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磊
摘 要: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使我國城市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都開始向周邊地區延伸,在城市延伸過程中,利用合理的規劃方法和空間理論對城市發展進行科學規劃,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伴隨著城市范圍和尺度不斷加大,利用空間句法理論實現對城市的設計規劃十分重要,因此,對大尺度城市設計中應用空間句法進行分析和研究的現實意義十分重要。
關鍵詞:空間句法城市設計大尺度發展應用分析
1 空間句法運用概況
大尺度城市和小尺度城市主要的不同點在于將落實空間形態作為主要目標。在大尺度的城市設計中,對于全面認識地區問題、識別特征要素、把握特色、辨識結構是非常重視的,對這些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列出一個關于城市的設計與規劃的“項目清單”,以此管控整個城市的最終形象,讓城市設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不僅能突出城市特色,同時也能完善城市的結構。如果將大尺度城市設計的重點準確的把握,將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通常,在方案編制過程中,不能僅依靠規劃、個人的經驗判斷與規劃常識,這種作法不但缺乏足夠的依據,還有可能會因為判斷失誤而造成結果有偏差。
2 空間句法簡介
2.1 空間句法的基本內涵
空間句法主要是為了解決空間形式與空間功能之間相互對應的關系而提出的??臻g句法涉及的理論知識很多,所以空間句法的基本含義組成比較復雜,簡單地對空間句法進行解釋,主要包括三部分概念:第一,軸線模型,也就是空間句法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理解城市特殊的空間結構以及分析城市空間與功能關系的基礎。第二,整合度,是在軸線模型分析完成后利用計算機對軸線模型的整合度進行分析的過程。主要是為了對一個空間的可達性難易程度進行量化的數據分析。第三,模型分析與校驗,主要是為了對軸線模型以及整合度進行綜合分析驗證,也就是對軸線模型進行優化的過程。
2.2 空間句法的優缺點
與傳統的地理空間分析方法相比,空間句法具有明顯的優點:為現在的城市設計提出新的設計思路;可以為主觀判斷提供量化技術支撐;空間句法的圖示表達更加簡單易懂;具有長期性和預測性規劃特點。但是空間句法的研究和應用畢竟不完善,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能忽視的局限性:繪制軸線圖的任務量大,技術不完善,工作繁重,繪制周期較長;建立初步模型后,必須采用大量的模擬計算與實地調研驗證模型的準確性;對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工作經驗要求比較高。
3 空間句法與大尺度城市設計
小尺度的城市設計主要以落實空間形態為主要目標,而大尺度的城市設計就對大尺度范圍內的地區問題、特征要素等要有全面的認識,并且要從城市的整體把握特色以及辨識結構,然后在總體把握城市的基礎上編制城市設計以及城市規劃的“項目清單”,這樣方便在全局層面上管理和控制整個地區最終的形象,并且在保證完善城市結構與功能的同時,使城市建設更具地方特色。但是因為大尺度的城市設計范圍比較大,如果沒有在全局掌握與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城市建設,很可能會使城市建設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影響城市形象以及發展進程。而除了把握城市的整體情況,還要對一些重點建設規劃項目進行著重強調,才能保證準確判斷城市規劃期間存在的問題。用哲學觀點來解釋就是立足于整體,全局掌握,從重點出發進行城市設計。在對城市設計的方案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僅僅依靠城市設計規劃師的經驗判斷和規劃理論知識,而不對實際情況進行考慮與結合,很大程度上會使城市規劃出現偏差,影響城市設計的最終效果。而空間句法理論正好可以作為輔助城市規劃設計師對大尺度城市進行例行與客觀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對蘇州市總體城市設計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城市規劃項目組與空間句法創始人(BillHillier教授)進行合作,運用空間句法模型對項目編制全程參與,空間句法應用在場地認知、前期研究分析以及方案校驗過程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Hillier教授及其相關的國外研究人員對我國國內并沒有系統的認識研究,因此,國內大多數空間句法的實踐案例都是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在自己對空間句法理解的基礎上運用的,所以對空間句法理論的認識存在一些偏差,同樣在運用實踐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偏差。
4 空間句法在蘇州總體城市設計中的運用
4.1 前期研究階段
利用空間句法在進行蘇州城市的設計規劃時,從空間本體層面出發,對目前蘇州城市結構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在目前的現狀基礎上建立了空間句法的軸線模型,然后利用以往的經驗數據,對軸線模型進行分析,形成了沒有經過校驗的整合度分析圖。然后根據更新的數據資料對軸線模型進行優化,使軸線模型符合城市設計與規劃需求。在運用空間句法的過程中得出以下兩點結論:(1)從空間本體角度出發,蘇州市中心城區還沒有形成與各個區域緊密聯系的整體結構,老城區與周邊的四大片區相互隔離,并且老城區空間結構層次和整體性明顯高于周邊區域。另外,蘇州古城和老城區都具有明顯的、清晰的、有層次的網絡優化空間結構。從側面驗證了蘇州城市4個加1個的獨立王國式的整體城市結構。(2)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作用的前提下,僅僅依靠空間本體的整合度分析,很容易發現一定尺度內的整合度與其對應的交通方式和交通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觀測數據以及不同尺度的整合度模型進行比較分析之后發現,在10~20千米范圍內的空間整合度與機動車交通量的統計數據關聯度較高(可達72%),所以可以確定蘇州平均車行半徑為10~20千米。利用同樣的方法對非機動車的車行半徑以及人們步行出行半徑進行分析研究,得到的關聯度分別是64%左右以及77%左右。
4.2 方案設計階段
空間句法在方案設計階段的主要用途就是對蘇州潛力空間進行識別、確定關鍵節點區域以及對局部和整體方案進行校驗三部分。(1)從空間句法角度出發,對城市規劃設計的潛力空間進行挖掘是一個主要目的,這樣可以根據已經存在的高潛力空間,盡可能多的創造整合度較高層次性比較豐富的整合度序列,促進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確保城市設計有效運轉。在對蘇州進行總體城市設計編制時,將現狀情況、空間使用情況和空間句法模型進行比較,返現蘇州已經存在的商業集聚區在空間句法模型中都能得到體現,并且表現出來的整合度存在差異性。(2)在確定關鍵節點區域時,主要是通過對現有的規劃潛力區域識別的基礎上,考慮歷史文化、景觀資源、空間區位以及規劃目標,劃分未來規劃設計的重點區域。這樣可以保證城市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擁有自己的特色。(3)對城市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整合校驗時,主要依托空間句法的軸線模型進行,對方案空間本體層面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校驗。例如為了延伸老城的活力,促進高新區中心形成合理的結構,干將路如何向西延伸是一個關鍵問題,對這一部分進行不斷校驗優化,最終得出合理的最優化方案,確保延伸老城區的活力,促進高新區中心合理結構的快速形成。
結束語
雖然空間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設計中的運用仍然不完善,但通過結合其他地理空間分析方法,空間句法已經基本可以滿足大尺度城市設計的需求。這并不意味著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對空間句法在運用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忽視。相反,相關的研究人員必須對空間句法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確??臻g句法能夠完全滿足城市設計規劃的新需求,才能進一步推動我國城市化發展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秀.研究大尺度城市設計中空間句法的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6).
[2]伍敏,楊一帆,肖禮軍.空間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設計中的運用.城市規劃學刊,2014(2):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