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活動下的混齡幼兒美術教育采取小、中、大班混齡的方式在區域時間進行美術活動,避免呆板化的教學方式,注重發展幼兒的親社會能力、鼓勵自發性的學習等,跨年齡段的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藝術真魅力。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混齡式;自發性;親社會
一、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
幼兒美術教育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大內容,現在的幼兒美術教育除了通過班級的集中活動,還有區域時間開展的美工區活動。但是我們發現按年齡段劃分的美工區活動,由于幼兒的能力水平相差不大,再加上班級所能提供的場地、材料有限,導致幼兒做出來的美工作品類型單一、創新性較低。此外,教師在美工區指導的過程中,過多注重構圖、造型、涂色等知識技能層面的指導,而對于幼兒的社會性、情感、興趣、注意力、個性的發展卻不夠重視。我們發現,同齡美術教育幼兒的自發學習、模仿學習、討論學習等明顯少于混齡式的。
二、混齡式美術教育含義
我們以廈門市呂嶺幼兒園為例,他們利用走廊、功能室創設公共的美工區,有彩泥區、陶土區、水粉區、花藝區、環保創意區、紙藝區等,在區域時間,小、中、大班的幼兒自由選擇混齡搭配進行藝術創作。該園所營造自由的藝術創作環境,從客觀上給每一個幼兒以寬松的心理環境,各自抒發己見,表達出對藝術不同維度的見解,無形間補充或完善了幼兒對藝術的興趣,促進幼兒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混齡式美術教育具有獨特性
(一)混齡式的美術教育支持幼兒自發性的學習
混齡教育相較于同齡教育而言,我們更多地鼓勵幼兒在這個過程中自發地學習,而不是教師手把手技能的教學。以泥工活動為例,以往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注重揉圓、搓條、壓扁等泥工基本技能的教授,而忽略藝術活動感受與欣賞的部分?;忑g的美術活動,幼兒關于泥工活動的基本技能,可以在創作的過程中向高年齡段、能力強的幼兒通過觀察、模仿自發地完成學習。混齡教育給幼兒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層面,除了美術技能方面的自發性學習,還有在感知、欣賞藝術時,不同年齡層的情感、創造力、想象力等的碰撞,幼兒在溝通交流中相互自發地學習,混齡活動中年齡跨度越大,成人和兒童所能接受的行為和月澎責的跨度也就越大。
(二)通過優勢互補的合作方式共倉」新
我們發現,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常常受周圍同伴的影響,有的幼兒受同伴影響后能通過模仿自我學習創造,而有的幼兒在受同伴影響后,能巧妙改造,或再創造,增加自我風格。例如在水粉活動中,我們提供畫板、涂鴉墻、亞克力板、水粉顏料,鼓勵不同年齡層的幼兒自由組合,或是獨立作畫,或是合作在涂鴉墻創作。不同能力的幼兒組合以形成優勢互補:想法多的和想法少的,色感好的與色感弱的,構圖能力強和弱的……這樣的組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了許多充滿創造力、想象力童真的優質美術作品。借助混齡,達到優勢互補避免幼兒盲目照搬、全盤吸納的弊端。
(三)區域下的混齡美術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區域下的混齡美術教育對發展幼兒的社會性提供了很廣闊的空間,混齡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兒童互動形成認知沖突,進一步形成年長兒童幫助年幼兒童,年幼兒童得到啟示重新調整自己認知結構的良性循環,進而促進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幫助、分享、輪流等),提高了幼兒的社會理解能力并增強兒童的社會責任感與自控能力。在混齡美術活動中,我們不過分強調美術技能和技巧,我們關注兒童的情感、態度社會性的發展,他們在活動中的興趣、想象力和創造力、個性發展等。給每一個幼兒營造寬松的心理環境、更多的發展空間。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感興趣的藝術,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進行選擇,幼兒不必和別人比較,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無拘無束、充滿自信地開展活動。
四、開展區域下混齡幼兒美術教育把握的原則
(一)全面性與差異性原則
混齡美術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既關注全體幼兒的發展,又注意幼兒年齡間、發展水平間的差異,利用異齡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和差異性促進幼兒間自主地“教與學”,并根據幼兒個體的差異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促進異齡互動,培養審美情趣,發展良好個性,提高表現能力。
(二)目標的明確性和針對性原則
面對三個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教學指導過程中,應明確不同年齡段所應達到的目標,教師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不低估幼兒所應達到的水平,也不高估幼兒堰苗助長。例如陶藝活動,小班手部肌肉力量較弱,目標以培養幼兒對陶藝活動的興趣,進行平面簡潔的作品為主;中班引導幼兒作品由平面轉向立體,單件作品轉向有情境的作品;大班目標以培養幼兒對陶藝活動的鑒賞情趣,和利用陶泥進行綜合塑造的創造性能力培養。
(三)材料的豐富性和層次性原則
區域下的混齡美術活動,要保證提供的材料豐富多樣,而且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由簡到難,由淺至深,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要。比如在泥塑活動中,泥塑工具:提供木質、鐵質、塑料等質地的泥塑工具;泥塑材料:提供超輕彩泥、陶泥、油泥等;裝飾材料:提供自然類(樹枝、木樁、石頭等)、生活類(彩帶、扣子、吸管等)、環保類(奶粉罐、瓶蓋、報紙等)。
(四)興趣性與整合性原則
不同年齡段幼兒在區域下的混齡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興趣點必然有所不同,進而提高了教學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統整各方面資源,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年齡層幼兒的興趣。注重不同形式美術活動之間的聯系,對活動內容、采取的手段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整合,從而激發每個幼兒的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王銀麗(1992.03-),女,漢族,福建省安溪縣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