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摘 要:在大眾生活中文化的傳播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媒介文化已經成為最新的文化傳播形態,并且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對傳統的文化傳播形式帶來了沖擊。當代媒介文化的主要特點是視覺化、多樣化、景觀化,因此本文主要從當代媒介文化生產的奇觀化角度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參考。
關鍵詞:媒介文化;生產;奇觀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時代的變遷,當今社會已經成為媒介文化的社會,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產品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對于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文化都帶來了更新和轉變,在信息化產品的影響之下,社會的發展速度逐漸提升,出現了媒介文化。現如今中國在媒介文化的影響之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了轉變,當代媒介文化的生產越來越奇觀化,因此本文從媒介文化奇觀化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視覺化的感官追求
(一)讀圖時代
讀圖時代是媒介文化的發展帶來的轉變,在傳統的社會中一直都是對文字的閱讀,通過閱讀報紙、書籍、雜志等獲取信息和資料,在媒介更新的時代背景下,視覺文化已經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視覺文化通過在文字中加入圖片,是信息更加直觀化,并且隨著媒介的變化,圖文書數量逐漸增多,圖片的占比逐漸增加,并且受到大眾的歡迎,傳統的文字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優勢不再。在電視、廣告、手機中都被各種內容豐富的圖片所取代,更加形象化。
讀圖時代的到來說明圖像、影像已經成為文化主體,在過去圖書中的圖像以及影像都是輔助讀者更好的理解文字,但是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圖像、影像成為人們閱讀的主體,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不再輔助于圖片,而是全部信息來源于圖片。雖然在過去也有小人書、漫畫書等大量的圖片作為主導的圖書,但是并不能稱之為讀圖時代,因此漫畫以及小人書需要文字解釋,但是現如今隨著人們心理的變化,接受能力逐漸提升,整個時代背景出現了變化,對于文化樣態產生了根本的改變。
(二)影像時代
影像時代影響著每一位觀眾,通過視覺沖擊為觀眾帶來極佳的視覺體驗,滿足大眾對于視覺文化的需求,隨著影像時代的到來,眾多經典影片都是影響時代的推動者,影片在觀眾觀賞之后會留下視覺印象,即便在幾年之后對于影片本身的內容記不清楚,但是會記得經典的場景,留下寶貴的經典場面。比如《阿飛正傳》中張國榮的一段獨舞,就是影像經典。《十面埋伏》《英雄》等電影中都有極具視覺沖擊的畫面,美輪美奐,大氣磅礴,充滿美感。影像時代中對于視覺效果的追求已經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普遍追求,不僅在中國電影,在好萊塢電影以及其他眾多電影中,導演對于視覺美感的創新和追求都會帶來全新的體驗,并且已經逐漸從敘事電影向奇觀電影轉變,代表了電影已經逐漸從話語向圖像的模式發展。影像時代甚至對非影像文化資源產生了變化,隨著影像時代的到來,吸引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關注逐漸呈現出影響化的趨勢,一些經典作品被拍成電影、電視劇等,越來越多的經典名著被翻牌,許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對于傳統經典文化的了解和學習幾乎都是通過影響資料了解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傳統的紙質圖書的熱情逐漸變淡,從輕松以及快速的角度考慮,影像作品的觀看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影像時代不僅影響著傳統經典文化,同時對于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沖擊。電子媒體引起方便、快捷的優勢成為人們獲取咨詢的重要途徑,因此對相同作用的報紙以及雜志帶來了威脅,因此影像時代還在于對其他文化符號的壓制。
二、奇觀化的現實生產
媒介文化一直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在媒介文化的影響之下,當代文化形態已經發生了改變,因此媒介文化是一種文化符號,并且在大眾的生活中占據很大的比例。媒介通過不間斷的生產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在媒介的生產之下,電視、網絡全天候不間斷的播放以及輸出信息,人們可以在24小時獲取咨詢。通過網絡媒介的使用,將人們之間的距離拉近,并且將空間得到了縮減。移動媒介的應用,智能手機的盛行使得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通過智能手機可以輕松獲取咨詢,并且發布信息。
但是在媒介文化的影響之下,我們也在反思,是否這些信息是真實的信息,媒介提供給人們的信息都是經過編輯之后的,發布信息者會根據大眾的需求對信息進行包裝和改造,以符合人們需求的姿態展示給大眾,比如銷售者給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對信息進行剪輯和曲解,因此在媒介對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反映,而是經過加工和改造的一種反映,是具有虛擬化特征的。因此文化工業在新的領域和空間大量制造媒體奇觀,并且這種奇觀已經成為當代大眾在生活中的基本準則之一,逐漸對政治和文化生活帶來轉變。當代媒介制造出的媒介奇觀,比如各種選秀、微博、時尚雜志等的出現通過奇觀化的方式占據了人們獲取咨詢的渠道,通過各種視覺沖擊擠壓公眾的日常時間,并且信息的碎片化,以及圖片化等都對傳統文化產生沖擊,并且人們對于文化的深層思索能力逐漸下降,對于思想內涵的養成帶來了阻礙。新媒體的出現將各種信息魚龍混雜,并且公眾對于信息的辨別能力有限,進一步對民眾的表達進行了限制。
結語:
綜上所述,奇觀化媒介文化將傳統的文化同一種新的形式變現出來,并且具有新的生命力,走進到大眾的視野中。奇觀化的媒介生產帶來了新的文化傳播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文化的碎片化危機。因此對于當代奇觀化生產媒介既要具有包容性,推動現代媒介的發展,又要對文化的保護以及價值迷失問題進行探索,推動當代媒介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芝. 論當代媒介文化生產的奇觀化[J]. 當代傳播,2015(0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