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為中國的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則細化了黨的教育方針,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的具體化。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與核心素養還有不少差距,因此,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勢在必行。本文以“少年夢”班班級文化建設為例,從營造溫馨的教室環境,建立民主公平的班級制度,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 ?學生核心素養 班級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8-030-010
班級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在學校的“家”。班級文化建設是一種隱形力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我們不應該把目光只停留在學生的成績上,更應該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
一、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軟文化”,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硬文化”。
班級文化對每個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學生的心田,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靈魂。 它具有導向、凝聚、制約和激勵的功能。當我們走進不同的學校,或者同一學校不同的班級,你會發現每個班的班級文化建設是不一樣的。可以說,班級文化是班主任的一面鏡子,人們可以從班級文化看到班主任的管理風格、個性和教育風格,甚至了解到班主任的教育情懷和對教育的理解、對學生的愛。
二、如何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一) 營造溫馨的教室環境
優美溫馨的教室環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點,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我現在帶的班級的班名是“少年夢”,“少年夢”起源于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有夢則國家有望,少年追夢則國家昌盛,少年夢則中國夢。“少年夢”班的文化建設是全班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布置的,它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
(1)教室門口。教室門口張貼了班名、班徽、班級奮斗目標、班長的名字和照片。班名、班徽、班級奮斗目標是整個班級精神氣質的標志,體現了學生的共同愿望,引領學生走向美好的未來。
(2)教室內部。教室內部的“宣傳板塊”要具有特色、區分明顯,不宜簡單拼湊或疊加,要著重體現班級“內涵”。“少年夢”班教室前方懸掛國旗,教室兩邊設有“公告欄”、“榮譽榜”、“班級制度”等。教室后面黑板兩邊設有“作品展覽欄”、“小組PK榜”、“每周一星宣傳欄”等,黑板和橫梁上面是學生用毛筆寫的名人標語,比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黑板報以小組輪流的形式每個月出一期。教室的角落擺放一個圖書架,上面擺滿了學生愛讀的各類書籍。在圖書架旁邊放置幾盆吊蘭和水仙等綠色植物,不但可以調節教室的氣氛,而且可以給人的視覺以撫慰,使人寧靜,使教室生機盎然。
(3)教室走廊。走廊文化作為教室內文化的延伸和升化,“少年夢”班的走廊展示了每個小組的文化,還有每個小組的優秀作品、小組榮譽等。
(二)建立民主公平的班級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同樣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來規范和約束每個人的行為。班級制度主要涉及文明禮儀、作業要求、課堂紀律、集會要求、衛生行為要求和課間活動要求等方面的內容。
為了使班級制度成為大家認同的行為準則,我讓每個小組的組長聽取并收集每一位組員的意見,我再召開組長和班干部會議,共同討論和修改每一條規章制度,由紀律委員整理成文,由全班同學舉手表決,最后形成“少年夢”班的班級制度。比如:為了改掉同學遲到或者拖拖拉拉進教室的現象,“少年夢”班實行每天前30名簽到表,同時規定“每周一星”必須在這些早到的同學中產生,結果發現每天早上我們班到班的同學是最早的。
為了發揮每一位同學在班級中的管理作用,我們班設立了很多崗位,讓每一位同學負責一份工作;我又把清潔區域分成若干塊,讓每一位同學都領到一塊區域。這樣“少年夢”班就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每一位同學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使班級的規章制度能夠更快、更好地實施。
(三)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靈魂。懷特海認為:文化是思想的活動,是對美和人類情感的感受。優良的班風,能使班級成員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內在的激勵因素,增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和“文化認同”,引導學生把個人成長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把“少年夢”與“中國夢”緊緊聯系起來,這是“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根本要求。“少年夢”班堅持讓學生每周主持一次主題班會,每次都有一個5分鐘的“微演講”,讓每個人都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愿意傾聽別人的想法,班級充滿了濃郁的學習氣氛,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師生之間互相信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班級文化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沒有捷徑可走,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堅持不懈,必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 參 ?考 ?文 ?獻 ]
[1]彭興順.班主任工作新技能[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2):56.
[2]王娟英. 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是優化班集體的有效途徑[J].班主任.2006(6).
[3]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