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摘要: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趕時間或是省事,常常無視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就直接導致了學生被動接受文章內容。閱讀作為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閱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大部分學生都很怕遇見閱讀,因為閱讀篇幅較長,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要對閱讀的教學重視起來,要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關鍵詞:多媒體;課外閱讀;讀書筆記
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利用現代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進行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教材內的閱讀文章有限,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推薦與學生年齡相符的課外圖書,加強閱讀的訓練;通過閱讀還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用來加深印象,從而增加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興趣,接下來筆者將從多媒體、課外閱讀、讀書筆記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僅靠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會降低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很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可以利用現代科技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有效地利用多媒體。其實多媒體教學已經滲入到課堂中,現在的課堂多媒體是很好的輔佐教學,這種現代的教學模式效果遠遠高于傳統教學。這樣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將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具體化的呈現出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是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以學習《盤古開天地》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講的盤古因為不能忍受黑暗的環境,就用神斧劈開周圍,自此大地遼闊。為不讓天地再次合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經過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我會事先準備與這個神話故事相關的影片,在正式上課時我將這樣為學生講解:“大家在小時候應該都聽過神話故事,像女媧造人、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那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非常重要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這個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來了解一下這個神話故事。”然后我將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這樣通過一個提問的方式,把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放到了大屏幕上,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們從播放的視頻中尋找答案。多媒體在閱讀課堂上的應用,無疑是給課堂帶來了新鮮感,通過直觀的多媒體教學形式,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進行課外閱讀,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新課改的實行下,語文教材越來越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更加重視語言的積累,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課內閱讀的訓練,還要加強課外閱讀,多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年齡的書籍。杜甫曾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要讓學生做到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書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不管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大量讀書絕對沒有害處,從小閱讀對學生絕對是終身受益。但在這些的基礎上一定要加一個關鍵詞“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到更多有趣的知識,這些知識在課堂上是學不到的。
例如,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為例,在課文一開頭就有寫“我”張冠李戴的給伯父魯迅講解《水滸傳》,伯父魯迅摸著胡子笑道:“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臨走時伯父送給“我”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從這短短的幾句話中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然后我會向學生們介紹魯迅愛讀書的例子“書籍在魯迅的一生中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愛書如命。在魯迅小時候,每逢過年大人給他壓歲錢,魯迅就會一點一點攢起來,然后都去買書。因為魯迅喜歡閱讀,愛惜書籍,雖然一生清貧,但是卻有大量的藏書。”。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會讓學生在這節課學習之前一人準備一本課外圖書,在正式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組內成員交換圖書進行閱讀,不僅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了“物物交換”,還可以達到大量閱讀的教學目標,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讀書筆記,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想要讓學生對自己閱讀過的文章有深刻的記憶,教師可以采用通過讀書筆記的方式達到目的。讀書筆記對于學生的作用是由學生總結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籍的精華,其實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在做筆記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幫助學生思考的。在做筆記的同時要告訴學生時刻注意將筆記內容與文章內容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腦,提高這些內容在腦海中的活躍程度,從而加深印象。在記錄筆記時為了日后的翻閱過程中學生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句子,可以引導讓學生們做到分類摘抄,這樣,看著也簡單明了。
例如,以學習《七月的天山》這一課為例,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主要描寫了天山的自然風光,展現了一副獨特迷人的風景畫。在正式上課時,我先給學生5分鐘的閱讀全文時間,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概內容,隨后在正式上課時為學生梳理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中心思想,為了加深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記憶力,我將和學生們一起尋找文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如:“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漫流在巖石上的水聲,使密林顯得更加的幽靜。”然后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筆記本摘抄到上面,利用課上的時間讓學生整理,在進行摘抄的同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通過記錄的過程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高效的閱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閱讀教學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效率為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專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正式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會吸引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注意力,充分的發揮了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余皓婷,呂沙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提取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9(23):222-223.
[2]魏敏.巧用信息技術,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