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體育運動對抑郁的影響,為體育鍛煉治療抑郁提供一個思路和依據。方法:運用文獻資料法,在知網、EBSCO數據庫搜索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體育鍛煉對于抑郁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并且能夠被社會人群廣泛應用;不同體育鍛煉方式、項目對抑郁都能產生積極的治療作用。結論:體育鍛煉可以被廣泛應用來治療抑郁,并且方式可以多樣化。當然項目、周期等需要嚴密設計。
關鍵詞:體育鍛煉;抑郁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155-01
1前言
在慢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安全與健康的時候,人類也對慢性疾病高度重視,并且不斷地尋找可以治療慢性疾病的方法。現在治療慢性疾病的方法也開始豐富起來,從傳統醫療手段到其他新興手段;從傳統的治療觀念到治療新思路。
抑郁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水平。無論是什么樣的年齡段,什么職業,都有它的影子。因此,如何治療抑郁的方法是人們迫切想要尋找的。但是很遺憾,目前沒有根治抑郁的方法,人們只能減輕抑郁,并不能徹底根除它。在經歷傳統的藥物治療抑郁之后,一系列緩解抑郁的新興手段不斷被開發出來,例如心理治療、體育鍛煉等。
本文旨在通過對文獻的查閱,去歸納前人的研究發現,希冀能夠為體育鍛煉緩解抑郁提供一個良好的依據。
2研究方法與目的
2.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用關鍵詞體育鍛煉并含抑郁搜索2012年至2018年文獻,在EBSCO數據庫用physical exercise或含physical training或含physical exercises并含depression,搜索相關文獻,為文獻撰寫奠定理論基礎。
2.2研究目的
研究體育鍛煉對抑郁的影響,為體育運動介入干預抑郁提供借鑒。
3研究內容
3.1體育運動對抑郁的研究
隨著對抑郁干預研究的深入,有關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防止和減輕抑郁癥狀。
趙永峰研究發現有氧運動能提高抑郁癥患者的自尊心、自控力、樂觀情緒以及減少抑郁。李秋利(2014)等研究結果表明8周的力量和有氧訓練可以有效地增進抑郁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段意梅(2014)用羽毛球、體育舞蹈、籃球三種運動方式對有抑郁和焦慮傾向的大學生進行運動干預,通過對抑郁自評量表( SDS)、焦慮自評量表( SAS) 進行測評,均有成效。Heissel,A.(2015)通過隨機對照實驗發現患有重度抑郁障礙的老年人在經過4周的體育鍛煉后癥狀有所緩解。
3.2體育鍛煉參與形式及認同對抑郁的研究
在不同的體育鍛煉參與形式上,對抑郁的改善各不相同。
李樑(2013)在研究自主與合作兩種情境下的身體鍛煉對狀態焦慮、焦慮總分的改善效果,發現兩者都有效果,但是合作情境下的效果改善更顯著。王建治(2013)等認為集體對抗性的體育運動要強于單獨形式的體育運動。而李王杰(2015)發現參加集體鍛煉者焦慮與抑郁得分明顯低于不參加鍛煉者,與獨自參加鍛煉焦慮得分也存在顯著差異。趙永峰(2016)研究發現,集體性以及競爭性的運動,會對抑郁患者產生更加有效的干預。
此外,對體育鍛煉認同即積極和消極態度的不同,對抑郁的改善也不相同。Edman, J. L.研究發現運動表現不滿意與男性和女性抑郁呈正相關。陳凱華(2015)等發現體育鍛煉越積極的大學生情緒和睡眠狀況越好。
3.3體育運動聯合藥物對抑郁的研究
Murri, M(2015)用舍曲林片和有氧運動相結合來緩解抑郁,發現有氧運動結合藥物緩解抑郁的時間短于單純藥物緩解,因此他的觀點認可體育鍛煉和藥物的結合。
Kvam,S(2016)把運動作為抗抑郁藥物的輔助,產生了中等的效果,因此他認為體育鍛煉是一個良好治療抑郁癥的干預措施,可以用來與抗抑郁藥物相結合。
4討論與分析
體育鍛煉治療抑郁的可信程度不斷提升,逐漸與藥物理療、心理治療拉攏距離,并且越來越多的研究圍繞著體育鍛煉來進行。但是其干預機制以及機理都尚待研究。此外體育運動干預以及康復標準也有待確立,因此,在制定體育鍛煉項目的時候要思之再三,選擇最優的、最切合病人的體育方案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運動和藥物治療的結合對于緩解抑郁也卓有成效。但是體育鍛煉是否可以真正取代藥物,其干預抑郁的風險以及成本效率還有待大量的實驗去驗證。
總之,體育鍛煉已經成為一種可以緩解抑郁的良好手段。面臨繁重的社會壓力,更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如何去達到效果的最大化以及機制還需要我們去研究。
5結論
5.1體育鍛煉可以緩解抑郁,其干預機制機理需要不斷被研究。
5.2體育鍛煉的不同形式、內容以及認同會對緩解抑郁產生影響。
5.3體育鍛煉可以和藥物治療或者心理治療結合在一起產生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永峰.體育鍛煉抗抑郁的研究進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04):81-85.
[2]Edman, J. L., Lynch, W. C., & Yates. A. (2014). The impact of exercise performance dissatisfaction and physical exercise o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gender comparis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148(1).23-35.
作者簡介:
陳在浩(1995-),男,漢族,浙江紹興人,北京體育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