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珍曉
摘 要:語文教師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積極主動地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創新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繪就閱讀教學繽紛圖景,開啟學生閱讀興趣之門,推開學生閱讀熱情之窗,激活學生的快樂閱讀之法。本文以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就“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論析。
關鍵詞:多元化模式? ? 閱讀教學? ? 小學高段教學
俗話說:“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以“百花齊放”之景,寓意“多元融合”之道。可以說,只有百花齊放,百花爭妍,才能展現出“萬紫千紅、生機盎然”的春日盛景。自然界如此,語文閱讀教學亦如此。所以,語文教師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多元化教學模式與語文閱讀教學渾然一體、和諧共生。基于此,本文以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就“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如下論析。
一、巧用情景劇教學法,讓學生快樂閱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改宛如一縷縷充滿生機、極具活力的春風。當這縷縷駘蕩和煦的春風吹進語文閱讀課堂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全新教學法”之花便絢爛綻放。其中,“情景劇教學法”之花以獨有魅力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認可與青睞。小學語文教師把情景劇教學法融入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使表演者在表演情景劇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使觀看者在觀看情景劇的過程中依隨情節的變化,時而注目凝視,時而閉目深思,時而感慨萬千,時而滿心歡喜。如此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又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晏子使楚》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課文是《晏子使楚》,下面請你們帶著如下問題閱讀這篇課文。”問題一:《晏子使楚》的主要內容。問題二:《晏子使楚》的結構脈絡。于是,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對《晏子使楚》這篇課文進行閱讀。等學生閱讀完畢后,就“《晏子使楚》的主要內容、結構脈絡”發言。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在這一部分教學中,為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晏子的聰明才智及凜然氣節,組織學生進行《晏子三斗楚王》情景劇的表演活動。再次,表演活動開始了。扮演“楚王”的樂樂同學用嘲諷的語氣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扮演“晏子”的慧慧同學一邊露出嚴肅的表情,一邊擲地有聲地說:“這是什么話?僅僅臨淄城里的人就多不勝數,街上的行人把袖子一揮,就是一片云;把臉上的汗一甩,就是一場雨……”總之,情景劇這一環節的設計有效增強了《晏子使楚》教學的趣味性。
二、妙用生活化教學法,讓學生主動閱讀。
陶行知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的書本。”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閱讀語文教材這本有字之書,還要引導學生閱讀生活這本無字之書。雖然生活是一本無字之書,但是它包羅萬象,妙趣橫生,博大精深。翻開生活這本無字之書,學生可以欣賞到春之清新、夏之絢爛、秋之靜美、冬之素雅,亦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水之柔軟、山之巍峨、花之繽紛,草之蔥蘢,還可以……如此不僅使學生的眼界得以開闊,情操得以陶冶,還能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高段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努力挖掘生活中的閱讀素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鮮活資源優化語文閱讀教學環境,從而使閱讀教學更接地氣,使學生主動閱讀。
例如,教師在《落花生》教學中可以融入這一接地氣的教學法。首先,教師向學生出示本課的課題:《落花生》。其次,教師對學生說:“花生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堅果。它外形小巧,味道鮮美。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對花生這一堅果的認識。”有的學生說:“花生的果實是埋在地下的,從不張揚,也不炫耀。”有的學生說:“我的腸胃不好。我媽媽讓我多吃一些花生,她告訴我花生具有養胃的功效。”還有的學生說……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說得很好。下面,請你們閱讀《落花生》這篇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落花生的。”經過閱讀與思考,學生得出了如下結論: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從“種、收、吃、議”四個方面對《落花生》這篇課文進行解讀。總之,這種生活化閱讀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三、采用合作式教學法,讓學生積極閱讀。
古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強調了閱讀對個人良好成長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然而,教師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常常發現一些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能保持積極的姿態。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感到閱讀是一件苦差事,還會使閱讀教學質量如“飛流直下的瀑布”般直線下降。此時,教師采用合作式教學法,有利于解決“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使合作式教學法與閱讀教學交相輝映、融為一體。不僅能使學生在小組內找到學習榜樣,擇其善者而從之,還能使學生在小組合作舞臺上揮斥方遒,馳騁思維,暢所欲言。
例如,教師在《清平樂·村居》教學中可以這樣做。上課伊始,教師以積極合作、樂于分享、共同進步為理念,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原則,把學生分成“飛鷹組、陽光組、智慧組”等若干個小組。其次,教師讓學生就《清平樂·村居》的結構美、手法美、畫面美、情感美等內容進行探討。再次,在飛鷹組中,有的學生就“畫面美”發言:“這首詞不僅描繪了一幅清新優美的鄉村風景圖,還展示了一幅淳樸祥和的農村風俗畫。”有的學生就“手法美”進行發言:“這首詞沒有濃烈的色彩,沒有曲折的情節,僅以白描手法就把鄉村景色與風俗展現得淋漓盡致。”還有的學生說……總之,你方唱罷我登場,所有學生都盡情傾吐心聲,表達想法。
四、借用思維導圖手段,讓學生創新閱讀。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有效、圖文并茂、新穎獨特的思維工具。把思維導圖融入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進行創新性閱讀。有鑒于此,語文教師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充分認識到思維導圖的優點,并把思維導圖有效融入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預習課文、解讀文本、復習舊知。如此一來,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性認識,而且能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火花。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之于語文教育,如同源泉之于溪流,地基之于高樓,靈魂之于生命。可以說,閱讀教學乃語文教育之“根”,只有根深,才能葉茂。語文教師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巧用情景劇教學法,讓學生快樂閱讀、妙用生活化教學法,讓學生主動閱讀、采用合作式教學法,讓學生積極閱讀、運用群文閱讀模式,讓學生高效閱讀、借用思維導圖手段,讓學生創新閱讀等途徑,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進行創新,從而使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之樹綻放出“多元化”之花,進而使學生原本平靜的心湖泛起一圈又一圈情感的漣漪。
參考文獻:
[1]陳珊珊.“美”,流淌在小學語文課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71-72.
[2]張艷.讓小學語文課堂插上“生活化”的翅膀——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60.
[3]魏翠芳.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6(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