全自助高效安檢
大興國際機場的自助值機設備覆蓋率預計將達到86%,自助托運設備覆蓋率預計將達到76%,安檢通道均引入了人臉識別等智能新技術,旅客從進入航站樓一直到登機口,可實現全流程自助、無紙化通行,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在傳統安檢模式下,即使旅客使用電子登機牌,也要打開手機讓安檢工作人員確認查驗。而大興國際機場的智能安檢系統直接連通機場離港系統,旅客只要最開始通過閘機時刷一下證件,系統就能自動調取旅客信息,無需出示登機牌。只用通過一臺雙門自助驗證閘機,人臉識別機器就能自動完成人證比對,確保進入閘機的是旅客本人,也防止了漏檢或其他旅客尾隨。
不僅如此,隨身行李也會跟旅客精準匹配,避免拿錯。因為行李筐底部設有“芯片”,投筐位上有閱讀器,行李筐放上傳輸帶系統就自動激活;同時,傳送帶一旁的攝像頭動態抓拍人臉,再把行李信息和旅客綁定。一旦某件行李查驗有問題,會被分揀到單獨的區域,不耽誤其他旅客通行時間,再也聽不到開包員“這是誰的行李”的詢問,安檢過程更加快捷。
在大興國際機場一期共有58套這樣的智能旅客安檢系統,覆蓋所有普通旅客安檢環節,且全部通道組網運行,所有旅客過檢信息實現集中存儲。如此大規模的智能旅客安檢系統應用,在國內機場尚屬首次。
3、大數據技術賦能香港機場員工工作效率
對于機場一類信息量龐大且信息安全性要求高的企業,云數據技術在各類后臺管理系統中的應用切實提高了數據的管理水平。香港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客運機場之一,每年處理超過7400萬旅客,截至目前為止有超過100家航空公司進駐,每天有1100航班在此起降,飛往全球180個城市。為了應對忙碌和復雜,香港機場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了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DataV(數據可視化)。該平臺用于協助機場監測客運大樓內的人流和停機坪上的交通,將大量與地理位置有關的串流數據和分析結果展示在大屏幕上,幫助機場管理團隊監測及分析機場內整體運作狀況,從而進一步優化了資源分配,提高了營運管理效率。
機場行業要成功踐行數字化轉型絕非易事,企業要面臨來自組織、人才、技術等多方面的挑戰。
首先是文化觀念沖突。未來的數字化企業將以不同的形態和方式運行。數字化轉型過程將極大的突破傳統企業的“舒適區”,在缺乏經驗的未知領域探索,新舊兩種文化觀念將存在長期的沖突。
其次是新技術的駕馭和整合。數字化轉型不僅要求企業能夠迅速學習和掌握新技術,還需要將新技術融匯貫通形成組合優勢,并且在業務變革上找準結合點,使之運用和改變現有業務。數字化轉型對企業駕馭新技術提出了極大挑戰。
此外,挑戰還包括組織與人才的建設。為了有效推進數字化轉型,必須同時進行組織機構的變革。轉型本身是動態的,在轉型過程中如何建立并調整與轉型匹配的組織機構是轉型綜合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轉型人才也是行業轉型過程中面臨的一大挑戰,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新技術人才、業務創新人才,更需要能夠將新技術與業務結合起來的跨領域人才,培養高水平的轉型人才隊伍是轉型不可回避的問題。
數字轉型并不是簡單的戰略部署和系統搭建,而是一系列的工程。所有的顛覆與創新,都需要有整體的統籌規劃,而非單純地效仿同業做法。與此同時,重視管理創新,通過動態的績效管理和鼓勵機制注入創新因子,有利于促進員工內部創新,為應對顛覆做足準備。最重要的,是加快技術升級。機場信息化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在于以云計算為核心的數據計算能力、以AI為代表的算法,以及基于數據結論所做出的綜合決策。
因此,在確認數字化轉型戰略之后,機場應重點關注數字技術的部署,關注算力、算據、算法的提升,在關鍵崗位引入稀缺性人才,以便更好地支持企業運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