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強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讓數學教學煥發生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將興趣轉化為學習內動力,學習才會快樂高效。如何使數學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使每個學生都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并得到充分發展呢?根據多年經驗,我認為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無疑是一大法寶。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就是想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自主探索,讓數學教學煥發生命。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創設情境就是將情感教學融入數學課堂,讓數學學習成為孩子們生命體驗的課堂。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
一、新課導入時抓住時機,創設情境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穎、有趣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巧妙設疑,激趣導入
《有理數的乘方》教學中,我設計了“欲與山峰試比高”環節,我手拿一張報紙,接著出示珠穆朗瑪峰圖片,告訴同學們如果我的紙夠大,我將紙對折30次,厚度就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同學們紛紛質疑,看他們群情激揚,我笑著說:“不信,這節課我就帶你們見證奇跡。”我讓大家動手嘗試,學生們折到第八次就折不了了。
我開始引導:再折一次多高,誰能演示出來,有同學手比劃,有一個把他手里的紙重疊到同桌的上面。我說:“同學們很有辦法,繼續下去。”馬上有同學發出驚嘆,太神奇了,增加得太快了。接著我指導進行計算,學生心服口服,紛紛驚嘆神奇。接下來的學習不用說有多投入了。
(二)巧用語言激勵,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對幾何證明的學習,我創設情境:知道神探福爾摩斯嗎,推理證明猶如福爾摩斯探案般神奇,追尋蛛絲馬跡(從已知出發),抽絲剝繭,一步步找到答案,今天我們學習神探探案——推理證明,看誰是班中的福爾摩斯。學生們都紛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奠定本科的學習基調,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效果十分顯著。
二、課堂中創設有趣情境,提高效率
(一)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
愛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課堂中穿插故事,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
1.完全平方公式的學習受平方差影響,學生老遺漏2ab,我根據公式結構,創編一個親情故事。a和b是我們的父母,他們勤勞的雙手撐起這個家,長期的操勞使他們臉上有了皺紋,頭上有了白發,可他們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有了你2ab,你是他們二人的希望,你在家中的位置獨一無二,這個家有你才完整。請牢記:完整的一家有三口人,即一家三口。
2.平方根學習受算數平方根知識影響,做題時老是愛出錯,根據a的平方根,我編了一個故事讓學生理解,父親的命根是家中的兩個孩子,一兒一女,他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幸福完美。上節課的算數平方根a是父親的兒子,求平方根就是幫父親去家中找兩個孩子。班中有這樣完美的家庭嗎?不少學生驕傲地舉起了手。我趁熱打鐵:為這份幸福,我們要努力讓自己優秀,不要辜負父母。學生做題漏了負根時,我提醒:你把父親的一個孩子弄丟了,還不快找回來。以后學生會相互提醒,平方根有兩個根。
3.接著a的平方,則告訴學生隨著歲月流逝,孩子長大成人有了2個孩子,就升級成了父親,就要出去為孩子打拼。
(二)開展活動,創設活動情境
《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的教學中,請每位同學準備4個立方體,自備剪刀,6人一組,將立方體沿不同的棱展開,有多少種不同的剪法,請同學將不同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然后總結出來規律,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樂趣。《平行四邊形》學習中我設計了讓學生用兩個全等三角形進行拼圖,共有六種不同拼法,從中找出對邊平行的圖形,進行研究學習。
情境創設不僅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還應延伸到課后,并和作業結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相似三角形》后,我又帶領學生動手測量旗桿的高度和教學樓的高度,學以致用。學生不僅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更體會到數學的運用價值。
三、情境作業與常規作業結合,為學習保駕護航,鞏固學習效果
(一)姓名中“找角”的活動
學習三線八角后,為正確掌握三種角,設計了從姓名中“找角”的活動,同時,我讓他們挑戰上一屆的冠軍記錄,學生的積極性極高。剛開始,孩子們只能找到最明顯的角,還有好多遺漏。找著找著,有了方法,越找越多,越找越上癮,連續幾天,接到孩子們的電話,“我把父姓中的角也找上行嗎?”得到肯定后,其他同學急了“那我們名字字少,角少,怎么辦?”我就讓他們給別人糾錯,每糾正一處就加上一個角。面對孩子們的“找角”熱情,我滿心歡喜。
同學們果然不負眾望,西爾扎提同學找出了505對角,榮獲本屆“找角”冠軍;馬衛杰糾錯194對角,獲糾錯冠軍。兩班有15位同學都刷新了上屆記錄,那份自豪溢于言表。大部分同學找到了近100對角,最少的27對,結果讓我和孩子們都欣喜不已。“找角”活動不僅加深了知識,更讓學生對自己的姓名有了更高的認同感。
(二)平移圖案設計
學習了平移后,我讓學生當設計師,設計平移圖案,將對生活的感受用圖形平移的方式巧妙表達。作品精彩紛呈,讓我目不暇接,孩子們的創造力無限,尤其是不少學困生的作業,讓我驚喜。如王潤的作品,“愿我們的友情像三角形一樣穩定”,多么深切的表達,將三角形的特性和自己的情感巧妙結合。孩子們用筆移出了對美好生活的祝愿,我肯定他們的努力和成果,并發到家長群,讓家長也對孩子們的學習更關注。有了這種正能量的指引,孩子們會更積極、樂觀,更熱愛生活。孩子們的學習激情更高了。
(三)手工制作,孩子們展示才華的舞臺
學習點線面體時,讓學生從圖片和生活中發現點線面體,接著我布置了作業是做手工,用點線面體構造生活物品或場景。上交了近70件作品,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智慧的呈現。
期中,房屋有十幾座,大小卡車五六部,還有戰艦和輪船,經過層層評選,王建才的自動挖掘機和閆璐珉婷的“雪中小屋”獲一等獎,這架挖掘機讓大家贊不絕口。王建才同學利用注射器和小翻斗制成挖掘機,不僅外形惟妙惟肖,更神奇的是,只要輕輕推動針管,挖掘機的翻斗就開始上下運動。原來他是巧妙的運用了物理學的液壓原理,真讓人贊嘆不已。“雪中小屋”則是現實與浪漫的結合,融情與景、情境交融、美不勝收。
獲二等獎的是馬忠的作品:點亮生活——用空藥瓶制作的臺燈,打開開關,光芒四射,既美觀又實用。他自豪地告訴我,這是他用一百多個空藥瓶制成的。還有兩位維吾爾同學制作了咚不拉和都塔爾,還能彈奏出動聽的聲音,有的制作了文房四寶,還有一位家長陪孩子一起制作了豆子拼圖……這樣的活動將數學和生活結合,讓學生更關注生活中的數學。
(四)知識梳理,方法歸類總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很重要。一單元學習完成后,我布置了歸類總結的作業——將知識點梳理成知識小報,效果不錯。有時還安排方法歸類的作業:如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異同比較、畫圖專項歸類等。這些情境作業會讓學生覺得耳目一新,查資料、構圖、制作,忙的不亦樂乎,同時,作品的豐富多彩又讓他們大開眼界,感受到收獲的喜悅,這些愉快的體驗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只要點燃孩子們的學習激情,就會激發他們無限的創造力。
創設情境,為教學注入鮮活的生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使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生命體驗的課堂。
四、情境創設中融入思維導圖教學簡化學生學習難度
(一)利用思維導圖突破教學難點
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邏輯思維強的科目,對于初中生而言,其中有很多的知識是晦澀難懂的,他們并沒有很好地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方法,教師一味地采取填鴨式教學,只會增加數學的枯燥感,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需要利用思維導圖,將教學中的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羅列出來,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更直觀地解決這些難題,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對這些難題的記憶,加深他們的理解能力,一步步的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
像在學習幾何圖形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三者的概念改不清楚,那么教師從各自的特點出發,為學生繪制出完整的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對比的學習方法中掌握相關的知識。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其他三角形的特點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對比和思考中掌握相關知識。
(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整理和復習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數學知識的整理,進行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初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習與實際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對數學整體的認識。通過融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將分散的、凌亂的數學知識點整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邏輯清晰地知識網絡,同時還能具有清晰的學習思路,引領學生進行學習,從易到難,一步步進行遞進。
整理知識點和復習時數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能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上的鞏固,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一個單元里面往往包含了很多小知識點,二這些小知識點又分散在單元不同的位置,學生在進行單元學習的時候,往往只會注重單元的中心內容,對于這些小知識點很難做到全部的掌握,再加上初中所學的數學知識本身就很雜亂,導致大腦中的數學知識十分混亂。
因此教師要及時的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利用思維導圖是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建立一個相關知識的系統網絡,如此一來,在進行課下復習的時候,可以清晰地進行數學筆記的整理,對一些小的知識點也不容易忽略,進行歸納整理,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進行單元學習和復習時,也能順利進行查缺補漏,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解答有關一元二次方程或者是二次函數的題目時,學生往往會忽略二次項系數不為0、根的判別式等隱藏條件。某題目如下:已知y=2x2+8x-6,當0≦x≦8時,求解y的取值范圍。許多學生就沒有耐心仔細觀察題干中隱藏的條件,把x的取值直接帶到y中,最后得出的答案沒有考慮二次項系數不為零的情況,最終得出錯誤的結果。
(三)利用思維導圖實現考核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面對的都是還未成年的學生,其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都無法很好地將學過的知識串聯在一起,導致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理解難、記憶難的問題。
因為初中數學的教材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編排的,因此不論是章與章之間還是節與節之間都有著非常大的聯系,如果學生始終是分散學習那么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考核,這樣讓學生在復習之前所學知識的同時,加強各章各節之間的聯系,簡化學生的學習難度。
比如在學習完圖形以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畫出關于圖形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回憶迄今為止一共學過幾個圖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憶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然后再鼓勵學生分別回憶不同圖形的特點讓學生回憶,這樣在學生回憶復習的過程中,也加強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這樣也避免了學生混淆不同圖形特點的問題。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