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榮
摘要:新聞主要來源于基層,再加之基層新聞自身在生命力及生動性上有著較大的優勢,尤其是走轉改活動的深入推行,使得人們越發重視基層新聞的重要價值。但是,縱觀國內基層新聞的采訪工作,因影響采訪工作的因素較多,導致基層新聞的采訪工作面臨著較多的困難,這對于新聞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而言有著十分嚴重的影響。本文基于基層新聞的采訪現狀,就新聞采訪技巧如何在基層新聞采訪中應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便為今后的基層采訪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基層采訪;新聞采訪技巧;應用
1、基層采訪的現狀分析
新聞事件的發掘及提煉是需要以基層采訪作為基礎的,這同樣也是每一位記者在新聞報道中需要做到的事情。但是,在基層采訪的工作中,不但需要面臨著較為遙遠的路途及較為艱苦的環境,再加之部分的新聞記者對于基層采訪實質上是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的,不但無法在基層采訪中很好的使用采訪技巧,同時,也會對基層新聞的報道產生一定的影響,繼而影響到新聞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如若想要讓基層新聞報道散發出應有的光芒,除了新聞題材優質這一要求之外,新聞采訪技巧應用的靈活化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記者只有在全面深入基層的情況下,配合上良好的新聞采訪技巧,才可以做出更為優秀的新聞報道。
2、基層采訪中新聞采訪技巧的具體應用
2.1記者形象的塑造
采訪人員的外在形象也是被采訪人員對其的第一印象,一個健康陽光的采訪人員形象,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被采訪人員的認可,并同步得到被采訪人員的尊重。從相關研究成果來看,人們在面對一個儀表及外在形象較為得體人員的時候,往往也會覺得心情十分舒暢,也會產生和其進行談話的欲望。由此出發,記者在進行基層采訪任務的時候,需要注意自身的整體形象,在穿著上也需要有一定的講究,當然并非是需要十分正式的穿著,可以休閑及隨意一點,也不可穿著過于個性化的衣物,同時,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即便是穿著可以隨意,但這里隨意是相對的,記者本質上使用是一種文化層次水平較高的群體,導致基層的人民群眾對于記者的形象是有著一定的期待值的,為此,記者的衣著只需要做到大方得體、成熟穩重這八個字即可。同時,在實際的采訪環節中,記者還需要做到對任何一個采訪對象保持一視同仁的態度,并注意采訪時候的各種禮儀,主動與被采訪人員進行握手,確保讓被采訪者感受到自己的熱情及尊重。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就可以在拉近和被采訪者距離的基礎上,使得被采訪人員打開自己的心扉,實現深入闡述采訪內容的主要目標。
2.2提問技巧的合理應用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在基層新聞的采訪過程中,主要的方式就是問答形式,在這種采訪模式先,記者體溫技巧運用的合理與否也是一個影響基層采訪的關鍵因素,為此,為了確保基層采訪工作的具體質量,記者可以靈活組合使用如下的幾種提問技巧:第一,正面式的提問。這一類型的提問方式在一般情況下會被用在具有一定正式性的信息發布場合中,其提問的關鍵點就是記者需要全面的抓住提問機會,并且提出的問題,需要和主題之間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借助各種問題的提出將報道的關鍵信息全面掌握。這一方式屬于那種看似簡單但實行難度較大的那一種。主要原因就是記者需要針對提前發布的信息的具體內容及人物關系做出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并作出與之相關的提問羅列,這些問題除了需要擁有價值之外,還需要和信息發布的主題有著最直接的聯系,同時也需要遵守新聞倫理的具體要求,一旦自己的問題已經被其他所提問過,就需要將其從問題羅列清單中清除。第二,引導性質的提問。較之正面性的提問,這一性質的提問方式是需要極力的避免直奔信息主題的,這一性質的提問方式主要是應用在那些抵觸直接采訪的被采訪人員身上。對于這一類的人員而言,只有在迂回及引導的提問方式下,記者才可以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由此出發,這一性質的提問方式需要具有較高的技巧性,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做到將采訪的中心點作為實際的切入點,通過一個輕松氛圍的營造,輔以事件為中心的一系列問題,將被采訪人員的逐步引導到關鍵問題的回答上,逐步將被采訪人員的心理抵觸進行消除。除此之外,在具體的采訪工作中,并非意味著只可以使用的這兩種提問方式,而是需要從實際的采訪情景出發,靈活綜合的使用多種提問方式有效的手機各種信息,比如假設提問、反問等方式都是可以使用的,提問方式應用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取關鍵信息。
2.3細節的認真觀察
基層采訪工作中的主要對象絕大部分都是基層的人民群眾,為此,在具體的基層采訪工作中,記者需要注重采訪細節的觀察,具體而言,就是在采訪過程中時刻注意觀察被采訪人員的面部表情及行為,這些都是被采訪人員的心理狀態的真實反映。記者在基層采訪的過程中,不但需要通過語言及文字和被采訪人員進行溝通,也需要對采訪過程中被采訪人員諸如眼神等任何一個細節,單純依靠語言及文字傳達出來的信息可能會在立體性上有所不足。通過實時觀察被采訪人員的肢體語言及表情變化,針對采訪方式及思路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基層人民群眾而言,接受新聞采訪的機會是十分稀少的,這就導致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緊張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之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就會在采訪的過程中出現詞不達意的問題。由此出發,記者需要在全面掌握被采訪人員心理變化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提問方式,以便獲取自身想要的信息。
2.4記者要注意聆聽
在記者進行基層采訪工作的過程中,為了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需要學會認真聆聽被采訪人員的回答,并從其回答中經過深入分析得到相應的信息。在聆聽被采訪人員回答的過程中,記者需要始終保持面對被采訪人員面部的這一狀態,絕對不可以左顧右盼,這一行為就等于告訴被采訪人員自己沒有得到記者的尊重,或者是自己講的話完全沒有被記者重視,這種情形會進一步加劇基層群眾對于采訪的抵觸情緒。在基層采訪過程中,絕大部分基層群眾并沒有直接面對鏡頭的經驗,在采訪的伊始,都會出現一些緊張甚至于害羞的心理,無法精準的表達出自身的哦真實想法,與此同時,部分群眾的回答往往比較隨意,無法做到切入記者的提問的主要問題,這對于整個采訪工作的質量及效果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為此,在基層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整個采訪工作的節奏,適當的針對被采訪人員進行引導,以此來確保群眾的回答可以始終圍繞采訪問題的主題,在這一要求下,記者可以從被采訪群眾較為感興趣的話題出發,全面調動被采訪人員的情緒,如果采訪到一些較為健談的人民群眾的情況下,記者除非是在必要的情況下,要不然最好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發言,通過尋找切入點,將采訪工作的節奏拉回到主旋律上,確保采訪內容始終具備針對性。
3、總結
通過基層采訪,記者不但可以獲取到許多具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同時一個磨練自身的人際交往及交流溝通能力的絕佳機會,同時,這也是新聞事業得以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工作。為此,在基層采訪過程中,除了要注意記者形象的塑造之外,還需要注意提問技巧的合理應用,輔以細節的認真觀察及認真聆聽,就可以在自己掌握基層采訪節奏的基礎上,獲取到有價值的新聞。
參考文獻:
[1]? 董婕.論提問技巧在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8(20):118+120.
[2]? 李雪.淺談觀察藝術在基層新聞采訪中的應用[J].傳播力研究,2018,2(28):116.
[3]? 趙明.論提問技巧在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應用[J].記者搖籃,2018(07):55-56.
[4]? 張偉娜.溝通技巧在新聞采訪中的具體應用[J].科技傳播,2017,9(24):33-34.
(作者單位:新疆塔城地區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