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
數學是貫穿孩子整個學習生涯的一門主要功課,當孩子討厭數學時,做家長的一定要做孩子的幫手。
上小學的女兒一直不喜歡數學,一做數學作業就犯迷糊,一提數學考試就頭疼,因而成績總是不理想,女兒為此傷心難過。
有一次數學考試,她只得了70多分,被我狠狠教訓了一頓后,她哭喪著臉反駁我:“你那時候還不是一樣?你不是常說你讀書時,數學成績也差,我就是遺傳了你。”
我哭笑不得,說真的,我邏輯思維能力差,不喜歡數學,上學時也總是考不到高分。我只是隨口說說而已,沒想到女兒卻記在心里了,并且拿這個作為她數學不好的原因。
那天,跟一個朋友訴苦,朋友告訴我,說我女兒這是得了“數學焦慮癥”,做家長的要常常告訴孩子,只要下功夫,數學其實不難。千萬別對孩子說,自己也不喜歡數學,或是自己數學也差,這樣會把對數學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孩子理所當然地認為數學很難,越難就會越害怕,形成了不良的數學思維,結果肯定是學不好。
朋友還對我說,要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就要相信孩子的頭腦是可塑的,興趣是可以通過方法進行后天激發。要多鼓勵孩子面對難題,當孩子遇到難題時,要和孩子一起攻克難關,輔導她攻克難關,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聽了朋友的話,我有些汗顏。我很少陪孩子寫作業,也很少鼓勵她,我只是經常批評她粗心,做題不動腦筋,從來沒有想過,她數學不好,我也有問題。我決定改變以前的觀念和態度,幫女兒克服“數學焦慮”。
我把女兒的數學書拿過來,一章一章學習,做好筆記,然后給女兒講解。我把課本上的重點用彩筆給她做上記號,并讓她抄下來每天背誦。我和她一起做習題,我不會的,向朋友求教,或在網上搜索解題思路,一點點分析出來后再給女兒講,講一遍不懂,再講第二遍,直到她弄懂為止。我還買了一本趣味數學書,每天都會和女兒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堅持了兩個月,女兒的數學思路開闊了,對數學也沒那么害怕了。
數學是貫穿孩子整個學習生涯的一門主要功課,當孩子討厭數學時,做家長的一定要做孩子的幫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幫助孩子打敗“數學焦慮”,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多鼓勵、少指責,這樣孩子的成績才會穩步上升,也才會成為一個自信、積極、努力向上的好孩子。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