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在軍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的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的興趣意識,還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及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學生應把信息技術作為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重要工具,為將來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關鍵詞】方法;興趣;信息技術
一、改進方法,激發興趣
學習興趣是基于自己內心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在學習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好奇心強,學習和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教師應特別注意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形象教學法
小學生的年齡及認識決定了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師要注意運用形象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比如在教學《認識計算機》一課時,小學生初次接觸計算機,都懷有一種好奇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到底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更想切身體會操作計算機的樂趣。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同學們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哪些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趁熱打鐵,利用教學演示光盤,向學生展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電腦世界。學生通過觀看,充分認識了計算機的功能用途,對計算機充滿了向往。這時候學生學習的興趣被充分激發,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從而順利完成了新課的學習。
(二)游戲教學法
所謂游戲教學法是指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快樂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例如小學生在學習用鍵盤打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玩“警察抓小偷”“青蛙過河”等電腦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發現,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這樣,教師再講解指法練習的時候,學生就會非常積極認真,練習效果也非常好。運用游戲教學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知識。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還可以選擇一些益智類游戲軟件,如考眼力、考記憶力、過關練習等,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回顧復習舊知識,積累操作經驗,提高操作的熟練程度。例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闖關比賽”的游戲,即把課本中的學過的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關卡,學生闖關的時候,只有答對相應的內容,才能進到下一個關卡。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越熟練,通過的關卡越多,得到的獎勵就越多。這樣,教師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游戲中牢牢掌握了所學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氛圍,培養情趣
小學生受挫能力差,文化課學習任務重,部分學生因此產生了學習壓力與厭學情緒。要想使所有學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教師就要學會鼓勵學生,通過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減輕壓力,培養學生學習的情趣。在教學《設置動畫效果》一課時,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自尊心,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比賽,讓學生給演示文稿中的圖片設置動畫效果,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使學生在玩中練、練中學。對操作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通過不同的辦法來鼓勵和輔導他們。有的學生教師要個別指導,有的學生會讓“小教師”指導。對這些學生,教師要不歧視,并且毫不吝惜對他們的表揚,學生聽到教師鼓勵的話語,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漸漸增強了。
總而言之,教學得法,教無定法,教無止境,我們教師要不斷去探索、思考、研究和總結,從而使我們的教育遍地開花、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楊文.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8(12).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