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燕


[摘要]目的:討論乳旁加奶提高母乳喂養率。方法:選取200例我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的新生兒以及母親,隨機分為兩組。將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作為實驗組,將母乳喂聯合使用小勺添加配方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作為對照組。結果:在母親乳房脹痛情況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母乳喂養率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母乳達充足時間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情況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結論:在新生兒以及母親中使用母乳喂養為主的乳旁加奶,可以提高新生兒母乳喂養率,改善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情況,減少母乳達充足時間以及母親乳房脹痛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乳旁加奶;母乳喂養率;乳房脹痛情況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295-01
對于新生兒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在母乳中具有多種嬰兒必需的脂肪,蛋白質,糖類等,還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質。本文中選取200例我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的新生兒以及母親,隨機分為兩組。將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作為實驗組,將母乳喂聯合使用小勺添加配方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作為對照組,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例我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的新生兒以及母親,隨機分為兩組。將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作為實驗組,將母乳喂聯合使用小勺添加配方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作為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母親有女性100例,平均年齡為27.9歲。對照組患者有女性100例,平均年齡為28.1歲。
1.2方法:兩組新生兒在出生后30分鐘內實行早吸吮,將母親以及嬰兒放在同一病房中,護理人員耐心向產婦以及家屬講解與母乳喂養相關的知識。在實驗組中使用母乳喂養,在此基礎上,實行乳旁加奶。對于乳汁不足的產婦,使用乳旁加奶器(上海樂知公司)使用配方奶,一直到產婦的母乳充足為止。在乳暈上方與乳頭齊平的位置放置乳旁加奶器中的硅膠管的頭端,在喂養中一同放入新生兒口中。在硅膠管的尾部連接乳液裝置。在新生兒吸吮母乳的過程中一同使用一定量的配方奶。在對照組中使用母乳喂養,根據新生兒的哭鬧的情況進行按需哺乳,不添加配方奶。如果產婦的母乳不足,可以通過小勺添加配方奶。
1.3觀察標準: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母親乳房脹痛評分以及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評分,母乳喂養率以及母乳達充足的時間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統計本文中出現的數據,其中母親乳房脹痛評分,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評分以及母乳達充足的時間為計量資料,實行T檢驗;母乳喂養率為計數資料,實行卡方進行檢測。在P<0.05,差別較大。
2結果
2.1兩組的母親乳房脹痛評分以及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評分的情況:在母親乳房脹痛情況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情況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
2.2兩組的母乳喂養率以及母乳達充足的時間的情況:在母乳喂養率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母乳達充足時間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
3討論
在新生兒喂養中使用母乳喂養是最科學的喂養方法,由于新生兒抵抗力比較弱,母乳中具有新生兒需要的營養物質以及免疫活性物質,可以提高新生兒的免疫能力,減少新生兒患病的幾率。我國的母乳喂養率逐漸下降,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新生兒早期進行母乳喂養,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在母乳喂養基礎上使用乳旁加奶可以增加新生兒吸吮的次數,從而刺激乳汁分泌,還能增加母親與嬰兒的接觸,有利于產后的恢復。新生兒的母乳喂養可以按需將乳房吸空,從而刺激乳房再次分泌,增加乳汁的分泌,之間減少配方奶的使用,從而逐漸轉化為純母乳喂養。
根據研究發現,在母親乳房脹痛情況上,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小于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以及母親,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母乳喂養率上,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高于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以及母親,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母乳達充足時間上,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小于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以及母親,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情況上,母乳喂養結合乳旁加奶的新生兒以及母親高于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以及母親,比較差別較大(P<0.05)。趙玉英等研究的乳旁加奶器(空針)在母乳喂養中的臨床應用研究中結果與本文相似
綜上,在新生兒以及母親中使用母乳喂養為主的乳旁加奶,可以提高新生兒母乳喂養率,改善新生兒以及母親的睡眠情況,減少母乳達充足時間以及母親乳房脹痛情況,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