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騷韻
隨著經濟的發展,英語這門國際性交際語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小學這一學生學習語言的關鍵期設置英語課程,足以說明這一點。現如今,思維導圖這一概念被提出,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被廣泛運用,是一種思維工具,以圖式的形式展示中心詞與下一級思維點的關系,以思維網絡的形式將相關內容呈現出來,從而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因此,應充分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英語中的單詞、語法結構等呈現出來,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性,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方便、快捷,從而不斷優化英語教學過程,使英語教學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一、運用思維導圖,加強單詞聯系,便于學生記憶
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然而單詞的識記一直以來是困擾小學生的問題。他們年齡小,還沒有足夠了解和掌握英語這門“外來”語言的學習方法,面對數量繁多的英語單詞,更是無從下手,單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單詞,效果甚微,也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運用思維導圖則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思維導圖以圖式的形式展示相關單詞之間的內在聯系性,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到單詞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地識記單詞。
以“Colours”這部分內容為例,本單元談論的內容與顏色有關。與顏色有關的單詞有yellow、 white、 blue、 purple、 black等,詞匯量較大,學生記憶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鑒于此,教師可以為學生繪制以顏色為主題的思維導圖,將“colours”作為中心詞,下設幾個分支,分別標上與不同顏色對應的單詞,將單詞用其所代表的顏色標示出來,如用紅色字體標注red這個單詞,用藍色字體標注blue,同時在單詞旁邊標上漢語的注釋,使學生能夠更加一目了然地看到顏色與對應單詞的關系。
二、運用思維導圖,整合語法內容,構建知識體系
語法是支撐英語的框架和結構,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語法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理性地認識句子結構,從而更好地理解句子,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訓練。然而,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直以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的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只需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因而無需進行語法的講解。在實際教學中發現,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脫離語法的英語學習是無效的,學生無法很好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錯誤頻出。為此,小學階段的英語語法教學應備受重視。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整合語法學習的內容,構建語法學習的框架,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法,促進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Daily routine》《Days of the week》這兩個單元的主要語法點是一般現在時的運用,而“Activities”“Sports”這兩個單元的主要語法點是現在進行時的運用,時態的問題是學習中的難點。在授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兩者的特點展示出來。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將“時態”作為中心詞,下設兩個分支,分別是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在兩個分支的下面繼續設立分支,將兩者的特點、標志性的詞語、具體應用的環境等相關內容作為下設分支的內容填充其中。對于其他一些相關的內容,如具體的例句和相關習題,也可作為相關分支的細節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填充。通過繪制關于語法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將與語法知識點有關的內容詳細地列了出來,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與之相關的內容,對學生語法的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運用思維導圖,優化閱讀教學,培養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梳理,利用文中的關鍵詞、主要信息構建文章的框架,使學生能夠根據思維導圖展示的線索閱讀、分析篇章內容,理清篇章內容的主次關系,從而更好地進行閱讀。為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構建文章的結構和框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閱讀,以此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以《Who is this cute baby》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對家庭成員及他們的外貌特征進行了介紹。完成相關知識的講解活動后,教師可以以“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為主題,編寫一篇介紹家庭成員及相關信息的短文讓學生閱讀。在短文中,將每位家庭成員的基本介紹進行描述,如與“我”的關系(my grandparents、my uncle等)、外貌特征、職業等相關信息,然后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閱讀。在思維導圖中,可以以“family members”為中心詞,下設幾個分支,將文中提到的家庭成員作為分支內容填充進去。在下一步的分支中,將與家庭成員有關的信息填充進去,如將介紹外貌或身體特征的詞(tall、big、 strong、 thin等)作為相關內容,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到文中所呈現的具體內容,從而更好地進行閱讀活動。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指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如引導學生將文中的中心詞找出來,以此為基點進行繪制,并分析其他內容與中心詞的關系,從而逐步進行填充,構建文章的主要框架結構。通過在閱讀教學環節運用思維導圖,使文章內容變得直觀、明了、清晰,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知,對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把大量信息轉化為簡式圖表的方式,它使關鍵信息變得可視化。思維導圖在教學活動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并對優化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重視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