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彥汐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藝設計把多種元素進行融合,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傳統的環藝設計主要是以園林為栽體,通過對園林中的主要物體進行改造創建美好的環境,而環藝設計中的古典美正是由園林設計產生的。本文從環藝設計的概念入手,分析審美主體的感受,對環藝設計中古典美與其功能的適應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環藝設計;園林設計;功能
一、環藝設計中的古典美與其功能實用性分析
對于環藝設計而言,若失去了實用性,則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環藝設計過程中,其實用性更多的表現在與審美性之間的有效結合上,要求滿足人們的物質、精神需求,環藝設計的重要原則在于最大限度的豐富物質文化環境,創造良好的藝術文化氣息。環藝設計過程中,清新的空氣、整潔的環境以及人類與生態環境之間的自然協調與和諧共處,成為當前環藝設計的重點,同時也是迎合人們需求的重要內容。在此理念、經濟性原則指導下,應當注意探尋某種平衡,以適應雙方利益關系的需要。環藝設計功能優劣的評價,主要是針對應用上的方便、舒適性,資源環境的合理利用與否,以及是否能夠給廣大受眾營造一種場所感、歸屬感等,傳統意義上的浪漫主義情懷、烏托邦式的設計指導思想,與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功能性要求不相符,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美。實踐中,考慮到環藝設計的功能性要求,必須根據地域、氣候以及地質條件等因素,進行環藝設計。比如,南方多雨區域,環藝設計過程中應根據多雨、潮濕特點,設計相應的亭臺樓榭,既可供休憩,也可避雨、賞景:對于濕熱地帶而言,可增加園藝中植被,改善窄氣質量、調節氣流,從而實現防暑降溫之功能。
二、環藝設計審美主體感受
環藝設計是將設計師的審美思路賦予到園林設計中,提升園林的美感,帶給人們以獨特的審美體驗。設計師要結合大眾的審美訴求進行園林設計,以與人民群眾的審美標準相符合。環藝設計審美主體感受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首先,環藝設計與農業文明的審美觀相契合,其通過不同的設計形式,滿足人們對古典文化和田園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其次,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更加傾向于在環藝設計過程中,對現代工業化進行應用。第三,生態意識的覺醒,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環藝設計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傳統環藝設計傾向于古典追求。當前環藝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對傳統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的古典美進行借鑒,并將其應用到現代環藝設計中,將現代設計元素與古典設計元素進行融合,帶給人們以獨特的審美體驗。
三、古典美與環藝設計功能的適應性
環藝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但是沒有實用性的環藝設計可以說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因此,在現代環藝設計中,不僅要使園林設計具備古典美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還要注重園林設計的實用性,將園林設計的古典美與功能性相結合,既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就目前的房地產業來看,很多住戶在挑選住房時不僅考慮到住房的實用性,還會考慮到房屋周圍的環境等其他要素,開發商為了滿足住戶的需求,在進行房地產建設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功能性和環境美感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既滿足住戶的需求又使自身能夠得益,實現一種互利雙贏的局面。對房地產的周圍環境進行設計,也正是環藝設計的工作,環藝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用戶住房使用是否方便、對土地的資源利用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帶給人們輕松愉快的居住享受等等,要保持功能性和審美性的統一,才能實現環藝設計真正的美學目標。
在功能性設計方面,環藝設計要對設計地的地形和氣候進行充分的考慮,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展開設計。例如在南方進行環藝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南方多雨潮濕的特點,在該地多設置一些亭臺樓榭建筑,這類建筑不僅可以增加該地的古典美還能夠在下雨的時候提供給人們避雨的場所,人們在避雨的同時還能夠欣賞雨景,實現了人們對設計功能性和古典美的雙重需求。在對相對濕熱的地區進行環藝設計時,可以適當的增加園林中的植被數量,這樣既能夠改善當地的空氣質量、調節氣流達到防暑降溫的效果還能夠增添美觀。設計師在進行環藝設計中還要充分考慮經濟性的問題,在進行設計前要對工程進行預算,看其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則,這里對經濟性的考慮,也屬于保證環藝設計功能性的一個方面。
根據現代環藝設計的主流之勢,伴隨社會對生態保護意識的加強而產生注重于自然和諧發展的審美觀,這種審美觀重視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傳統的園林設計中,主張“天人合一”,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充分尊崇自然,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現代環藝設計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是一種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審美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漸漸從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中脫離出來,看慣了田園風光和高樓大廈,人們更多的是一種對自然的需求和回歸自然的渴望。當代人們對回歸自然的渴望不僅表現在環藝設計中,也表現在建筑、宗教以及美學等各個方面,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題無處不在。在現代的環藝設計中,也充分應用了這種主題為園林的設計添色,以蘇卅I園林為例,蘇卅I園林的設計中多用鏤空襯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極強烈的美學效果,而且在視覺上給人以擴寬空間的感受,在園林中采用層疊的效果增加了園林設計的層次感,將園林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
四、環藝設計空間布局
空間布局直接關系到環藝設計的整體效果和美感,其也與園林的整體構造相關。園林彰顯出的是一種動態性的審美特征,人們不只是在靜態的環境中,對園林內部的建筑進行欣賞,更是在漫步和行走過程中,對園林中的亭臺樓閣、假山流水、花鳥蟲魚等進行動態性的欣賞,從而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為了滿足功能性和古典美的雙向訴求,環藝設計過程中,既要注重對植物、路徑和亭臺樓閣等進行合理搭配,也要結合人們的審美意趣,對園林空間和氛圍進行營造。以清暉園為例,其構筑精巧,布局緊湊。庭園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景換,并有奇石假山、曲徑回廊,極具層次感和空間布局的古典美感。
結語
較之于古典藝術的獨特性、文化底蘊以及歷史痕跡而言,現代環藝設計講究的是思想的開放性、規律的嚴格性,雖然易于接納新鮮事物,但在審美上卻更加挑剔,這對古典園林設計理念提出了挑戰,同時也是現代環藝設計創新的彰顯。
參考文獻
[1]張祥.淺議中國古典美學對現代公共環境設計的啟示[J].群文天地,2018(24).
[2]溫馨.淺論現代屋頂花園設計的古典美[J].文藝生活:中旬刊,2Ol7(1O).
[3]尹希達.基于傳統風水理論的建筑環境植物設計[J].室內設計,2017(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