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晶晶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很多新型技術被運用到學前教育活動之中,成為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新媒體的運用,讓學前教育質量獲得質的飛躍。新媒體具有信息海量性、交互性的特點,產生的內容有趣豐富、多變精彩,與幼兒注意力特征相符合,教師應當加大應用力度,將其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作為我國教育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學前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我國教育順利開展的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認識程度的提升,學前教育受到社會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如何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分析
(一)有利于降低教學難度
幼兒年齡小,生活閱歷淺,理解能力比較弱,對于很多抽象的知識點無法做到充分理解和有效吸收。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提升教學直觀性,讓幼兒直觀地認識教學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幫助幼兒突破思維局限,使學前教育朝著全新的方向發展。
(二)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在學前教育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技術,更容易讓幼兒接受所傳授的知識。因為新媒體技術比較新穎,對于改變教學風格、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幼兒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能,這對滿足幼兒教學需要、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前教育發展。因為新媒體技術可以讓學前教育可以持續更新,使其保持新的活力。
(三)有利于培養幼兒學習興趣
相對于傳統的口述式教學或者板書式教學,新媒體技術可以將枯燥的知識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幼兒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結合教學內容給幼兒創設可視化教學情境,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熱情。
(四) 豐富課堂形式,充實教學內容
對于幼兒的興趣點和接受程度來說,生動的畫面和悅耳動聽的聲音相較于枯燥的文字和數字,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形式和內容相對的單一化,幼兒常常不能通過教師的描述而想到畫面,知識的接受過程枯燥無味,甚至對課堂形式和內容產生排斥感。通過新媒體技術,教師能清晰地把想要傳達的內容準確地傳達給幼兒,可以通過聲音和畫面的相互作用增加課堂內容的充實程度,能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鮮明地展現給幼兒,在幼兒感覺新奇的過程中獲得知識。
二、學前教育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教學情境
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刺激,這是布魯納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這對幼兒來說效果更為明顯。幼兒年齡小,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受興趣的控制,學習興趣是豐富其知識經驗、擴大眼界、獲得知識的最重要推動力。還可以虛擬現實,將生活物景再現出來,從而實現枯乏知識趣味化、抽象知識形象化、靜態知識動態化,給幼兒營造自然輕松的學習氛圍,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誘發幼兒產生情感共鳴,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聚精會神地投入教學活動中,這不僅可以陶冶幼兒情操,還能激發幼兒興趣,增強幼兒的認識能力和認識動力,推動幼兒進一步學習。
(二)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師的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應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幼兒的學習需求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寬,將很多教材上沒有的知識點給幼兒展現出來。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內容,擴大課堂教學容量,還能拓寬幼兒的視野和思維,讓幼兒習得更多的新知識和新技能。例如,在繪本教學中,很多的圖片都是靜態化的,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將繪本上靜態的圖片以動態化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更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在這種狀況下,幼兒能夠體驗到身臨其境之感,對教學內容也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在給幼兒講解《小貓釣魚》的故事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給幼兒播放動態圖,讓幼兒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小貓釣魚的場面和小貓撲蝴蝶的情景。這樣既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又能深化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又如,在學習《黃鸝鳥》這首兒歌的時候,很多幼兒沒有見過黃鸝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幼兒展示黃鸝鳥的圖片或者相關視頻,將動聽的音樂與活潑生動的動態圖片相互結合起來,讓幼兒腦海中對黃鸝鳥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改善教學過程
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通常是教師教,幼兒被動地學,學習氣氛沉悶,而且幼兒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普遍較低。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能動性,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如今在教育領域中受到師生普遍歡迎的電子白板,就是幼兒教師可以用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改善教學過程的教學資源。在繪畫課程、算術課程等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上臺進行操作。尤其在教學一些幾何圖形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實踐,利用電子筆進行選中、雙擊、翻轉、拖動等各項操作,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的主人翁意識,這不僅可以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還能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優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教育,學前教育具有啟發性、趣味性等特點,新媒體技術的操作靈活性和信息多元化特征可以促進幼兒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從而優化教學效益。幼兒教師要清楚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并對其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將新媒體技術的效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從而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