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莎
摘 要:2007年6月1日,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推廣〈第一套全國中小學校園集體舞〉的通知》。并在九月一日正式實施!目前校園集體舞一直處在推廣階段,社會各界對其褒貶不一,這關系到各個方面的問題。作為一所大中專院校的形體舞蹈教師,深刻認識到本校應大力開展校園集體舞,并研究探討一下我對校園集體舞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藝術情操 心理需求 藝術素質教育
一、師資力量
校園集體舞無論從動作和隊形的編排上都十分的簡單,因此,從推廣的可行性角度考慮,音樂教師、體育教師和有一定藝術特長的年輕教師都可以在短期的培訓中學會。但是作為實踐性極強的舞蹈藝術,要想可以教授給沒有舞蹈基礎或基礎很差的學生,老師首先必須要學得非常好,掌握得很到位。就我校師資力量來分析,一共有音樂老師1名、專業舞蹈老師3名、體育老師4名,老師們先通過網絡自學的形式各自編排創編舞段,再一起教研的形式來統一本校校園集體舞的創編,有了教師團隊的合作共創,相信可以為我校藝術教育產生一定的源動力,一套優質的教學資源,是發動學校藝術陶冶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希望這次能以編創校園集體舞為契機,大力加強我校藝術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隊伍、豐富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素質的三大成效。
二、規范成就效果
規范性是區分專業和非專業的明顯標識,校園集體舞動作的規范與否直接影響學生舞蹈學習效果,這也是舞蹈學習的目的之一。規范成就效果就須照應教師的舞蹈能力,教師的舞蹈素質越高,那動作就學的越規范,這樣學生學得也相對省事一些。規范成就效果就須照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具調查顯示:我國喜歡和比較喜歡校園集體舞的學生占到總數的72.3%,但不能忽略的是我校學生90%以上是沒有受過舞蹈訓練或者接觸過舞蹈的,這就為教師的教授形成難度。(解決方案下文提出)
規范成就效果就須照應學校的重視程度? 在大多數的校園里以前的廣播體操都已改成了跳校園集體舞了,但是出現的問題還很多,我校學生大部分是技工專業,并非所有的專業都有安排舞蹈課,所以校園集體舞的學習時間應該在什么時候進行?場地有限在什么地方跳?學校的重視度才能決定課程的設置,有了課程才能全面積推廣,能否全面積學習解決,取決于學校的重視度。就目前的調查顯示,95%以上的機關學校都已普及校園集體舞并進行了多次的比賽和評比!我校還停留在一年一次文藝匯演,并不是各個班級都有節目,只有小部分人參與到藝術活動中來,這是需要快速改變加強的,所以,將校園集體舞推廣起來、評比起來,并不是只做到臨時性、突然性,應該是持久性、長期性。
三、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和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能力
規范成就效果,那成就規范就要把握學生心理和培養學生藝術思維能力,為什么教育學和心理學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必須掌握的,心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舞蹈教育是一種口傳身教的過程,必須了解當代學生的心理和需求,對什么樣的音樂、動作風格感興趣,再定合適的教材,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要去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發散其思維,才能激發興趣及創作可能性。
我們的學生們大部分處在青春時期,引導其心理健康十分重要,而舞蹈藝術具有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因為在學習和模仿舞蹈動作的過程,學生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礙,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被激發,才會有一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自信心和勤奮精神,具有自主性,自覺性,只有在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支持下,才能學會和學好校園集體舞。
青春期的藝術活動(校園集體舞)能使青少年獲得“藝術心理免疫力”,能主動的調節消極的情緒,情感。另外,那些想讓自己孩子在藝術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的家長和鐘情與藝術生命,具有藝術能力的青少年,青春期的藝術活動(校園集體舞)發展了藝術鑒賞能力,我們要增強他們的正能量、增加積極情緒、增強互動能力、增加情感,從而多方面培養了高尚的情操。可見,青春期的藝術生命,是進入成年期后身心健康的必備條件!綜上所述,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和明確需求,是教好校園集體舞的關鍵所在,也是它的根本所在!
四、校園集體舞對我校師生素質教育的推動性
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它是面向未來的正能量、高情操教育,能夠是使學生思想品德、身心、審美、身體素質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讓我們的花朵不只是應試教育,能都符合時代的發展,舞蹈是一門結合了音樂、形體、心理、運動的綜合藝術,能對在校學生的素質教育大幅度提升,不需要再在需要節目時,臨時挑人去緊急培訓,舞蹈的感受并非一兩日能看懂成效,只有長期學習、熏陶,才能將感受與韻律融入身體,才能將編導需要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不是只有干枯的動作主義。同時,集體舞是一種有組織的群體性的活動,在過程中紅,學生們要受到紀律的約束,會安排站在規定的位置上,不隨意亂串,舞者之間要有統一節奏、統一平面的和諧動作,所以會大力提升學生們的配合能力,注重紀律、注重成效、注重整體、注重團隊,而不再是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學習。舞蹈課程中的動作大都取材于民族民間,節奏鮮明,舞姿優美,并且動作簡單,易跳易學便有普及!舞蹈能使青少年們在學習的同時,不自覺地就去接受了舞蹈藝術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在親身感受舞蹈的同時,在音樂的節奏里增強協調動作的能力和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我校校園集體舞如能:
第一:抓住集體性與校園性這兩組詞的關鍵
也就是校園集體舞的內容一定是從校園題材出發,動作要適合我校學生的舞蹈素質水平,應能循序漸進,切實能對青少年有用。
第二:符合我國的國情
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還在摸索當中,由于人觀念的不同看待事物的想法也就不同,而且有經濟水平不同條件也就會有差別。要有靈活性!要符合我國師資力量和學生素質水平
第三:適合青少年的的性格特點
跳舞既要有肢體語言又要有大腦的反映能力!可以展示舞蹈的優美性,才能抒發出情感與情緒,所以舞蹈作為一個媒介,幫助青少年加強思維能力,增長聰明才智。在反復繁重的學習壓力之余,通過有了舞蹈的熏陶,在課間休息時從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提高效率!另外在逐漸學習校園集體舞的過程中,駝背,聳肩等壞的姿勢將得到改正,在氣質上將有一個嶄新的而面貌!
這樣的校園集體舞才能適應多種環境,對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總結:
我國現在正處在發展經濟的緊要關頭,人才的缺乏是制約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俗語講: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基礎教育就是人才的“晨”。基礎教育改革就是在學習文化的同時注重學生創造力和自身能力的提高,開展舞蹈藝術教育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當學生的特長得到肯定與發揮,? 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想象力被激發出來,再加上創造力被培養,全方面被熏陶拓展后,便成了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所以,我們要抓準認識, 明確藝術教育、舞蹈素質教育、校園集體操陶冶在教育中的一定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需求出發,使素質教育能落在實處, 從而使們我校的教育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新一代技能人的標準性、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