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龍龍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特征,然后對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質量控制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要點;特征
引言
地基加固處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重要內容,確保地基處理的緊密,不僅有助于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更對工程建設效益提升具有重大影響。在我國西北地區,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是地基工程建設的重要形式,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擠密樁施工質量的監控難度較大,容易對地基的穩定性造成制約,從而影響整體建設質量的提升。
1 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特征
當前環境下,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的應用愈發廣泛,從應用過程來看,其工程建設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回填擠密樁復合地基的加固采用橫向擠密加固方式,其在確保加固后最大干密度指標達成的基礎上,避免了地基土體濕陷現象的發生,有助于地基承載能力提升。第二,在施工規模上,其避免了大量開挖、回填的施工操作,有效地降低了工程的土方工程量。據統計,采用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進行地基處理。其工期縮短可到達50%以上。第三,相比而言,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在施工原材料選擇上具有較為突出的應用優勢,廉價的回填材料實現了工程造價的合理控制,同時其機具應用、施工過程較為簡單,有助于工程效率的持續提升。第四,在重錘夯實過程中,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的承載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同時其避免了傳統地基加固中樁體斷裂、地基濕陷等病害的發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質量效益。由此可見,實現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技術的大范圍推廣很有必要。
2 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質量控制
以某高速公路PTKZ2標路段為例,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是一項專業要求較高的系統實踐過程。從施工過程來看,基礎土體、成孔施工、填土夯實和密實度檢測都是其重要的施工環節,只有確保這些內容的控制合理,才能確保其建設質量的有效提升。
2.1 土體基礎控制
樁間土擠密是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技術控制的核心。實踐過程中,土體的含水量和干密度是影響其擠密質量的兩個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當土體處于最佳含水量時,其擠密效果最優;而當土體自然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存在較大差距時,其整體的擠密效果較差。譬如,當土體自然含水量較低時,土體結構就會以松散堅硬的形態存在,阻礙其擠密過程的實現。一般情況下,為確保地基工程建設質量,人們需要對土體含水量進行檢查,確保其擠密效果達到最佳。平天高速公路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施工過程中,較為復雜的地質結構使得其含水量差異明顯。經檢測,施工區域總體含水量較少,大部分區域土體含水量<12%,容易對工程建設質量造成影響,故工程建設人員對其進行補水處理,確保樁間土擠密的合理。
2.2 灰土擠密樁成孔
沖擊沉管法是灰土擠密樁的成孔方式。PTKZ2標路段工程建設中,施工單位首先對施工區域進行清理,確保施工范圍內樹木、灌木、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內的草皮和表土清理干凈,然后在規范放線的基礎上做好石灰標識,最后由錘擊打樁機完成樁體施工操作。本段工程施工中,成孔施工按照由里及外的順序進行施工操作,并在成孔過程中注重分段成孔原則的應用,有效地避免了鄰樁孔洞縮孔、坍孔等現象的發生。
2.3 復合地基的填土夯實
灰土擠密樁孔內填料過程中,工程建設人員首先對各個樁孔的深度、直徑和垂直度進行檢查,然后在3~4次孔底夯實的基礎上進行填料夯實。一般情況下,填料應用過程中,灰土、粉質黏土是其填料的基本土質成分,并且其土體有機質含量需控制在5%以下,同時,土體粒徑保持在15mm。另外,受地質差異影響,在灰土擠密樁填料拌和過程中,控制好石灰的質量極為關鍵,通常而言,這些石灰填料的粒徑需控制在5mm以內,同時氧化鈣、氧化鎂的含量應最少保持在60%。夯錘應用過程中,其質量應>100kg,且提升距離不得<2m。PTKZ2合同段灰土樁成樁過程中,不塌孔和塌孔是其樁孔的兩種基本形態。不塌孔孔樁填料夯實過程中,施工人員在加重型夾桿錘夯填機的支撐下,確保了自動夯擊成樁的實現。具體而言,夯實成樁過程中,每層填料時間控制為4s層厚40cm12%的灰土,然后在電機的控制下,進行≥20錘的夯實。而在塌孔樁成孔過程中,其每層填料為20cm,且夯實次數≥5錘。通過每次重錘提升≥2m的指標控制,本工程的樁間土密度得以有效控制,其樁間土平均擠密系數均保持在0.93以上,有效的滿足了工程建設需要。
2.4 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密實性檢測
工程建設中,密實性檢測是確保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建設質量規范的關鍵所在。一般情況下,樁身壓實系數檢測、樁間土擠密系數檢測和地基承載能力檢測是其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只有確保這些檢測指標的全面、且檢測過程合理,才能實現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建設質量的提升,進而為工程應用奠定良好的地基基礎。平天高速公路PTKZ2合同段路基施工檢測過程中,工程建設人員針對不同樁深的施工區域進行取土檢測。譬如,在4m樁取樣檢測過程中,其取樣土體深度分別為0.5m、1m和1.5m,而在6m樁施工區域土體取樣過程中,其土樣深度分別控制在0.5m、1m、1.5m、2m。然后在系統檢測其灰土的灰劑量、最大干密度、樁體密實度等內容的基礎上,實現了以下結果保證。最后在系統分析并計算各檢測結果的基礎上,實現了本工程樁間土平均擠密系數>9.3,灰土墊層密實度>96%的質量控制。
結束語
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對于復雜地質環境地基工程的高質量建設具有重大影響。實踐過程中,工程建設人員應在明確其適用性的基礎上,系統分析其施工特點,然后針對性的進行高質量技術應用,才能確保施工建設水平的提升,進而在塑造良好地基基礎條件的基礎上,實現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和施工效益獲得。
參考文獻
[1]肖建.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在工程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6(32)
[2]王少東,方光秀.CFG樁與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工程應用[J].施工技術.2015(23)
[3]王海波.水泥土擠密樁單樁復合地基承載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