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霞

一、深耕內容,突出特色,提升內容創新力
(一)《藏書報》內容特色分析
《藏書報》前身為《舊書信息報》,創刊于2000年5月,其內容變革基本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創刊到2005年,最早是為舊書收藏者交易提供平臺,多關注古舊書市場交易信息、市場服務、市場態勢,服務宗旨是“為好書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書”。市場的交易、指導是內容的核心,為相當一部分古舊書收藏愛好者、舊書經營者提供了便利。
第二階段,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逐步進入網絡時代,通過報上交易的渠道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很多原有讀者改為到網上交易。認識到這一點,2005年12月,報紙正式更名為《藏書報》,注重對藏書界的報道,關注藏書人物,報道藏書界的動態,分析介紹古舊書版本等,突出“舊書新知”“古籍鑒藏”“紅色收藏”等版面,從信息交易為核心轉變為對藏書本體的報道,多挖掘藏書本身的版本價值、內容價值。
第三階段,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報紙已經不能滿足陜捷化、閱讀碎片化的讀者需求,那么內容該如何定位?2010年以后,由對藏書本體的介紹提升到對藏書文化的挖掘與傳承。圍繞這一核心,提供有深度的內容,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提供專業性強的內容,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專版專刊。從2014年開始,提出“定制化”出版理念,突出內容的針對性,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分眾化的服務,先后推出《紅色收藏??贰杜馁u??贰度L貌貢鴮?贰堕喿x周刊》《古籍保護專刊》等,還有“問津書院”“文津典藏”專版等。特別是從2017年開始,與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聯合主辦的《古籍保護專刊》成為特色突出、服務性強的???,在近年中華古籍保護事業大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成為全國性古籍保護事業專業宣傳陣地,內容針對性強,緊緊圍繞古籍保護,加強了對古籍保護相關話題的深度報道,先后推出“古籍保護學科建設高端訪談”“古籍修復人物報道”等,邀請業界權威專家撰寫有關古籍保護、版本傳承、古籍保護知識等。
縱觀報紙內容的調整,雖經歷了幾個階段,但總體的內容核心沒有變:那就是始終圍繞“藏書”界做文章,緊緊圍繞與“藏書文化”相關的“紙質品收藏、經典閱讀”,這恰恰成為《藏書報》的內容優勢。因此,《藏書報》也被稱為藏書界的專業報紙。這一內容特色讓《藏書報》在眾多紙媒中獨樹一幟,也是專業報紙的內容基礎。
(二)內容挖掘存在不足
可以說,《藏書報》的內容在堅持特色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創新,但認真分析仍存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發展的步伐。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引導力和影響力不足?!恫貢鴪蟆肥莻鹘y媒體,是每周一期的周報,但長久以來,作為報紙的新聞屬性有所弱化,專業的深度報道缺乏,缺乏對行業熱點的及時捕捉、深度報道,缺乏觀點引導力。新聞板塊雖抓住了業界關注的重點,做到了及時報道信息,但缺乏對業界大事做足、做深,泛泛報道比較多。2019年開始,報紙內容進行調整,在前8個版的內容設計上突出了針對性,3-6版強調一盤棋,突出對專業內專業選題的整體策劃,但改進較少。另外,缺乏觀點性文章。整體尚缺乏作為專業媒體的思想性。如今是全媒體時代,輿論主體多元化,傳播平臺多樣化,作為專業特色突出的行業媒體,如果缺乏這些,內容不好看,也會削弱影響力。
2.??诰騿我唬瑑热輨撔虏蛔恪D壳?,《藏書報》僅有《古籍保護??放c《閱讀??烦R幊隹?,最為成功的是《古籍保護專刊》,但針對業界的市場需求,其他有針對性內容的??瘺]有開掘,個別有出現,但沒有持續,曇花一現,未能形成影響。部分也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單位,考慮經濟效益因素,沒有挖掘出更多的分眾化???。
(三)深耕內容,提升內容創新力
通過對上述內容優勢與存在不足的分析,報紙轉型升級首要的就是要認清行業報刊優勢,提升內容創新力?!恫貢鴪蟆凡皇侨請?,不是大眾媒體,存在時效性較差、報道面單一的局限性。但在碎片化、多樣化的多媒體環境中,其具有獨特性、專業性、權成性等“先天”優勢?!恫貢鴪蟆范嗄陙頁碛邢鄬Ψ€定的受眾,內容均為原創,這一點很珍貴。盡管目前的發行量沒有大幅增長,但部分內容同步到微信公號進行轉發時獲得一定閱讀量,也是讀者的拓展。專業性的報紙有相對穩定的受眾,有行業獨特的內容,在行業新聞、專業報道上獨具公信力和穿透力,其優勢凸顯,在全媒體時代其價值更待提升。越是專業性強的媒體,內容創新是賴以立身的根本,無論新興技術如何改變,5G還是6G時代,優質內容都是王道。要繼續深挖內容資源,在專業性基礎上突出權威性、貼近性、思想性。行業報紙的看家本領就體現在權威性、準確性、專業性、貼近性上,其在行業內獨享的輿論中心地位是其他媒體無法取代的。
在內容和質量上深耕精作,揚己所長,實行內容的供給側改革,堅持精準化、分眾化,增強可讀性、實用性、服務性,在報道形式、版面設計上推陳出新,不斷增加讀者對報紙的黏性,就能開創出一片新天地。今后應進一步將內容做專做細,專刊做深做精,欲在以下幾方面著力:加大對業界熱點、重要事件的捕捉,進行及時、專業、深度的報道;適當增加評論性文章,對業界某一現象展開深入分析和評述;突出專業性的基礎上強調權威性,多邀請業界名家撰寫專文,開辟有質量的“名家專欄”;深度挖掘???、特刊,進行更為細分的定制化出版。
二、多元發展,打造平臺,提升延伸服務能力
(一)《藏書報》近年來運營方式探索與成效
1.深挖內容優勢,定制化專版??鲂б?/p>
近年來,《藏書報》始終強調內容的原創與策劃,并借此開拓出版合作。陸續推出《三希堂藏書專刊》《閱讀??贰豆偶Wo??返?。特別是2017年以來,與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合作的《古籍保護》??@一專業、特色化的???,為古籍保護事業開辟了一方輿論宣傳陣地,有力推動了古籍保護事業的開展,連續三年合作并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梢哉f是對內容的深度挖掘所產生的效應。
2.紙媒+活動,拓展平臺搭建
《藏書報》經過19年的運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專家資源和讀者口碑。如何擦亮“藏書報”品牌,需要進一步在內容基礎上謀劃活動,搭建凝聚資源的平臺,讓品牌真正出效益。近年來,內容+活動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最早謀劃“公私藏書與經典閱讀論壇”2016年與河北省圖書館實現活動落地。緊接著,2017年,再次創新方式,與滄州市發改委及當地文化部門實現合作,論壇長久落戶滄州,成為“公私藏書與經典閱讀(滄州)論壇”,實現了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并已連續舉辦三年。論壇中邀請國內高端專家學者,同時精心策劃舉辦展覽。最終編輯出版相關文集,成為延伸成果。
2017年至2018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設立、中央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等利好政策的基礎上,聯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古籍保護中心,連續兩年舉辦“京津冀文獻資源的挖掘利用主題論壇”,“京津冀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論壇”,用論壇活動凝聚相關資源。
3.紙媒+項目,讓項目出效益
以專業內容為基礎,拓展服務,開掘項目,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內容,從而創造效益。《藏書報》在“古籍保護”內容的基礎上,開展了延伸項目的合作,2018年達成與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項目合作。同時基于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在項目資金的申報方面努力謀劃。
(二)拓展專業服務,打造藏書文化傳播平臺
過去的傳統媒體,是以“讀者”為中心,在互聯網時代,則應轉變思維,讀者就是“用戶”,要以“用戶”為中心。面對豐富的媒介,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這就對傳統媒體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作為專業性強的媒體,要生存發展必須深深扎根行業,緊緊瞄準用戶需求,能否找到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多元化需求將成為行業媒體的發展路徑。
《藏書報》始終在探索拓展專業服務,探索多元化發展的路徑,特別是在“內容+活動”“內容+圖書銷售”方面做出了成效。但仍需在提升內容創新力、提升自身影響力同時,滿足收藏者、讀書人,圖書館界等公共文化服務部門、藏書界、拍賣界等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打造藏書文化平臺,提升服務能力。
今后仍應深入“紙媒+”模式,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拓展服務。具體有以下幾點:凝聚業界的專家形成專家智庫;為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專業指導。如對民間古籍文獻收藏者來說,專業的藏書、古籍保護、購藏知識及指導就是他們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過活動為藏書者和專家搭建橋梁,另一方面可通過培訓課程提供服務。今年以來,《藏書報》與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合作,已舉辦首期民間古籍收藏保護培訓班,獲得成功。這也是紙媒+培訓的模式,提升了服務能力。如針對經典閱讀需求,可提供全民閱讀推廣專家的閱讀推廣專業輔導服務,可通過一定的視頻課程、語音課程等提供服務。
三、融合發展,轉型升級,增強傳媒生長力
從多媒體到全媒體,再到融媒體,媒體融合理念不斷精進,各家媒體的探索實踐也推向縱深?!恫貢鴪蟆芳仁莻鹘y媒體又是行業媒體,在多媒體互聯網時代,乘勢而為,堅持內容特色,改進觀念,創新升級發展路徑,實現跨越發展大有可為。
(一)充分認識新媒體的新特點,積極轉變傳統媒體編輯思維,強化內容建設
以互聯網思維展開策劃,注重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服務需求,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短小直觀、快速新活、便利互動等優勢。新媒體介入使傳統行業報紙展現了生機與活力。在理念和思路上,要強化媒體融合新思維。傳統行業報紙,要主動適應當前媒體環境的改變,積極融入媒體融合發展的浪潮,樹立和強化互聯網思維,站在互聯網時代的高度,重新審視自身媒體定位、社會公眾需求及業內讀者需要,主動適應并全面掌握互聯網信息傳播特點和方式,增強產品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強化融合理念,徹底打破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兩張皮”的現象,推進從相“加”到相“融”。
采編人員要改變傳統的編輯思維,由傳統媒體編輯思維向品牌運營化編輯思維轉變,從策劃組稿開始就要考慮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不要單單考慮紙媒。報紙不再只是一張“紙”,而是包含多種媒介形式的“報”,因此,同一內容的多渠道、多方式傳播就顯得非常必要。在原有報紙內容呈現的情況下,增加短視頻、適當音頻等方式再加以傳播就可獲得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
(二)加強微信平臺建設
從互聯網的多媒體到移動互聯的全媒體,這是前所未有的傳播技術變革時代,也是媒體創新發展的重要歷史關口。因此,傳統行業報紙面臨挑戰與機遇并存,只要跟上時代步伐,改革創新,揚長避短,突出優勢,就能實現新突破。
目前,報紙在新媒體方面的嘗試主要是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擁有一定的粉絲量??梢哉f,是其內容優勢奠定了基礎,也收獲了與紙媒不同的閱讀群體。但這些遠遠不夠,后續應加強微信平臺建設,首先是除報上精華內容同步轉發外,可推送業界專業性、服務性、時效性強的資訊,與報紙差異化發展;其次是增加與讀者的互動,利用微信開展讀者調查、讀者評選,將微信平臺打造成讀者管理平臺;另外是利用微信平臺大力加強對自身活動、舉措的宣傳推廣。
(三)逐步探索新媒體產品
可逐步探索針對專業性強的視頻直播、視頻課程,提供線上知識服務等。在報紙轉型升級的進程中,對于專業報紙來說,創新內容,增強引導力;打造平臺,提升服務力;融合新媒體,探索增長點,是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