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婷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的療效。方法:將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宮外孕患者納入本研究,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46例患者分為甲氨蝶呤組與對照組,后者口服米非司酮,前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甲氨蝶呤,對比兩組療效。結果:結果顯示,甲氨蝶呤組治療有效率為91.3%,高于對照組的78.2%,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宮外孕患者,應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該種措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宮外孕;療效觀察
宮外孕即婦女受孕后,受精卵于子宮體腔外著床發育的情況,此類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腹痛、下腹下墜,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常常會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對于宮外孕患者,必須要采用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近年來,我院對于收治的宮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式,成效理想,現將治療措施與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宮外孕患者納入本研究,年齡為19-36歲,平均年齡為(28.4±2.9)歲,16例初期懷孕,30例有孕史,其中42例為輸卵管妊娠、2例宮頸妊娠、2例闊韌帶妊娠。其中41例有停經史,停經時間為33-54d,其余患者臨床表現為下腹隱痛、陰道不規則出血。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心、肝、腎疾病患者;附件包塊超過5cm者;盆腔出血者。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46例患者分為甲氨蝶呤組與對照組,均為23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式
1.2.1對照組
對于本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0mg/次,2次/d。
1.2.2甲氨蝶呤組
本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甲氨蝶呤,50mg/次,隔天注射一次,根據患者血HCG變化情況調整次數,在使用甲氨蝶呤后,為患者應用四氫葉酸鈣。
1.3療效評價方式
療效分為治愈、無效兩種,治愈即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或者顯著緩解,尿妊娠實驗結果連續三次均為陰性,β-HCG顯著下降,盆腔包塊消-失或者縮小;無效即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流產或者宮外孕破裂的情況;或者在用藥兩周后β-HCG無變化;或者腹腔出血,中途進行手術治療。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組問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果顯示,甲氨蝶呤組治療有效率為91.3%,高于對照組的78.2%,上述數據組問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示意表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示意表
3、討論
在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響下,宮外孕在我國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對于要求保留輸卵管以及未生育患者,宜采用保守治療法,保守治療法適宜應用在包塊直徑不足3cm,腹腔無明顯出血以及未出現流產與輸卵管破裂的患者,為患者用藥能夠殺死胚胎,這既能夠保留患者的輸卵管,也可以治療宮外孕。
米非司酮是婦科中的常用藥物,能夠阻斷孕酮、殺死胚胎,誘導其排除,還能夠促進子宮釋放前列腺素,誘發宮縮,促使胚胎與宮壁分離,還可以加快異位妊娠絨毛壞死速度,提升異位妊娠治療有效率。
甲氨蝶呤能夠阻止患者體內四氫葉酸的合成,促進滋養葉細胞的壞死,也在官外孕保守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甲氨蝶呤還能夠抑制滋養細胞的增值與分裂,破壞胚胎絨毛組織結構,促進胚胎組織的脫落,即使胚胎組織存活時間長,也能夠及時將其殺死。但是,在應用甲氨蝶呤時,患者常常會出現骨髓抑制、口腔潰瘍、胃腸道反應、肝損害、腎損害等不良反應,將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使用能夠有效發揮出協同治療作用,還能夠減小甲氨蝶呤的使用劑量,既可以保障療效,還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對甲氨蝶呤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式后,甲氨蝶呤組治療有效率為91.3%,高于對照組的78.2%,上述數據組問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因此,對于宮外孕患者,應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該種措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