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敏
好習慣要從小培養。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小學階段是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能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紀律是活動進行和成功做事的保障,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有設法將學生從被動中解放出來、變被動為主動,才能達到培養良好習慣的目的。
例如,跳繩運動在我校已開展了三個月,經過近三個月的訓練,學生有了很大改變。我發現學生在跳繩過程中培養出的自覺性已經體現在課堂紀律上,體現在課間紀律上。我們在跳繩運動中,特別強化了紀律意識,經常進行紀律教育,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讓他們養成“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事習慣。
(一)著裝注重儀式感
在跳繩項目開展之前,我校的跳繩教練劉老師嚴格要求學生穿運動裝、運動鞋,若有學生不按照要求著裝,則不許其上場跳繩,重新更換著裝后才可以重歸隊伍。在這樣要求之后,我發現不但跳繩時學生按要求穿戴,學校周一升旗儀式上學生也注意統一穿校服,逐漸養成了毋需提醒的自覺。
(二)言行舉止講規范
在跳繩訓練中,教師要求學生統一姿勢,在課間上下樓時,學生也都是以正規姿勢背著跳繩行進,走路挺胸抬頭,雙臂擺開,三人為伍。訓練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上下課的走廊紀律大有改觀,學生習慣性地背著五顏六色的跳繩,邁著整齊的步伐,精神飽滿地走在樓梯上。
(三)課間活動守秩序
在跳繩訓練中,我們要求學生課間進行跳繩運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跳繩技術,鍛煉了身體,又減少了很多課間追逐打鬧,杜絕做危險游戲等不文明行為,學生課間紀律非常好。
(四)時間觀念在心中
在跳繩訓練中,教師嚴格要求學生遵守作息時間,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到位,這也是對學生紀律規范的要求。我們分年級組訓練時,是利用早上時間,在訓練期間,教師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培養了學生遵守時間的意識,慢慢地,學生上課遲到、曠課的現象也少了很多。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紀律要求,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跳繩項目中的紀律意識,還能提高學生在其他各項活動中的紀律意識,也能延伸到其他各學科的學習之中。這種嚴格遵守紀律習慣的養成,對于學生以后的紀律意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甚至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二、能培養學生認真傾聽與思考的習慣
學會在傾聽中尊重,在傾聽中思考,在傾聽中反思,無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傾聽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素質。培養學生傾聽和思考能力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有個別學生上課不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長此以往,學生就不能對別人的發言作出思考、判斷、整理,傾聽能力就得不到培養。跳繩練習給教師們帶來很多幫助。
在訓練跳繩時,我們是按年級組為單位練習的,班主任都要跟班訓練,這樣訓練面積小,對學生訓練的嚴格度就能保證。在教練講解動作要領時,教師要求學生聽從指揮,班主任在跟班訓練時跟學生“約法三章”,讓他們懂得傾聽他人的發言。
教師們給學生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細化的要求,指導學生傾聽教練講解的每一個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在講解時要求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練身上,聽的時候眼睛注視著教練,要聽清每一句話,腦中不想其他事,聽明白后再做動作。這樣,學生學習花樣跳繩就能學得扎實。而意外收獲是,學生在課堂上都學會傾聽和思考了。
三、能培養學生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品質
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并能調節、支配自己的行為品質,排除萬難去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持久地學習,在學習上真正做到好、樂、勤,真正“學成”。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學生才能做到該行則行,該止則止,一切理智化。
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我們才能成為主宰自己心靈、情感、行為和命運的主人。通過體育鍛煉,教師可以直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巴斯德說:“告訴你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也用體育鍛煉法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
在各種體育項目中,長跑鍛煉最易行,其效果也是很好的。長跑能培養人的耐力、毅力,鍛煉人的頑強拼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校不但訓練花樣跳繩,還增加了跑操的運動項目。實際上,不論是跳繩還是跑操,都是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項目,在運動中,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有些體力差的學生甚至感到難以堅持。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會選擇半途而廢。
以我校的跑操為例,學校起初是安排小范圍跑,三月份時,我們開始重新布局跑操規劃,五六年級學生沿著操場外圈順時針跑步,三四年級學生在第二圈逆時針跑步,一二年級學生在內圈順時針跑步,這樣安排能讓學生有秩序地跑步,充分利用有效空間,減少了擁擠現象,同時還延長了跑步路線,增加了運動量。起初,學生開始還能堅持,等新鮮感過去后,請假不跑的人數開始越來越多,學生明顯出現畏難情緒。這時,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各班組織開主題班會,講解一些我國刻苦訓練的運動員(孫楊、李娜等)的事跡,讓學生從他們身上學習吃苦耐勞精神,培養自己的頑強意志。
我們還選取本班的一些意志堅強的學生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將這些意志堅強的同學分到各個小組,進行一幫一的鼓勵訓練。一段時間后,我校不論是花樣跳繩還是跑操運動中都形成了頑強不屈、努力向前的良好氛圍。
四、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
我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進城務工家庭的孩子比較多,各種原因導致許多孩子存在自私自利、唯我獨尊、不愿與別人團結合作,忽視他人價值的問題,這給班級德育管理帶來很大阻礙。因此,對學生進行團結合作,培養集體榮譽感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課間,各班響亮的口號聲、整齊劃一的步伐聲伴著節奏明快、富有動感的跑操音樂在逸夫小學校園內回蕩。同學們精神飽滿、意氣風發,跑出生命的激情,跑出人生的斗志,跑出少年兒童的精氣神。跑操現已不僅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成為了一項提升校園精神文化團結向上的德育勵志活動。
操場上,只見一根根彩繩在整齊的隊伍中上下飛舞,一個個純真的笑臉在燦爛的陽光下綻放。我們讓更多的孩子愛上了跳繩,愛上了體育運動,營造了良好的校園體育健身氛圍。一根小小的彩繩調動了全校1400多學生,是和諧校園的一道動態的風景線。
通過健身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許多難題都迎刃而解,我校開展的健身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強健學生體魄,而且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