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菊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一對多教育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學習教學。語文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體現。比如與他人溝通,寫作水平等等都是語文水平的一種體現。因此如何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來學好語文,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了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下面就如何進行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字: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必要性;重要意義
引言:高中語文教學占據高中各個課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很多學校高中的語文教學都開始進行合作學習的模式。這種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們增強團隊協作的能力,發揮個人在團隊中的力量,學生之間通過合作,相互了解,取長補短,最終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成績。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教學的必要性
合作型學習初興起于美國,后期經過實踐證明,最終取得進步的具有實質性的教學模式,具有其存在的理論性基礎。后期開始在中國的課堂進行推廣,有一定的道理。合作型教學模式把傳統的單一學習,轉化為小組之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樣就打破陳舊的一對多的模式,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也可以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的主動性[1]。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從傳統的教師為主的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偏向與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概念。基本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下面被動的去接受。其實很容易導致學生上課走神,打瞌睡等影響學習的行為。而新型的合作型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孩子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從老師為主轉變為學生為主,增加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也使得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增加課堂的活力,高中語文合作型教學模式,是科學規范語文授課的基礎,促進學生養成優良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新時代對于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需要的是一個綜合型人才,而并非一個只會埋頭讀書,應試型學生。而新課改的實施,拒絕了傳統的課本宣讀式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自我探索,以及合作學習。小組之間根據問題進行研究,發表觀點,最終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想法,成為課堂的主人。語文小組合作式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團隊學習的氛圍,也可以解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再此過程中,學生們也會增強團隊意識和自主學習的意識,總之百利而無一害。
(三)緩解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師生都主要偏向于應試,對于個人觀點的表達不會在意。所設計的課堂教學內容都是根據考試大綱來設計,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片面的開展教學,從而導致好的學生依舊好,差的學生依舊是差。只注重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不注重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覺得語文課堂極其的枯燥,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新課改之下,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的模式中,老師不再是課堂唯一的授課者,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傳遞知識的嚴師,更像是一個傾聽者、合作者,共同學習者。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根據學生水平,進行科學的劃分小組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接受知識能力不一樣,也會導致學習成績能力有所差別。傳統的教學模式做不了因材施教,只會導致成績好的學生依舊是名列前茅,成績差的學生還是得不到提升。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合作學習,可根據學生學習的水平進行科學的劃分小組,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是成績薄弱的學生也可以展現自己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制定小組計劃,以及小組之間的評比。激發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最終達到提高各個小組的學習水平的最終目的,拉近各個學生之間的差距。
(二)采用“一日講師”的模式,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至為重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綜合素質,知識積累,相關的理解能力去改變教學模式、制作適合學生學習的基本教學模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可以把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老師作為學生。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小組提前備課,討論,最終確定講課的方案,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選擇幾組進行“一日講師“,讓學生們可以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感到快樂,在課堂教學中彼此進行交流,探討。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前預習,課后鞏固的精神。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成為傾聽者
要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基礎知識,老師就應該與時俱進,更緊時代的步伐,學會突破。作為新時代的一名語文教師,首先需要改變自己,不要再把自己視為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師,要學會和同學成為朋友。可以適當的融入到各個小組中去,聽聽各個學生的思考以及想法,先聽后講。以一個普通學生的身份,去聽學生對于課題的研究,發表自己的觀點,再給出自己對于學生課題研究的相關意見和見解。讓學生對于課題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老師和學生也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
(四)改變分數至上的教學觀念,制定合理的評測標準
當今社會,分數不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因此作為學生的引領人,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分數至上的觀點,為學生制作合理的評測標準。教師在注重傳遞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小組成員相關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新課改政策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點,為培養全能性人才而做出努力。因此在語文學習中,小組模式可以以知識評比為主,團隊合作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為輔,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
結語:總而言之,社會在進步,時代在改變,作為新一代的語文教師更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改變相關傳統的教學模式,本著培養全面型人才的目的。科學的劃分小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主動的進行學習。改變以往枯燥的課堂,把學生變為課堂的主人,引領課堂的發展。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促進了學生向全面型人才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