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楠
摘要:新課標將“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列為音樂課程的目標之一。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是為了使學生獲得學習音樂的動力,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上的表現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培養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就對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興趣;興趣培養策略;感性認識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教學就是技能、技巧教學,教學目標也往往停留在識譜、樂理等初級層面,而忽視了對學生鑒賞能力、思想感情的培養。鑒于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當及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擺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積極探索和尋求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將音樂教學的價值和功能充分且有效地發揮出來。
一、趣味導入,激起學生審美渴望
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節設計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的教學質量是否能夠有效提升。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當其沖就是要在充分認識課堂導入重要性的基礎上,立足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教學的具體內容來對其進行精心設計,以使音樂課堂重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從而達到聚焦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審美渴望的目的。在教學《柳樹姑娘》這首歌曲之初,我向學生問道:“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同學們喜歡春天嗎?”隨后,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現了幾幅春天的美景,并配以優美和緩的音樂,以引導學生入情入境。之后,我故作神秘地對學生說道:“春天還有一位美麗的使者來到了我們班,同學們猜猜她是誰: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是家。湖水替她照鏡子,風兒幫她梳頭發。”“柳樹姑娘!”于是,我先是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順勢引出了新課內容:“同學們想不想見見柳樹姑娘呀?讓我們一起呼喚她出來吧!”如此導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起了學生的審美渴望,這便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形象感知,豐富學生感性認識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中,往往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即一味地向學生機械地灌輸音樂知識與演唱技巧,這不僅極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難以將音樂滌蕩心靈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鑒于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不妨借助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將音樂作品中所描繪的具體場景以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以便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對音樂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刻體悟。在教學歌曲《勇敢的鄂倫春》時,我先是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了鄂倫春人的生活圖景,并用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向學生講解了鄂倫春族的地理和人文知識。在這之后,我向學生提出了有關鄂倫春族的一些問題,比如:鄂倫春人住在哪里?通常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生活?其服飾特點是怎樣的?有哪些生活習慣?他們是怎樣巡邏打獵、守護山林的等等,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聯想能力的同時,還能使學生對鄂倫春人的生活環境、習俗習慣等有一個全方面的了解。如此一來,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便會在腦海中自覺呈現相關情景,這便為學生感知感悟鄂倫春人的豪爽氣質、勇敢頑強的性格特點打下了基礎。
三、活動體驗,點燃學生情感火種
音樂藝術是一種音樂審美愉悅的體驗,只有當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與音樂融為一體,對音樂知識技能的理解、掌握、欣賞與創造才會成為可能。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觀念,并通過課堂實踐活動給予學生更多展現自我和釋放情感的機會和平臺,以此點燃學生的情感火種,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持久興趣。待聆聽完《快樂小舞曲》后,我先是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了其樂譜特點,并向學生播放了《快樂小舞曲》的集體舞視頻。之后,我讓學生跟著視頻模仿舞蹈片段中的動作。在這期間,我會在行間巡視,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相機加以指導。待學生掌握了舞蹈的基本動作后,我將全班學生分為了兩大組,其中一組學生演唱歌曲,另一組學生表演舞蹈。如此一來,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種,使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和創作的愉悅。
四、激勵評價,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課程標準在談到音樂教學評價時提出:“對學生的評價要用發展的眼光,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和對比,把握其進步與發展,使評價起到激勵和促進的作用。”基于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將激勵性評價看作是激勵教育的一種手段,并在實施激勵性評價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一個能動發展的主體來看待,通過各種外部誘因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點燃他們求知、進取、發展的火花,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進步,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我通常會根據學生過往的學習水平來對評價標準進行分層。針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85分算達標;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75分算達標;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60分算達標。此外,我在課堂教學中還會有意為不愛學習和不善于表現自己的學生創造更多鍛煉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并經常予以學生激勵性評價。比如,“你學得真快!”“表現不錯。如果在演唱時融入自己的感情就更好了。”如此,通過實施激勵評價,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還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進步。
五、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要想從根本上扭轉傳統課堂長期以來低效的現狀,就必須勇于革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不斷探索和尋求符合學生興趣愛好、滿足學生學習與能力發展需要的教學策略,以使學生真正愛上音樂,真正領悟到音樂之于人生的重要意義。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周喬.小學音樂基礎知識教學現狀與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