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昌
知識的獲得,一個最重要的渠道就是閱讀。當下,新媒體發展迅速,對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大的沖擊。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真正從讀書中獲取知識,是擺在當下父母面前一件比較頭疼、難以解決的問題。
女兒小時候,有著同齡人的特點——貪玩貪吃。一段時間里,要讓女兒靜下來看一會兒書,是很難做到的。即使在我的強壓之下,女兒雖然拿起了書,但還是會不時地偷偷看我,心根本沒在書上,只是擺個樣子而已。后來,臨睡前我就陪著她看會書,還讓她給我講書里的故事,同時還允許她亂擺,可以不收拾,一時間她感覺到了自由,漸漸地就喜歡上了讀書,慢慢地養成了睡前閱讀的習慣。小學期間,她參加創新作文比賽還獲了獎。至今,大學畢業的女兒,依舊還保持著睡前閱讀的習慣。
我覺得父母只要做好以下五點,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并不難。
一是父母要喜歡讀書。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都懂得這個道理,就要把它落實到行動上。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強,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較差,這是我們教育的好時機。只要父母能做到,孩子就會通過模仿而學會,此時,父母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所以,父母每天都應有一定的閱讀時間,漸漸地孩子也會認同讀書的生活方式,最終愛上閱讀。
二是父母要和孩子一同閱讀。一開始,父母要陪著孩子閱讀,要讀給孩子聽,不僅是因為孩子認字少,還因為陪伴可以讓孩子漸漸養成讀書的習慣。采取由淺及深,先圖畫后文字的步驟,逐漸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要注意的是,父母要選準時機,不能讓閱讀成為孩子的負擔,要讓讀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否則,不僅會減弱孩子閱讀的動力,還會失去許多寶貴的親子時光。
三是鼓勵孩子去講書。孩子閱讀一段時間后,父母要及時分享孩子的讀書成果,聽孩子講書中的故事,還要給予鼓勵。這樣做的目的,不僅能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還能讓孩子產生成就感,更加喜歡讀書,學會與人分享。
四是選擇孩子喜歡看的書。父母和孩子閱讀的范圍是不一樣的,父母買書的時候,盡量選擇孩子喜歡看的,征求孩子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父母還要選擇一些對孩子有指導幫助的書。書的放置要遵從孩子的習慣,孩子怎么看書方便就怎么放,不必為了好看整潔而影響孩子看書的興趣。
五是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孩子看書不會像大人一樣有次序、有組織,但父母不要去干涉。再就是孩子會把書隨意地放到各處,往往孩子看書容易分心,想到做什么就去做。這樣一來,他們順手亂放的書,會讓屋里顯得亂。父母不要急著去收拾,等孩子閱讀習慣培養起來,這些習慣稍微一提醒,孩子自然就會改的。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