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彬
如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育事業要不斷創新,迎接新的挑戰。學前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基礎性教育,必須認真對待。但是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在數學方面的研究仍處于初期階段,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教師對數學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認識不足,以及學前教育工作者相對專業知識欠缺。因此,本文通過論述幼兒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來闡述如何有效提升幼兒數學的教育效果。
一、當前幼兒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數學教育模式老化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思維能力尚未形成,所以幼兒園在針對幼兒數學的教學中往往將知識內容全部分裂割開,然后一部分一部分教授給幼兒。比如教學生認識數字“1,2,3,4,5”,由于幼兒教師認為幼兒沒有能力理解12345是如何排序的,在講解的過程會遇到很多麻煩,因此幼兒教師干脆將這些數字拆開來進行教學。先教“1”是怎么來的, “1”的含義是什么,“1”能組成哪些更大的數字以及“1”的簡單加減。類似的“2,3,4,5”等的教學也是如此,幼兒數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不是將所有的數列放在一起講授,而是拆開一部分一部分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很機械化而且沒有注意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鍛煉,沒有做到有效的知識遷移,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形成良好的整體觀。這樣的幼兒教學結果會導致幼兒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較為零散,沒有邏輯性。調查顯示,在幼兒教學的三年時間內,很少有幼兒能夠完整的掌握10以內的數與數之間的聯系,更不用說要求幼兒掌握簡單的數與數之間的加減以及更深的空間和時間上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能夠順應幼兒思維能力發展規律的,造成這種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幼兒數學教學沒有真正處理好幼兒知識掌握能力與概念理解能力之間的關系。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是特別強,這時不考慮幼兒的知識理解能力而一味地強行灌輸一些知識概念,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幼兒的學習方式主要是依靠直觀教學,而數學難理解就是因為其中包含大量的數字,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和理解。
(二)幼兒教師的教育知識能力不夠
幼兒數學教學中的知識內容并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對于成人來說比較簡單的知識理論,換做給幼兒講解可能就需要針對性的對待。比如在實際幼兒教學中我曾見到過幼師這樣教授幼兒對圖形的認識: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然后教授幼兒如何正確識別這些圖形,在這之前的教學中我覺得這位幼兒數學教師的教育方式是有效可行的,幼兒的學習反應也是比較喜人的。但是當他繼續與幼兒互動讓其找出生活中類似的圖形時就出現了問題,當他問到生活中有哪些和圓形圖片一樣的呢?有的孩子回答了籃球、足球。當他問到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和正方形一樣的呢?孩子回答積木、魔方等。孩子回答完后教師鼓勵孩子回答的棒。這看似有效的教學過程卻存在很多教學漏洞。首先學生與幼兒數學教師互動過程中,教師所教授的是平面圖形,而孩子回答的籃球、足球以及積木魔方等都是立體圖形。孩子的回答其實存在問題,但是這位教師沒有發現并糾正幼兒。這樣的教學結果會導致幼兒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這些立體圖型都會認為它是圓形或正方形,錯把立體圖像當平面圖形,造成孩子認知上的錯誤。這些情況存在原因可能是相關教師沒有嚴謹的教學思想,認為孩子們還小,能想到這些就已經足夠了,要對孩子們的回答給予理解,但正是這種看似和善的處理使得學生的認知出現了偏差。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師的專業技能欠缺,沒有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錯誤。
(三)數學教育中對幼兒的思維能力培養不夠重視
幼兒數學教師作為培育幼兒思維能力的啟蒙教師,本應受到幼兒園的重視,園方應注意幼兒數學教師對幼兒的思維能力的培育力度,但是就現存的大多數幼兒園而言,很難做到讓幼兒教師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大部分幼兒園所固有的教學模式認為幼兒掌握相應的學習內容就足夠,對于其他方面的考慮就欠缺。實際上,對于幼兒的教學主要包括使幼兒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培育幼兒的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幼兒的學生興趣。在我看來,幼兒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完全可以從培養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這兩方面來完成。而當下的幼兒園則錯誤的將幼兒掌握相關知識看的過重,而忽略了對幼兒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這種錯誤的教學思維來源于陳舊的教學模式,沒有真正對新的幼兒數學教學方式進行思索。
(四)幼兒數學教育超前化、單一化
當下很多幼兒園為了提高幼兒的學前適應能力,提前將小學的課程設置進幼兒的教學內容中,剝奪了幼兒游戲、玩耍的時間。上文已經闡述,幼兒的認知能力較為直觀化,其學習接收知識的過程大多是通過游戲與互動完成的。如果減少游戲的時間,對于幼兒來說是不公平的,枯燥無味的教學使得孩子們無法接受幼兒數學教師教授的知識內容。而且小學的知識內容本不在幼兒的教學體系中,不遵循孩子正常接收知識邏輯的行為,是不可能有效保證孩子們學習新知識的。此前教育部發現部分幼兒園開設相關小學課程,就明確提出并批評禁止幼兒教學小學化。
二、如何解決幼兒數學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探究新型幼兒數學教育模式
要想提高幼兒在幼兒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就要積極探究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要化抽象為具體,使幼兒直觀地了解學習內容。
比如在教學生數字認識的課程中,我們可以給每一位小朋友發一個糖果,然后讓小朋友通過手指來表達出自己有幾個糖果,這時孩子們會伸出一個手指,我們告訴他們這叫“1”,然后讓小朋友重復跟讀幾遍加強記憶。然后再給小朋友兩顆糖果,問小朋友這時候應該如何用手指表達,小朋友會伸出兩根手指,然后告訴小朋友們這叫“2”。最后用同樣的方法教授小朋友們對“3”的認識。當三個數字認識完成后,通過對孩子們的引導繼續引發他們思考。教師問:“如果老師先給每個人一個糖果,小朋友們用手指擺出數量,然后老師再給小朋友們兩個糖果,小朋友再加伸出兩個手指,那么我們可以數一數手指,然后回答一共有幾個糖果嗎?”孩子們會快速回答3個。然后我們可以繼續追問是一個糖果多呢還是兩個糖果多呢?學生們根據手中的糖果可以直觀的判斷兩個糖果多。然后繼續問孩子們那是不是“1,2,3”越往后越多呢?孩子們可以通過對手中的糖果觀察回答是。
這樣的直觀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數字邏輯通過分糖果的方式給表達出來,而且對于孩子們而言糖果是具有吸引力的東西。
(二)加強幼兒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
對于相關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園方應加強培訓力度。要改變幼兒教師重藝術輕數學理論知識以及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局面。應積極派遣相關數學幼教人員參與相應的教研活動,學習其他幼兒園在數學培養方面的優秀部分。通過與其他園區的交流創新本園的數學教學模式。
對于孩子們的教學要有針對性。通常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度都是不同的。比如在認識物體方面,有些孩子見過他就知道這種物體叫什么,而沒有見過的小朋友就不知道。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讓已經認識的小朋友來簡單描述物體的形狀來講給沒有見過的小朋友們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幼兒思維能力的培訓
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來提升對小朋友的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圖形的認識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進行。通過播放小朋友們常見的圖形激發小朋友的記憶能力,然后通過提問引導回答的方式使小朋友快速掌握知識重點,這樣數學幼教只是孩子們學習過程的引導者,真正學習的主體是孩子們自身,學習的內容也是孩子們自己通過探索思考得來的,數學幼教在孩子們學習過程中要及時對孩子們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幼兒教師是鍛煉幼兒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啟蒙老師,要認真對待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的心理變化情況。對于自身的專業技能要積極提升,要努力探索豐富孩子們喜愛的教學方式。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