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鵬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外出打工、經商的現象越來越多,很多初中兒童“留守”在家里,成為“留守兒童”的一員。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有效的教育指導,因而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誘惑從而養成不良的行為。為了讓初中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教師要深入分析他們的現狀,制定有效的教育對策,增加對留守兒童的關注,通過家校合力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分析留守兒童現狀,加深對他們的了解
在初中教育過程中,很多學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或經商,他們缺少監護人的看管和教育。在成長過程中,這些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學習和生活中缺乏自信,容易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了了解留守兒童的現狀,教師要和他們進行深入溝通交流,掌握他們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問題造成的原因。在初中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少父母關愛,有較強的逆反心理
初中留守兒童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自尊心強。在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因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他們很少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在遇到生活和心理上的問題時,沒有人能及時指導。在缺乏關愛的學習和生活中,初中留守兒童容易形成較強的逆反心理,對同學和教師產生敵意,故而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
(二)不善于與人溝通,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
初中留守兒童具有較強的自卑感,他們不善于與人溝通,在遇到生活和心理、生理上的問題時,不會主動向教師、同學尋求幫助,長期處于一種壓抑的心理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壓抑心理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他們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容易出現過激反應、沖動行為、固執等現象,從而影響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缺乏是非判斷力,容易受到不良誘惑
初中留守兒童與父母的交流不多,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及時指導,他們的是非判斷力較差,對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事物和現象認識不足,容易受到誘惑。例如,受到網吧的誘惑,養成上網的不良愛好,把父母辛辛苦苦掙的生活費都用來上網。在上網過程中,初中留守兒童還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人員的引誘,學習他們的不良行為,出現吸煙、打架斗毆、逃學等不良現象。
(四)缺乏學習指導,學習效率較低
在初中教育過程中,留守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求助的對象只有教師,而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態,導致留守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隨著遇到不懂的問題越來越多,他們的興趣也逐漸降低,從而缺少學習動力,學習能力較差。
二、改進留守兒童教育對策,促進他們健康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初中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統一對待的教學方式,面對留守兒童這樣的特殊全體,設計針對性的教育策略,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關愛,在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使他們在學習中保持積極的心態,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文化知識,提升道德修養,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完善留守兒童管理機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在初中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完善管理機制,平等對待留守兒童和其他學生,讓他們能夠享受到受教育權、受保護權,促使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并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降低他們受傷害的幾率。讓他們在完善的初中留守兒童管理機制下,能融入班集體中,感受來自教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體會班集體的溫暖,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在提高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學校還要保留留守兒童的檔案,建立應急機制,在留守兒童出現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與他們家長聯系,并及時匯報給上級有關部門,使突發事件能夠有效解決,保證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二)關愛留守兒童,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在初中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關愛留守兒童,加強與他們的互動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給予及時幫助和指導。
(三)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習慣,提高其是非判斷能力
在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因缺少父母對其的教育和引導,導致他們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他們良好習慣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提高自我意識,在生活和學習中主動保持良好的習慣。例如,面對經常逃課、上網的留守兒童,教師要加強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們意識到逃課、上網等不良行為的危害,促使他們主動改正這些不良習慣,并提高是非判斷力,辨別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綜合全面發展。
(四)建立互幫小組,提高留守兒童學習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初中留守兒童缺乏家長的指導和幫助,經常會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而這些學習上的困難如果不及時解決,會讓他們失去學習興趣,為了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建立互幫小組,把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留守學生結成小組,在相互幫助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五)加強家校合作,促進留守兒童健康發展
在對初中留守兒童進行關愛教育的同時,教師還要加強與家長的合作交流,利用手機、網絡等手段與家長建立聯系,向他們滲透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從而使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形成健康的人格。通過建立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溝通網絡,留守兒童就能感受到來自父母更多的關愛,使他們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并通過努力學習和積極參與學校中的各項活動來回報父母。
綜上所述,在初中留守兒童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他們的互動,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教育策略,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生活和學習中提高自我約束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讓他們在教師和學生的關愛下能擺脫自卑心理,努力學習,在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康的人格,從而實現初中留守兒童教育的有效性。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