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珍
本文針對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發展的客觀趨勢,從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面臨的現狀出發,通過采用大量參考文獻的分析法、對比法,首先從自讀課文“講讀化”、自讀課文“放任化”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了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從分解教學目標,激發自讀興趣、精心設計引導,習得自讀方法、注重梳理歸納,掌握自讀規律、提倡邊讀邊思,積累自讀經驗、養成好的自讀習慣,提高自讀能力五個方面入手,研究了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后總結了該教學方法的應用給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有效參考。
最近幾年,隨著教育部對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不斷關注和重視,對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該教學工作在具體的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關于“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方法探討”這一話題成為教育行業關注的焦點。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語文自讀篇目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必須針對教學面臨的現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給出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實現中學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逐漸開展,該教學工作在具體實踐中面臨著很多現狀,為了加深對這些教學現狀的認識和理解,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面臨的現狀進行詳細介紹。
(一)自讀課文“講讀化”
教師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由于教師不分輕重緩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教師將自讀課文變成了講讀課文,這樣一來,便失去了自讀課文自身的意義,從而大大影響了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進而嚴重影響了自讀課文的教學質量。初中新課標已經明確指出,教師在語文自讀篇目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進行閱讀,從而調動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創新意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才是有效的。因此,如果教師把自讀課文變成講讀課文,就嚴重違背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這樣一來,將會大大嚴重初中語文自讀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總而言之,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一定要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
(二)自讀課文“放任化”
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不分教師對學生進行“放任化”,沒有在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這樣一來導致自讀課文教學缺乏明確的訓練目標,同樣不利于學生自讀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讀課引導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在自讀課文之前,幫助學生明確自讀課文的要求,與此同時,還要在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進行一系列的指示和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和閱讀興趣,進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總之,自讀課文“放任化”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果,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好引導角色,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
二、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有效的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語文的最終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自讀課文恰好為學生培養自學能力提供了一個實踐機會,通過讓學生掌握自讀課文的知識技能,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讀篇目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平時閱讀教學中不能忽視這方面的教學,教師應該積極探索自讀篇目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自學、善學和愛學品質進行培養,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得到發展。具體來。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下面從幾方面入手,對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方法進行詳細介紹:
(一)分解教學目標,激發自讀興趣
教師通過采用分解教學目標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分解成前后聯系的多個小問題,并且保證相鄰的兩個問題之間坡度小,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在分解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明確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通過劃分新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學生通過劃分美詞佳句、簡單運用重點詞匯、綜合應用閱讀技巧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自讀課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此可見,為了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要重視對教學目標的分解,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解,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自讀熱情和欲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精心設計引導,習得自讀方法
通常情況下,學校安排自讀課文的課時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非常少,因此,教師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引導學生高效捕捉有用的信息,必須重視學生的速讀能力的訓練,通過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速讀能力,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時間攝取到更多有用的知識信息,在訓練學生速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文章的標題,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通過引導學生快速尋找并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主要觀點,有利于學生快速有效地完成自讀課文的任務。
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在速讀的基礎上學會精度課文,讓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課堂上講讀課中學習到的自讀方法,帶著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快速理清文章的主要發展脈絡,對那些重點段落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揣摩,從而準確理解重點段落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層含義,進而領悟這篇課文在寫作上的獨特之處,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提高速度與精讀相結合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除此之外,還能幫助學生大大提高完成自讀任務的效率。因此,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自讀課文的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從而對有效培養學生的高效閱讀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三)注重梳理歸納,掌握自讀規律
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除了對課文的精心設計和引導,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自讀方法外,還要重視對課文的梳理歸納,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自讀規律]。眾所周知,自讀課文在一定程度上與教讀課文存在很大聯系,為了讓學生順利高效地完成自讀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讀能力,在合理教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課文閱讀的常識和相同類型文章的寫作規律,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
例如:教師在自讀課堂上為學生傳授關于記敘文的類型,如:寫人、寫事、寫景、寫物;除此之外,還要讓學生知道閱讀說明文重點關注的內容,如:說明對象、說明特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等等內容,這樣一來,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自讀課文的內部規律,從而有效而準確地理清自讀課文的寫作脈絡。反之,由于自讀課文與教讀課文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學生通過理清每個單元的寫作規律,梳理出每個單元的知識架構以及和相同類型課文的共性,對快速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關于寫人、寫事、寫景、寫物五種類型的記敘文在寫作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個共性,文章的寫作要抓住特征,突出特征:散文給讀者的感覺是“形散神不散”,所有的寫作材料都表達的是同一個中心思想等等,這樣一來,有利于學生對各種題材的課文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為了引導學生有效掌握自讀課文的寫作規律和閱讀規律,需要對課文的寫作類型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幫助學生快速辨別課文的寫作類型,根據不同寫作類型的文章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這樣一來,對快速提升學生的自讀能力,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在寫作規律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提倡邊讀邊思,積累自讀經驗
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邊讀邊思的引導,讓學生通過積累自讀經驗,有效提升自身的自讀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讀課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對課文的導讀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通常情況下,自讀課文導讀的設計具有精準提煉課文提綱的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對整篇課文全局的把握,只有讓學生統領全文的中心思想,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教師要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要提出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陷入認知的誤區,然后教師在對這些知識進行點撥和指導,讓學生豁然開朗,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另一方面,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還能提高學生分析文章、賞析文章的能力。
最后,教師在設計課文導讀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教師針對自讀課文的內容,對課文導讀進行恰如其分的設計,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內容,聯想在現實生活中與之對應的情感體驗,從而有利于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對提高學生感悟語文文字的能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學生感悟語文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才能達到一讀就通、一讀就懂的境界。
(五)運用文章復述,保證自讀深度
當今我們正處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時代背景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更為多樣,借助互聯網資源進行了大量的碎片化閱讀,很少真正閱讀賞析一篇文章的文章,這樣使得文學少了一些深刻性,不利于人們文學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對一現象有個充分認識,在教學中要努力改變這種淺顯閱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深度,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自讀效果。文章復述就是一種提高閱讀深度的有效方式,在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嘗試將文章進行口頭述說,講述文章大致內容,并且融入自己的理解,所以將其運用到自讀篇目教學中,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自讀效果,確保自讀的有效性。
例如對于《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自讀課文,篇幅較長,寓意深刻,就可以讓學生自讀后進行課文復述,深刻感受到人生會面臨很多困難,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斷努力前進,就一會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彼岸。
(六)養成好的自讀習慣,提高自讀能力
眾所周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養成學生良好的自讀習慣,對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自讀效果和自讀水平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自讀習慣的過程中,首先,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捕捉到課文的關鍵信息和重點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讀習慣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養成多思考、勤動筆、使用工具書等好習慣。
其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養成做做各種類型的閱讀筆記習慣, 讓學生形成自己的一套記筆記的特定符合和特定框架,如形象直觀地列出文章的寫作順序,準確地理解文章的整體寫作結構。
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使用學習工具書的好習慣,讓學生熟練使用《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快速查閱不理解的字詞,高效地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字詞問題,這樣一來,一方面加深對這些字詞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為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效果,首先,教師通過分解教學目標的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自讀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師要針對自讀課文的特點,完成對自讀課文的引讀設計,從而為學生傳授終身受益的自讀方法,接著,引導學生對自讀課文的梳理歸納,幫助學生掌握自讀課文的內部規律,最后,還要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促進學生對自讀經驗的積累。這樣一來,為實現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