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娣
在落實素質教育以及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幼兒教學模式的革新和創造備受關注,為了在第一時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實現幼兒的良性成長和發展,許多教師結合目前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通過對教學大綱的深入分析和解讀,積極地將各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融入主題教學環節。對此,我以幼兒數學教育為依據,分析民間傳統游戲這種教學策略在該學科教學中的實踐要求,以期為實現數學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作為學前教育中的重點學科,數學對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幼兒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主動接受教師在思維上的引導,真正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穩定提升。但是,數學學習難度較大,知識較為復雜,加上幼兒在幼兒園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困難重重。民間傳統游戲教學法能夠消除幼兒的畏懼感,通過采取游戲教學的形式調動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保證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和精髓,實現個人數學成績的穩定提升。
一、幼兒數學教學現狀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知識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相對較強,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之中,教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模塊之間的緊密聯系和分析,了解創造性教學策略的應用技巧和精髓。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直接忽略了對幼兒綜合實踐動手能力的分析和解讀,采取較為機械的形式要求幼兒進行簡單的識記,沒有結合幼兒的學習能力和個性化發展特點踐行創造性的教學策略,最終導致實際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容樂觀,同時極少有幼兒能夠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民間傳統游戲
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民間傳統游戲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分析和研究民間傳統游戲時可以發現,這種游戲形式比較豐富和多元,比如比較常見的跳皮筋、丟沙包和踢毽子,這些傳統且古老的游戲形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和發展要求,能保證幼兒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之中積極地掌握與數學相關的內容,真正地吸收數學知識中的精華。另外,幼兒非常活潑好動,如果教師能夠以游戲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引導,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自主動手參與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民間傳統游戲教學形式的成本較低,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對實踐難度進行有效的調節和掌控,積極地將各種充滿趣味的教學方法融入教學實踐過程中,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提升個人的注意力,主動接受教師的知識傳授。
三、民間傳統游戲在幼兒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一)將踢毽子與數學教學相結合
從以上分析不難發現,民間傳統游戲對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不同的民間傳統游戲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讀,了解各種傳統游戲的應用策略和應用技巧,結合幼兒個性化成長和發展的實質要求相應地安排不同的教學模塊,保證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對數學學習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和理解。作為比較典型的民間傳統游戲,踢毽子非常常見,同時參與難度較低,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結束后舉辦一個小型的踢毽子比賽,每一個幼兒都可以參與其中,教師根據幼兒最終的踢毽子個數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獎勵。這種以幼兒為主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幼兒對數字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不斷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二)將跳皮筋與小學數學相結合
除了踢毽子之外,跳皮筋也是一個非常傳統且古老的民間傳統游戲,兩者都是站在幼兒的角度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進行安排和設計,關注對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鼓勵幼兒與他人進行合作,要求幼兒按照不同的數字要求完成整個游戲活動,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能夠對整個游戲實踐活動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可以發現,女生對跳皮筋這種民間傳統游戲的興趣比較高,大部分的參與者以女生為主體,教師可以根據每一個幼兒的參與情況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篩選。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具體的動作,讓幼兒按照教師提出的個數要求完成實際的操作。這種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實踐活動能夠在第一時間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能夠在參與的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學會在小組內部實現合理分工。許多教師認為,這種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提高幼兒的團隊精神,使幼兒獲得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在一個更加輕松且自由的氛圍下主動參與。由此看出,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民間傳統游戲的意義和價值更高,能夠讓幼兒獲得更多的快樂感和滿足感,真正讓幼兒愛上數學學習,并主動去學習和實踐,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精髓。
(三)將丟沙包與小學數學相結合
丟沙包的趣味性更高,許多幼兒在學習及自主研究的過程之中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不同的丟沙包游戲活動。與踢毽子相比,丟沙包需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對幼兒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目前的數學教學現狀分析具體數學教學內容的相關安排,并設置不同數量的沙包和小組人員,幼兒能夠對丟沙包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了解到人數和沙包個數對游戲的影響,從而選擇一個更適合的游戲規則。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有所區別,因此,在引導幼兒進行實踐的過程之中,數學教師需要將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了解不同游戲形式的具體安排要求,站在幼兒的角度,給予幼兒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和權利,讓幼兒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鍛煉技巧和鍛煉精髓,實現個人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結語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民間傳統游戲屬于一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教師需要分析和解讀不同傳統游戲的策略及模式,結合幼兒個性化發展特點及成長規律進行深入分析及研究,采取符合幼兒興趣的傳統游戲形式,保證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實現個性化成長,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和精髓,提高個人的數學成績。另外,教師個人也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入分析不同民間傳統游戲的新變化和新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