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麗
摘要:教育是國家之本,如今是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對信息的利用和相應的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許多學校招生辦為提高招生效率,也順應了時代潮流,改變了工作方式,實行工作信息化,但招生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而且也比較復雜,若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找到解決方案,才能夠做好招生管理工作。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對此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招生辦;信息化;策略探討
在如今的時代大潮下,教育是興國之本。招生辦是學校重要的部門。如今科技快速發展,若招生辦,仍然固步自封,必將影響所在學校的聲譽。所以為適應時代發展,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必須適應時代大潮,逐步實行招生辦工作信息化。但是很多工作人員由于時代等原因,無法在短時間內轉變觀念,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方案,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招生辦內部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招生辦以往的內部管理工作,往往以講座和面對面會議作為主要的形式,但是這些老舊的形式,會使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同時也對相應的會議內容喪失興趣,進而使相應的招生工作的布置過程變得形同虛設。其次,以往的信息傳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利用工作群的傳達相關信息,還有一種就是由相應的學校組織會議活動,這兩種信息傳達方式,在總體上看,傳達的效率較低,效果也不明顯。為提高招生辦的工作效率,相關工作人員也應及時進行自我提升,進一步完善自己,同時招生辦公室也要適當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二、招生辦工作信息化實踐相關策略
2.1改變相關的思想教育管理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高校應主動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將新媒體手段有機地結合到招生辦的內部管理中來,從而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此外,招生內容需結合學生興趣與當下熱點。要想吸引更多學生就讀,就要在招生內容上做出調整。新媒體工具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信息接收平臺,也就讓他們接觸到了許多以往未曾接觸、未曾了解 的信息。由于學生還未進入社會,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可能稍顯稚嫩,也缺乏相應的辨識能力。而招生工作的任務就在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就讀,同時樹立自己的理想目標,矢志不移地為之做出自己的努力。
2.2改變上傳下達的傳統方式
因為招生工作的復雜性,日常需要傳達的信息也比較龐雜而繁多,因而常常讓內部工作人員叫苦不迭。如果學校能夠開發出一個可供招生辦工作職工直接登陸的網站或平臺,職工就能在上面實時查詢學校發布的信息,就可以免去會議的麻煩以及各種群消息的混亂,擁有對學校和學生生源信息的自主把控權,從而過濾掉那些無用的、與學校招生工作無關的信息,從中挑選出有價值的信息。這一平臺的最佳載體就是智能手機,通過給各類消息按照時間的長短以及輕重緩急依次進行排序,并在手機上予以通知,就能夠減少以往方式下的人力物力消耗,給職工、校方都減輕了壓力。
2.3改進并完善檔案管理系統
傳統的檔案在翻閱查找時也需要耗費許多時間。但接入信息化手段后,檔案不僅有紙質版本,電腦上還存儲著許多備份,不易丟失、損壞,易于保存,在進行信息檢索時,效率大大提高了。這都是新媒體技術帶給招生辦信息管理工作的重大轉變。通過有關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利用學校各類資源,對生源信息和各平臺的招生資訊進行一個及時的升級。例如,運用大數據網絡和云計算平臺,可以實現學生信息的快速保存與修改,還能運用電子計算的方式來對招生數據進行核對、整理,甚至可以對全校的生源情況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統計并形成報告。此外,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還能夠讓招生辦教職工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上隨時隨地查看自己的工作信息以及招生安排、學生反饋等項目的進度,方便院校對學生的管理。
同時招生辦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以及專業技能,也是影響招生工作效果的一大因素,具體來說又可以將這一態度劃分為信息化管理態度和長遠眼光素質。隨著時代的發展,校園招生工作必然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互聯網時代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長遠眼光素質就是指,工作人員需要對學校、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一個大致的預計,這樣才能幫助學校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同時由于某些工作人員,受時代的影響,導致觀念老舊,從而嚴重阻礙了工作水平的提升,這在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校的招生工作。因此,有關工作人員應注重自身專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互聯網方面技能的培養,定期參與有關培訓,不斷提升專業素質。
綜上所述,當前工作信息化已經成了學校招生管理的主要方式,幾乎所有學校都實行了信息化招生,有些學校甚至還出現了大數據與云計算平臺。但是在今天這個信息化時代,許多院校在招生管理方面還存在許多滯后于時代發展的地方,阻礙了其人才引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為了尋求自身發展,提升學生素質水平和學校整體的教學效果,各學校需要采取有關措施來一定的改革,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鄭國紅 . 論信息時代生源管理工作的創新 —— 以職業技術院校生源管理工作為例 [J].中國集體經濟, 2016(16).
[2] 孫麗 . 互聯網時代學生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 辦公室業務,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