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永
摘 要:長期以來在中考和高考指揮棒下,考試與排名成為社會、學校與老師評價學生最主要的手段。為了在教學管理中不用分數衡量每一位學生,充分體現教育和學生管理的全面化和細致化、培養學生的素質化、評價學生的全面化。本人發現在學生管理中運用過程性評價機制,可以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自我管理意識、健全綜合素質。
關鍵詞:素質教育 班級管理 過程性機制
一、過程性評價概述
中小學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而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乃至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班級管理包括所有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相關工作的管理,內容涉及教學管理、學生安全管理、學生德育管理等諸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學生在學校和班級中的學習、紀律、德育等日常行為管理。
自1999年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有20年,但是在高考指揮棒下,考試與排名成為社會、學校與老師評價學生最主要的手段,考試成績顯然成為班主任在日常學生管理中的關注點。而對于學生在成績之外的表現等只能在發現問題后,由班主任對其口頭教育,這樣的環境中教育出來的學生更多的只會關注分數,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發展。本人認為真正的素質教育并不會降低升學率,如果改革升學考試方法設計出一種全面檢測學生素質的方式,素質教育升學率應是高于應試教育的。作者通過學習、實踐和總結在班級管理中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過程性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過程性評價強調隨著活動過程的展開和活動情境的需要不斷生成新的目標、新的主題,體現了強烈的過程取向,其評價重視學習過程的價值。
二、過程性評價的實施
1.首先是要確定班級管理的指導思想,以小組合作為實施主體
制定班級管理指導思想:“強弱結合,優勢互補;展現自我,以組為榮;全面評價,有效獎懲”。在這個總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班級建設和管理。班級對同學的考核不僅僅依靠考試分數,而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各自發揮的作用,并使小組取得一定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實施一段時間后,發現學生們更加團結,小組責任心增強了,溝通和做事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1)確定小組的職能
任務落實到組:以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班主任將任務布置給組長,由組長監督組員按時完成任務。例如:以組為單位值日,以組為單位收發作業,以組為單位報名參加活動和比賽等。小組每個成員都有責任在身,他們的責任感體現了小組的差異性。組長負責組內各項事務,小組內需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相互監督,相互促進。
(2)建立小組和小組文化的建設
分組:班級共有48人分成6個小組,每組8人。分組時要盡量使每個小組成員能力均勻。
小組文化:①每個小組有自己的小組名稱和口號;每個小組各自負責布置指定周邊區域的墻面文化、整理自己的桌面和保持周邊地面的衛生。
(3)確定帶頭人--選拔組長
小組長確定對于整個小組的非常重要,在選拔時堅持一個原則:做事積極可靠、人際關系好、敢與老師交流,成績要處于中上水平。每個小組選出1名組長,負責組內成員間的溝通者,組內文化建設的帶頭者、上課紀律的維持者、桌面整潔的監督者,衛生保潔者,各科作業的收發者等。組長擔任者,可以優先推薦參加團校、興趣小組等其他活動,對于能力較強者給予一定的獎勵。
2.有章可循--健全班級考核制度
(1)紀律的考核(日常行為考核):班級對個人的扣分(個人著裝、打架、抽煙、教室和清潔區衛生、遲到、體操和眼保健操等),此分數將落實到各個小組,最后影響小組考核分數。
(2)學習的考核(作業考核):小組長收齊作業,并上交課代表,教師根據作業情況打分,一周結束時由課代表和科任教師相互合作做好統計,包括作業次數、實際完成的次數和質量兩部分,統計表格上交班主任處。
(3)品德的考核:為班級、學校做出一定貢獻者,做好人好事被表揚者,參加社會、學校各種活動者,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積分。
3.建立健全的全面評價量表和有效獎勵機制
(1)小組榮譽重于成員。將小組所有分數匯總,匯總分數進行周評比、月評比和期末評比。評選出優秀小組,從班級、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進行評價。班級層面:組織班級戶外活動,獎勵學生。學校層面:期末評比出優秀個人和優秀小組可以獲得榮譽稱號,櫥窗展示。社會層面:給優秀小組組員所在的社區、或家庭郵寄表揚信。
(2)獎勵機制。組織豐富的班級活動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友情,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除了組織小組參加各種學校活動和班級文體活動之外。還可以組織優秀小組外出游玩。例如組織學生燒烤、爬山、等戶外活動,拍下活動的美好瞬間,做成影集,在班級播放,激發其他學生的斗志。
三、問題思考
班級管理中的過程性評價機制主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互勉、共進,在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工作量比較大,對于全面展示有一定的困難;此外組長的選拔很重要,組長在組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業。同時,一開始學生興趣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極性降低很多,這就需要班主任落實好全面評價和有效獎勵機制;考核獎勵的資金來源問題,學校應該撥給班級一定的資金。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解決,只有這樣過程性評價在班級管理中才能走的更遠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蕭宗六 《學校管理學》第4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葉瀾 《教育概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齊學紅 黃正平 《班主任專業基本功》,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
4.鐘啟泉 《課程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