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
摘要:作文修改是寫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初中寫作訓練的基本要求。合理地修改文章是成就佳作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批改;技巧
寫作是人們記錄生活和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學生經(jīng)常擔心“寫作困難”。然而,對于許多語文教師來說,作文寫作也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最困難、最具挑戰(zhàn)性的部分。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讓作文批改發(fā)揮實際效果是語文教師需要改進提高的地方,雖然道路漫漫,但依然想談談自身體會。
一、教師批改
教師批改作文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如果只讓學生寫作文,而不進行批改,那么寫作文就沒有意義。教師批改作文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是了解學生內(nèi)心想法與學生交流的有效工具。教師對作文進行批改不僅要研究寫作指導能給學生帶來的改變,還要對接下來的工作開展做準備。
(一)批改的及時性
由于大部分寫作內(nèi)容都是與課本的主題內(nèi)容緊密結合的,因此教師不應積壓學生的作文,這會影響整個單元緊密結合的教學效果,也將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寫作情況,降低課堂評價效率,降低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評語的指導性
真正評論內(nèi)容,應指出作文寫作的優(yōu)點和缺點,尤其是缺點,是否主題不明確、結構紊亂、文體不明、語言冗長或不合適等,這些在學生作文中常出現(xiàn)的錯誤,要指明不足之處,不要只說好壞或寫一些使學生感到困惑的華而不實的句子。
(三)評語的鼓勵性
評語是師生之間情感和精神交流的過程。真誠的鼓勵和批評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評語要盡量多寫鼓勵語,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從主題的構思,到材料的編排選擇,從開頭、結尾的過渡方式,到前后呼應的運用,甚至是教材中一個句子的恰當運用,都是值得稱贊的。寫作能力差的學生應該得到信任和鼓勵。相反,一些遣詞造句用命令和否定或嘲諷的語言,對學生的作文亂涂亂畫,滿是紅叉、鉤抹,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反感,嚴重傷害學生的寫作信心。
作文評語不僅鼓舞人心,而且能帶給學生信心。更重要的是,它給了學生一些相關的建議來提高寫作水平。每次在作文修改時,盡量做到“以情、以理”,善意的語言包括有針對性的建議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操作時掌握好尺度,避免為了表揚而表揚,從而使它失去了欣賞和教育的本意。
很多時候,人們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教師為學生指出了問題,學生可以很快意識到應該寫什么,不應該寫什么。因此,教師糾正學生的作文,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學生的作文中,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對人和物的思想和態(tài)度,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看法,對與錯的判斷都可以表達出來,甚至可以表達自己的幸福和苦惱。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思想和情感應該是積極和健康的,但有時他們不可避免地會暴露出錯誤的理解。在這方面,教師必須在生活中充當導師和益友。將文學與教育結合起來,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對話,以正確的意識指向困惑,撥開烏云,讓真理的太陽驅散陰霆,照亮學生的心靈。教師有效地對作文進行修改,不僅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教學生如何做人。
二、學生自批或互批
新語文課程標準允許進行書面評估,并且“可以從現(xiàn)實出發(fā)以各種方式進行”。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棄。反而,教師在準備課程時需要仔細考慮,并制定易于學生理解和操作的糾正標準,以掌握總體情況。學生的自我改寫作文反映了作文教學的改革精神,是以學生為導向的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學生高效的寫作是整個作文教學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培養(yǎng)自我修正作文的能力,這種能力終生可用。
(一)要做好示范性修改
讓學生進行修訂,教師必須首先做好指導。這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當教師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學生才能學習如何糾正,掌握要點,從中學習寫作技巧以及學會尊重他人的工作。在以后的作文自我修訂過程中,就會抓住不足,提高警惕,在寫作過程中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xiàn),進而讓寫作臻于完美。
(二)堅持及時審查
評論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及時的評論是“自己動手的評論”。他們通常穿插在閱讀教學中,并在寫了一些小作品后立即發(fā)表評論。大作文是特殊的作文訓練。寫作后,第二節(jié)課大約需要20分鐘進行評論,最后,學生們可以自己修改構圖。通過及時審查,對寫作的內(nèi)容有一個及時修訂的機會,從而實現(xiàn)內(nèi)測,讓寫作更上一層樓。
(三)堅持學生自我修正與小組互助相結合
倡導小組互助,在學生中建立校正小組,每組4一6人,每組學生可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優(yōu)勢和劣勢的比例。小組批改的步驟通常是首先閱讀作品,判斷他們的寫作意圖,然后對小組進行分析和討論,指出修改后的觀點和計劃,最后作者根據(jù)修改后的觀點對作品進行修改,并記錄自己的收獲和損失。
(四)修改要遵循從大到小的原則
對于如何修改有一定的關注。首先應更改“大”方面,即應更改文章的結構,添加和刪除文章材料,并應重新建立文章的中心;然后更改“小”方面,即對文章的語言進行修改,對表達、措辭、標點和其他小問題進行修改,以完成第二次修改。
(五)以閱讀促寫作
不論是小作文、大作文,還是評語或相互修改,鼓勵學生閱讀自己的作品,可以是整體,也可以是段落、句子、詞語。通過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和勇氣,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的創(chuàng)造欲望。閱讀過程也是一個挑剔的過程。通過閱讀,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其構圖的優(yōu)點和缺點,例如詞語的搭配,段落之間的過渡,結構上的呼應等,以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實現(xiàn)自我修改的目的。
三、結語
總之,如果教師不好好修改作文,還不如不寫。將修改作文放在重要的位置是確保作文教學效果的方法之一。盡管這是一項相對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不一定能在成績上立竿見影,但是如果堅持下去,必定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責編 侯芳)
參考文獻:
[1]王棟生.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