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 要:在綠色建筑建設中,給排水設計屬于建筑節水節能設計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對給排水系統的優化設計,對雨水、中水的回收處理再利用,以及各種節水節能設施的合理應用,在保障用戶用水安全、穩定、經濟的同時,有效減少水資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是每位給排水設計人員應當關注的重點,重視并做好建筑給排水的節能設計很有必要。
關鍵詞: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技術
1 綠色建筑與可持續設計
可持續設計是綠色建筑最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并且建筑可持續性的含義遠遠超過建筑的節能和造價等層面,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地融入進去,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建筑中的可持續設計是站在“建筑-人-自然”的宏觀角度,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充分尊重場地環境與本地氣候特征,并且將不同地區的人文因素考慮在內,力求在實現建筑基礎使用性能的同時,增加建筑的個性化元素,并設法使這些個性化元素與原本的自然環境因素產生互動。此外,在資源使用方面,也可以增加建筑的個性化功能,實現環境資源的重復使用、原生態利用。
2 現階段常用的節水節能技術分析
2.1 應用變頻調速水泵供水
傳統的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中,供水方式多是采用水泵聯合水箱的形式,為避免一些用水點超壓還會設計減壓裝置,這種傳統供水模式,極容易引起水資源與電能的浪費。基于綠色建筑的節水節能設計理念,現在我們應用變頻調速水泵供水,與傳統供水方式相比,其是根據用戶的用水需求量自動調節水泵轉速,節電率約為30%~40%左右,在節約用水用電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1]。
2.2 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統設計
中水大多來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將其通過有效的處理,使水質達到規定標準后(非飲用水),可用于市政、環境、生活等方面。通過詳細計算可知商業樓生活廢水約占排水量的80%左右,辦公樓生活廢水約占排水量的40%~50%左右,若將這些中水回收再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節水率,同時也能減少污水、廢水的排放量。在四棟建筑中均設計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利用污廢分流系統的廢水管網將建筑各樓層的優質廢水(如淋浴水、盥洗水、冷凝水、洗衣機水等)收集到設備層,設備層設置有中水處理系統,對廢水進行集中處理,使其達到回收水質要求后,將其用于本建筑工程中沖廁所、綠化灌溉、洗車等方面。
3 建筑給排水發展現狀及問題
建筑給排水是建筑業中重要并且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包括了建筑的排供水、消防用水等多個方面。建筑給水方面,目前我國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的增加施壓、分區給水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變頻調速給水設備和水泵的應用技術也日趨完善。建筑排水方面,不論是生活用清潔器具,或者是城市下水道管理,都有了成熟的規劃及施工體系,排水管材的生產研發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作為建筑滅火的主要手段,消防給水一直是建筑給排水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已經逐步采用自動噴水噴頭滅火。將噴頭廣泛分布在建筑易起火部位、安全通道、人員聚集處等處,大大減輕了突發火災造成了生命財產損失。
但目前我國建筑給排水仍存在若干尚未解決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3.1 建筑給排水施工不規范
現如今,我國建筑施工主要以建筑商承包施工為主,而給排水施工又有可能會被承包給其他小的建筑企業,不同的企業采用不同的施工方式或施工標準,給工程帶來了質量上的隱患。給排水管道排布的不合理或者不規范使得管道經長時間使用后出現滲漏腐蝕,影響建筑壽命[1]。
3.2 水資源使用不合理
科學合理的給排水工程設計能夠有效的起到節約水資源的作用,而目前國內建筑施工單位在作業過程中,給排水施工常讓位于其他部分的施工,最終使得給排水設施布局冗雜,使得給排水成本大幅提高。
3.3 給排水設備維護意識不足
給排水設施由于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極易受水中溶質腐蝕,因此給排水設備的定期檢修維護尤為重要。很多施工單位在給排水施工結束后,沒有制定相關的給排水設施維護計劃,加速了給排水設施的老化速度,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4 綠色建筑中的節水和節能新技術
水資源的逐漸匱乏使人們逐步認識到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使用節水節能新技術,能夠實現水、熱等資源的高效率循環使用,為資源的保護提供了有效的實現途徑。
4.1 雨水的回收利用技術
雨水是十分常見且儲量豐富的水資源,卻經常為人們所忽略,給排水施工中注意實現對雨水的收集,并采取一定的凈化措施,使雨水水質可以達到一般的生活用水標準,可以在城市綠化、環衛中大量使用。在某些水資源極其匱乏地區,經過全面的雨水凈化處理,其水質甚至可以達到飲用的標準,大幅度緩解了城市的用水壓力,農村地區實施的地下水窖工程,將雨水收集存儲,在旱季可以解決缺水的難題[2]。
4.2 真空節水技術
真空技術運用到排水工程中,可以顯著提高衛生潔具的清潔效果。真空技術,即在排水器具中,依靠真空負壓產生高速氣水混合物,從而用空氣代替了大部分清潔用水。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將潔具內的污水、污物沖吸干凈,在排污的同時達到排除污濁空氣的雙重效果。真空排水系統構成簡單,并且運營成本可以控制到很低的程度,因此可以大范圍推廣使用。這種真空技術目前已經在客運火車上廣泛普及,在各類建筑中也有大范圍使用,其節水效能可達70%。
4.3 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太陽能、風能是自然界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并且清潔無污染。綠色建筑在設計中考慮到對自然環境的友好以及對資源的節約和有效使用,將太陽能和風能納入到建筑能源的來源范圍。在建筑頂端鋪設太陽能電池板,其所發電量可以滿足一部分的建筑用電,或者建筑屋頂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除冬季之外,可以滿足大部分時間的洗浴用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熱水供應壓力。建筑在設計時,可以充分考慮建筑所處位置的風向流動等自然因素,使建筑內部的空氣流動符合外界風向,利用自然風實現室內的空氣流通和降溫,在保證建筑舒適度的同時,也減少了建筑物對于電力的過分依賴,也有保護環境的功效[3]。
4.4 中水回收技術
中水回收是目前被大范圍推廣使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節水技術,是將公寓、賓館以及住宅區排放的大量盥洗、沐浴用水,經過一定流程的凈化處理,使其達到一定的標準后,可以用來提供生活雜用水和冷卻水。如今,該技術在城市廁所沖洗、園林灌溉、道路保潔等方面均有大量使用,并且普遍能夠實現30%左右的節水量[4]。
5 結束語
隨著水資源的日趨減少以及環境污染的逐步加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綠色建筑給排水中節水節能新技術的使用,正是符合節約和環保這一理念,并且讓建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有效途徑,我們應當投入足夠的精力去開發更多的節水節能技術,讓我們的建筑業更加綠色環保。
參考文獻
[1]張黎含,賈雲甫,張鳳友.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應用微探[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7,15(3):58-58.
[2]程偉.芻議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應用[J].科技風.2017(8):153-153.
[3]張軍雷.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2).
[4]陳健.我國綠色建筑給排水節能新技術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2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