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上海市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在區委、區政府,市教委、市體育局領導的關心和具體指導下,在區教育局領導的直接領導下,在區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及兄弟部室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及基層學校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健康快樂”的指導思想和“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核心理念,以推進普及校園足球工作為抓手,有效推進校園足球課程、課余訓練及聯賽體系建設,擴大校園足球人口,培育校園足球文化,充分發掘足球運動在青少年學生中的獨特魅力和綜合教育功能。目前,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氛圍濃郁、成效較為顯著。
一、基本情況
崇明區共有中小學校66所(特殊學校、幼兒園等除外)。其中高中5所,完中2所(含1所民辦),九年制學校5所(含1所民辦),初中25所,小學29所,在校中小學生共計38221人。受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崇明區校園足球基礎比較薄弱,足球氛圍不濃,學生參與面不廣,足球教練和裁判員比較匱乏。2013年,成立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聯盟,2014年,與上海理工大學完成簽約共同致力于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目前,崇明區校園足球正在逐步興起,崇明區中小學均已加入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聯盟,區聯盟注冊的足球運動員人數有1632名、教練員127名。各中小學均至少建立了1支代表學校的足球隊,構建了區小學、初中、高中相銜接的一條龍招生體系。
二、主要舉措
(一)制訂工作方案,部署相關工作
2015年3月,制訂了《崇明縣校園足球實施方案》(試行稿)(崇教基〔2015〕11號),并以文件形式下發至各學校。方案中明確,從2015年9月1日起,各中小學校每周必須開設1節足球課,各幼兒園要以足球情景游戲等形式開展足球活動,在校學生參與足球活動比例不少于70%。在足球課程實施的基礎上,各中小學校建立了足球體育社團,組建了班級、年級足球隊,至少成立1支(男或女)學校足球隊。同年還專門制訂了《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方案》《崇明區年度足球競賽計劃》《校園足球各U系列競賽規程》等一系列保障性制度文件。
(二)組建工作機構,設立專項資金
為使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能得以規范、科學有序的推進,特組建了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機構。一是成立了以崇明區分管副區長為組長,教育局局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處長、區體育局局長、徐根寶為副組長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二是下設3個工作小組,即校園足球教學組、校園足球競賽組、校園足球保障組。崇明區體育局、根寶足球基地、區財政局作為成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足球協會、上海理工大學及上海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盟作為協作單位共同參與,從而確保校園足球日常工作有序推進。三是成立校園足球辦公室。2015年6月,崇明區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成立,并設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為扎實有效地推進校園足球的日常管理工作,專門從基層學校抽調1名足球專業人員來專管校園足球日常業務工作。四是設立校園足球專項資金。根據《崇明縣校園足球實施方案》(試行稿)(崇教基〔2015〕11號),崇明區2015年設立了270萬元校園足球專項基金,專項經費主要用于足球場地的改造和設施設備的添置、購買專項保險,組織開展足球聯賽等活動,目前,專項資金已納入每年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三)積極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申報與評估,成功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
為加快發展和普及校園足球工作,進一步提高校園足球發展水平,2015年,崇明區及時啟動了新一輪足球特色學校的申報與評估,大力發展崇明區足球特色學校。同時,積極主動申報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和號召區內各中小學積極參與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申報。2015年8月,崇明區被教育部正式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
(四)多種渠道開展校園足球業務培訓,切實提升校園足球理論水平與實戰能力
為確保崇明區校園足球課程及課余訓練體系得到正常、有序推進,2015年上半年,邀請了上海市足球協會、上海市體育學院、上海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盟、市退役運動員等,分4個點、3個批次對崇明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及有足球基礎或對足球運動感興趣的非體育教師進行了足球業務培訓,合計參與培訓人數達350名。總體培訓效果良好,317名教師獲得了足球教師上崗證書,其中105名參培教師取得“E級足球教練員證書”。2016年4月和11月,崇明區2次邀請了教育部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委員臧連明來到崇明區,為崇明足球教師進行了以“校園足球開展現狀的分析”“陽光體育大課間實施校園足球具體操作實施”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裁判員的業務能力,崇明區還推薦了8名教師參加了中英校園足球培訓初級培訓班,3名教師參加了中英校園足球培訓中級培訓班。組織了11名教師參加了2015年暑期校園足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的國培,3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教師參加了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國培,還委派民本中學教師周斌赴法國參加了為期半年的留學培訓。2016年下半年,又組織了16名足球教師參加了由市教委組織的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班提高班的培訓。2017年暑期,委托上海市足球協會專門開設了D級教練員培訓班,崇明區24名足球教練員取得了合格證書。委托崇明區足球協會進行了國家二級、三級足球裁判員培訓,目前,崇明區有60名教師擁有了國家級二級、三級裁判員證書,區內比賽基本做到了持證上崗,確保了區內校園足球聯盟聯賽裁判工作的正常進行。
(五)開發區本足球教材,全面實施足球課程
為全面實施足球課程,2015年初,崇明區成立了崇明區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的足球課程教學進度和課時計劃編寫小組,參與編寫教材人員共計26人,其中市級專家有5人,區級專家有21人,經過半年的編寫及后期論證,校園足球區本教學進度和課時計劃于2015年8月正式編印成冊,9月1日正式下發至各中小學校,全面實施每周1節足球課程。足球課授課教師基本實施持證上崗(目前,經過培訓崇明區有90%的體育教師獲得上崗證書)。對部分幼兒園則要求以足球情景游戲等形式開展幼兒足球活動。此外,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還在保證每周1節足球課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足球活動。民本中學在高中體育專項化的基礎上將繼續開設每周1節足球課,正大中學實施校本足球教材,六年級實施每周兩節足球課,北堡小學在每周1節足球課基礎上,實施人手一球的大課間校園足球活動。為進一步提高校園足球課時質量,崇明區在編寫教學進度和課時計劃的基礎上,于2016年初,啟動了區本足球教材編寫,2017年1月完成編印,并于2月在全區全面實施。
同時,為檢驗基層學校是否把校園足球課程等工作落到實處,崇明區把校園足球課程等工作作為崇明區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內容,并委托崇明區人民政府督導室對學校落實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督查情況總體良好。
(六)引進外籍足球教練員,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為引進先進的校園足球執教理念及充實教練員隊伍,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崇明區向教育部2015年—2017年共申報11人次的外籍足球教師。來崇外籍足球教師的工作安排采用了登點包校及巡回指導的管理模式(即駐扎一所學校,外帶周邊4所學校)。外籍教師工作期間,學校均配置了翻譯、助教并全程參與教學、訓練過程。為了避免在教學與訓練中講解時間過長,實現更高效的足球課堂,各體育組定期召開足球階段性工作總結,完善工作實施計劃,每節課前,助教與外籍教師溝通教學流程,統一動作示范,保證學生在每一節課的每一個教學過程,都能積極地參與體驗,確保教學、訓練有序高效開展。
同時,崇明區與匈牙利費爾奇特普斯卡什足球學院、俄羅斯莫斯科斯諾金特足球學校分別簽訂了合作交流意向書。合作交流主要內容為校園足球普及、足球課程開發、學生足球業余訓練體系建設、互派教練員和運動員、組織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舉辦青少年足球友誼賽等方面的多種形式交流與合作。
2017年暑期,崇明區還在崇明中學舉辦了中國(上海)國際青少年校園足球高峰論壇及中國(上海)國際青少年校園足球邀請賽總決賽,國際賽事的舉辦拓寬了崇明區校園足球教師和學生的視野,營造了濃郁的校園足球氛圍。
(七)邀請足球明星進校園,對根寶基地正式實施招生工作
2015年11月,崇明區邀請足球明星孫吉(原申花隊優秀球員)進民本中學,2016年3月,邀請世界花樣足球男子、女子冠軍和中國花樣足球男子冠軍進北堡小學開展了明星與學生的互動。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參與足球的熱情,營造了良好的校園足球氛圍。
2015年6月,對根寶基地初中畢業的學生實施中職招生(上海市工程技術學校),招收人數為20名。所招收的學生學籍在上海市工程技術學校,訓練在根寶基地。在2017年8月,該批次學生代表上海參加全國運動會并獲得該組別的冠軍。
(八)建立校園足球活動聯合體,開展多種形式教研活動
為促進全區足球教師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崇明區建立了校園足球教學中心組、聯合體、外籍教師教學聯盟、自主小聯盟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組織。中心組是全區進行足球教研和工作的管理機構,負責各項工作的檢查與落實,也是活動的計劃者、組織者、協調者。根據崇明區地域狹長的特點,下設了9個足球教學聯合體,為提高聯合體教研活動的有效性,發揮每個學校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對聯合體有明確活動要求。一是要求制訂好聯合體活動計劃,每月須組織活動1~2次;二是每次活動須有主題、有主線、有主講人,切實提升活動的質量;三是每次活動都要做好記錄和資料積累,參加活動的教師要寫好心得體會。中心組對各聯合體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比。
外籍足球教師教學聯盟和自主小聯盟每月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進行教學、訓練等方面的教學展示活動的研討,讓教師學習領悟外國先進的足球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區內足球教師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的提升。
此外,還依托教育部“結對子工程”的平臺,積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組織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心組成員、優秀教練員代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教師赴東莞市、長春市、南昌市青云譜區、秦皇島足球學校開展學習交流活動。
(九)進一步完善校園足球場地設施、設備的改造與添置,設立學生意外傷害保障機制
在崇明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崇明區不斷加大校園足球的投入與建設。在全區中小學校足球場地摸底調查的基礎上,于2015年9月完成了對所有學校足球場地、足球門、球網的改造與添置,教學用足球等教學器材的配置。足球配置標準按300人以下配80只,300人以上配150只的標準實施。同年10月,完成了4個片區賽的賽事所需電子計分牌、角旗、防護棚等設備的購置。
為保障校園足球運動的順利開展,提升校園足球的安全保障水平,促進文化學習與校園足球技能共同發展的目標,崇明區設立了崇明區學校體育教學活動(校園足球)學生意外傷害保險,每年涉保金額達到70多萬元。在保險條款中,明確醫保范疇外的自費部分也列入保險理賠范圍,自費部分理賠保額為5萬元/人/年。保障機制的設立解決了學校、體育教師以及足球教練員等相關人員參與校園足球工作的后顧之憂。
(十)舉辦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
在足球課程實施的基礎上,為積極推動校園足球賽事的蓬勃開展,鼓勵學校、學生利用“快樂活動日”、雙休日、課余時間開展足球社團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校際間的足球賽事活動。區級層面在上、下學期分別舉辦小學、初中校際片區賽,每年暑期舉辦區級校園足球聯盟聯賽總決賽,每年共舉辦校園足球賽事達到400場。
1.學校層面:雙軌以上學校須開展班級間、年級間的足球聯賽,單軌的學校可以開展2個年級聯隊間的比賽。學校間利用“快樂活動日”開展校際之間的友誼足球賽。
2.片級層面:根據崇明地勢狹長的特點,片級比賽將分為4個片區、5個賽點進行比賽。據統計,每年各U系列的片區比賽有100多支學校足球參賽隊伍參加,共設5個年齡段(U9男女、U11男女、U13男女、U15男女和U18男女),10個組別的比賽,所有中小學校均組隊參加了相關組別的比賽,校園足球聯盟片區賽近300場。片區賽各組別前2名的隊伍出線參加區級總決賽。
3.區級層面:在片區賽的基礎上,每年7月舉辦崇明區青少年各U系列的校園足球聯盟總決賽,總決賽比賽場數將近100場。全年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聯盟比賽場數達400場。
(十一)組建足球精英訓練營,有序推進訓練工作
在廣泛開展校內競賽和校園足球聯盟比賽的基礎上,以發現、選拔、培養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為主要目的。2016年6月1日,正式成立U11男年齡段、U13男年齡段的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精英訓練營是以崇明東、西2個部劃分,共4支隊伍,涉訓學生達120多名。為更好地形成男女平衡發展、梯隊建設合理,進一步推進崇明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的發展,2017年10月,新組建了U9男、女混合組、U11女子組精英訓練營。目前,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從原2個年齡段4個營地增加至3個年齡段7個男、女營地。為使精英訓練營的隊員能接受系統化、高水平的專業指導,崇明區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上海根寶足球基地和中小學生體育協會來負責崇明區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的日常帶訓與管理工作。
精英訓練營的集訓模式分為日常走訓和冬、夏令營集訓的方式。日常走訓隊員均由參訓隊員單位安排車輛負責接送,訓練時間每周各3次,每次訓練1.5小時。冬、夏令營集訓,是采用從東、西2個部精英訓練營隊伍中通過選拔性競賽和活動來確定涉訓隊員,最終各形成1支崇明區校園足球精英代表隊,選拔性機制基本形成了訓練隊員之間的良性競爭,促進東、西部2支隊伍的相互學習、相互競爭,并增強教練員執教的內驅動力。每年冬、夏令營集訓模式是采用封閉式集訓。
三、取得的成效
崇明區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構建了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體系,建立了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招收體系,成功舉辦了多次各級各類校園足球聯賽。同時,區內參與校園足球運動人口比例大于70%,建立了足球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信息庫。
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足球專業人才的匱乏
2015—2017年,連續3年崇明區共招聘37名體育教師,但沒有1名是足球專業。目前,崇明區雖然通過多方努力,舉辦了校園足球教師全員培訓,D級教練員培訓,國家二、三級裁判員培訓班,但仍然不能滿足崇明校園足球發展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因崇明地處遠郊,長期受經濟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出現了足球專業人才匱乏的現象。
(二)社會對足球運動的認同有待提高
3年來,校園足球在所有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出現了一些好的勢頭,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水平有了一定的進步,優秀的足球隊員也不斷涌現,但社會、家長、科任教師對足球運動的發展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認同度,學訓矛盾依然存在,足球教師疲于與家長、科任教師溝通交流。
(三)學校規模與學生生源問題
崇明區學校數量較少,因此,在選拔、培養優秀隊員的范圍和數量上也較少。學生生源也是如此,崇明區66所學校中三分之二的學校是小規模學校(300人以下),學生的生源明顯不足,因此對提高學生競技足球水平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
(四)足球教師雙休日工作量計算問題
要想深入推進校園足球,切實提高校園足球競技水平,在周一至周五組織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基礎上,還可以利用雙休日組織開展校園足球業余訓練和競賽。但根據有關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發放勞務補貼,使參與業余訓練和競賽活動的教師積極性就受到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