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霞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推動了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在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學生物教學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重視教學手段創新,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生物課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分析探討了信息技術支持下中學生物課程的教學策略,期望對推進生物課程教學改革、提高生物教學信息化水平有所幫助。
一、精心設計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成果,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微課,用以化解教學難點,明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識。微課視頻的時長宜控制在5~10分鐘,教師應將生物課程中的精華內容融入其中,以突出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酶的特性”內容時,教師可利用軟件制作PH差異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視頻,以及不同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視頻,每個視頻時長為5分鐘,視頻主要內容為生物原理介紹和實驗演示過程。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將微課作為教學導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微課,讓學生認真觀看微課,并自主探究以下問題:在實驗室中利用材料、設備完成上述實驗具體包括哪些操作步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哪些實驗結果?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由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實驗過程,并帶領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分組實驗,對原理知識進行驗證。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手機、DV拍攝下來學生的實驗情況,在課后將其制作成短視頻,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或QQ群,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進而總結實驗經驗和不足,激發學生參與生物實驗的積極性。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和應用微課開展生物教學,使微課貫穿于課堂導入、生物實驗以及課后鞏固等各個教學環節,有助于落實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合理利用教育APP,創建個性化學習平臺
教育APP是借助終端移動設備,幫助學生在共享的移動學習資源平臺上進行學習的一種應用軟件。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合理利用教育APP的便捷性、豐富性、互動性等優勢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搭建個性化學習平臺,提高生物教學效果。當前,教育APP結合了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將抽象的、難以觀察到的生物現象進行形象化展示,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以“A加教育”為例,該教育APP融合了AR和VR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利用“A加教育”APP讓學生提前預習觀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并通過點擊、擴大、縮小等操作,讓學生接觸到日常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物。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育APP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對教學進度做出調整。如,教師可利用“問卷星”APP制作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完成導學案中的問題,提交試卷。教師利用該APP功能獲取學生前測的具體數據,確定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進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合理運用教育APP,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促使學生利用學習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三、引入云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信息化水平
云課堂是在網絡環境下借助云服務平臺和移動終端設備構建的課堂教學模式。云課堂的學習資源豐富,可應用于課前、課中和課后,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信息化平臺。云課堂需要借助平板電腦開展教學活動,平板電腦具備書寫、存儲、交流、資源共享、繪畫、批注、拍照、反饋等功能,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云課堂開展教學活動,結合學科特點發揮出云課堂的最大化教學價值。下面以“減數分裂”教學為例,分析云課堂的具體應用。
(一)課前預習
教師在課前布置小組學生制作染色體立體模型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制作模型了解該節課的學習內容,并利用云平臺拍攝上傳染色體立體模型模擬減數分裂的過程。教師在云平臺上觀看學生的制作成果,從視頻中初步了解學生對減數分裂的掌握情況。同時,教師還可利用云平臺的討論區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對學生預習中遇到的知識難點進行在線答疑。
(二)課堂導入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對學生制作的模型進行點評,表揚模型做得較好的幾個小組。之后,利用教學設備呈現有絲分裂的視頻,引導學生對已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最后,再利用教學設備呈現果蠅的配子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現象,引入本堂課的教學內容。
(三)課堂探究
教師將精子形成過程的視頻動畫發送到學生的平板電腦上,讓學生對比視頻動畫與課前模擬的減數分裂過程,在平板電腦中顯示的表格內填入每個階段的變化。教師利用教學平臺終端系統接收到學生的填寫結果,并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在學生了解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填寫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不同之處,并讓學生利用課前制作的模型模擬卵子形成過程,比較分析精子與卵子形成過程的不同。
(四)課堂練習
教師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完成有關教學難點的練習題,并利用教學平臺終端及時反饋學生完成練習題的情況。最后,由教師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并將總結歸納的知識點發送至學生的平板電腦上,以便于學生課后復習鞏固。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生物教學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豐富生物課程學習資源,為學生創建個性化的學習平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生物教師要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利用微課教學、教育APP教學以及云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扎實掌握生物知識,有效提升生物教學效果,積極推進生物教學的信息化改革發展。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