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梅
摘 要:很多教師發現,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習慣保持沉默,缺乏表達與交流的主觀意愿,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程度普遍較低,缺少學習英語的熱情。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對初中生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深度分析造成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的主要原因,有的放矢,積極應對,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及多種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構建精彩靈動的課堂。本文基于探究打破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打破;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策略
引言
缺乏學生積極參與和創造性學習的沉默英語課堂必然是無效或者低效的。教師作為英語課堂的組織者,改變這種現狀責無旁貸,而初中生的心理認知和英語基礎是改善這種現狀的決定性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初中生不愿意在課堂上表現的根本原因,對癥下藥,有效激勵,建立融洽的師生、生生關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引導學生,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與焦慮情緒,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釋放活力,展現靈性,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
1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原因
有的學生在小學英語成績不錯,但是在初中會出現英語考試不理想的情況。有些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感覺英語學習充滿了樂趣,但是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卻感到壓力非常大,單詞記不住、背課文也容易忘,使得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逐漸降低。
1.1課堂環境問題
課堂環境是決定教學實踐是否能夠有效進行的一個重要原因,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場所,因此,課堂氣氛如何,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英語課堂的氛圍很差,不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讓學生覺得緊張,甚至無聊。長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選擇在課堂上保持沉默。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后果就很嚴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打擊,對英語就會失去熱情,造成水平低下的后果。
1.2學生態度問題
課堂氣氛的問題僅僅是一個導火線,學生的心理準備和學習英語的態度才是沉默問題存在的關鍵,因為,初中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在情感上本身就不青睞英語。初中階段,是一個學生成長的特殊階段。心理和生理都處于重大變化的時期。因此,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在一種不穩定的狀態,稍不留神就會背離成長的軌道。這一階段,學生有探索知識的好奇心,也有逆反心理的副作用,這種種原因,都可能造成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障礙,導致學生不能正常的學習生活,最終形成了課堂沉默現象。
2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前提
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去應付各種各樣的英語考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注重英語的學習階段,知道如何利用英語、使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
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的課程,有一定的識記量,容易流于枯燥、沉悶和乏味;同時,英語又是非母語語言類學科,課程內容與現實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容易導致“為英語而英語”,滋生“聾啞”英語。這也是現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能夠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這種教育現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愿學、學會、會學和樂學”,達到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則是注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只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才能更好地實踐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教師要從以往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學習就是自身的需要,是探求知識、積累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變“學會”為“會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3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策略
3.1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營造輕松課堂氛圍
輕松的課堂氛圍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部分學生沉默是因為不敢發言,害怕說錯被教師批評、同學笑話。鑒于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呈現直觀、生動的聲音、影像資源,帶給學生綜合感官的強烈刺激,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緩解學生的緊張、焦慮情緒,讓學生感受大量的語言知識信息,從主觀上產生表達、交流的欲望,真正動起來。
3.2改變教學方式
在過去的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往往會把教材當作學習知識的地方,老師只會按照教材上內容進行知識的傳輸,學生也指就對書本上的知識點死記硬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己創新的能力,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建立高效英語課堂的是相當重要的,必須從傳統教育理念的思想中走出來,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老師應該把教材作為傳遞知識的輔助工具,看展教材以外的知識點,提升學生學習空間,這才會符合英語高效課堂的目的。依據教學內容,考慮學生自身真實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同學之間完成交流,對于比較難的知識點,老師要多多幫助,這有利于高效課堂的進行,也能提高學生的成績。
3.3情境模擬,支持學生“嶄露頭角”
滔滔不絕是學生內心情感外化流露的過程,是語言知識積累后的生成。創設相應情境,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情境中主動思考、大膽展示,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情境模式能使學生跳出教材內容的束縛,讓他們在自由馳騁的過程中嶄露頭角,不斷展現自己的閃光點。
注重情境模擬,活化教學資源與過程,使學生不再拘泥于教材,在主動表現的過程中調整好學習策略與方法,讓思維更加豐富。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模擬,讓他們在主動融入自己的認知中產生共鳴,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教師還應多創設相應的情境氛圍,幫助他們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主動融入情境,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主動地模擬表演,深化理解感知。針對學生的模擬表演,教師要多注重形成性評價,關注他們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以鼓勵,讓他們在感受到被關注的同時,也增強自我學習效能和自信心。
結束語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和老師交流學習,促進情感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原因,分析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困難以及造成學生不愿意學習英語的心理原因,從學習技巧和情感心理上,改變學生的學習能力,打破英語課堂上沉默這一隔閡,激發他們的自信心,讓課堂因學生的積極參與,變得活躍。
參考文獻
[1]朱妍潔.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探析[J].學周刊,2017(27):55-56.
[2]黃俊紅.沉默英語課堂的解析及對策[J].教書育人,2017(19):62.
[3]朱琦.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調查及管理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