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曉 楊曉軍
摘 要:我國青少年體質連續30年呈連續下降趨勢,雖影響因素很多,但與學校體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聯系。本文從小學學校體育開展現狀為切入點,查找影響我國小學體育教學開展的相關因素,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希望能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理論參考,為我國青少年體質增長貢獻微薄力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影響因素;對策;探析
自1989年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呈連年下降趨勢。這一現狀的形成體育教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影響我國小學體育教學開展因素
(一)學生因素
1.缺乏吃苦耐勞品質
現在的小學生90%以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太陽”,從而養成了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從小就活在“溫室”中,從來沒有受過苦,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就缺乏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所以,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及教學效果。
2.休息、睡眠嚴重不足
隨著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種高科技產品應運而生。這些高科技產品中蘊含著各種高水平科學技術,無論從性能、功能,還是從娛樂性方面來說,對學生都產生著巨大的吸引力,就會讓學生沉溺于各種游戲當中,甚至占用休息、睡眠時間,從而影響睡眠、休息時間不足。
另外,學生課業負擔重也會影響學生休息、睡眠時間不足。國家教育部門接連下發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各種通知、辦法,但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高,周末和節假日仍然讓學生參加補課班和各種興趣班,學生的課余時間被全部占滿,導致學生休息、睡眠時間不足。學生休息、睡眠不足,精神狀態就會受到影響,也會嚴重影響學生參加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效果和參與度。
3.飲食、營養不科學
由于現在的小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生活條件的提高、家長和老人對學生的溺愛,都會盡量滿足學生在食物上的要求,于是小學生就會養成挑食、偏食的現象。所以,很多小學生日常都會對膨化食品、辣條等垃圾食品感興趣,而對正常飯食則是不愿問津。這些食品只是味道吸引人,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營養價值,所以才被形象地成為垃圾食品,甚至有些垃圾食品中含有食品禁用或者限量使用的防腐劑等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就會造成學生營養不良。
另外,還有很多學生對雪碧、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感興趣,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飲水,只要口渴就喝碳酸飲料。如此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造成營養不平衡,就會出現很多“豆芽菜”、“小胖墩”類型的學生。顯然,這些學生在柔韌、力量等各方面素質方面都會影響體育參與效果。
(二)教師因素
1.思想、態度不端正
有些體育教師從思想上就對體育教學不重視、對自己的事業不尊重,認為體育課不重要,只要在體育課上不出現安全事故,學生體質水平提不提高不重要。試問體育教師自身都不尊重,怎么能博得家長、同事、領導及社會的尊重?
2.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陳舊
據調查有些省份為了縮減政府開支,縮小教師編制,很少招聘或者不招聘體育等小學科教師,這就難免會造成體育教師年齡結構不均衡,體育教師老齡化嚴重,得不到新鮮血液補充,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陳舊、缺乏創新,尤其是年齡偏大的老體育教師表現更為突出,體育教學中放羊式教學現象依然普遍存在,甚至有些體育教師依然沿用著“一個口哨兩個球,學生老師都自由”的教學模式。
3.小學體育教師業務水平不夠
小學體育教師是體育技能的傳授者和指導者,只有教師的木桶容量足夠大,才可能給學生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所以,新時期對小學體育教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但是,現實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人員復雜、專業水平也參差不齊。有些學校體育教師只有高中學歷,雖有一定的體育特長,但是與體育教師專業要求水平相差較遠,甚至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體育課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臨時代課。
(三)教育部門及學校因素
1.教育部門及學校對學校體育重視不足
除了體育傳統學校和體育特色學校外,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都不夠重視,對學校體育活動及課余體育活動不能給與重視和支持。體育教學器材等硬件條件嚴重不足,學校體育的專項資金被挪為他用。
體育教師地位也得不到尊重,體育教師在學校工作中身兼數職,但是職稱評聘中也被其他學科教師排擠在行列之外。
2.過分擔憂學生安全
體育教學項目內容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比如:體操項目中的單杠、雙杠、跳馬、自由體操,田徑項目中的背越式跳高、標槍、鉛球等。學校為了安全起見都將這些 “危險項目”簡化,甚至被無情的扼殺。
3.課余體育活動開展不夠
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在重點抓好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要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可是,現實中學校課余體育活動少的可憐,甚至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課余體育活動。
4.政策、措施貫徹不到位、不徹底
國家、省、市教育及體育相關部門雖然對學校體育教學和學生體質作了進一步要求,也頒布了相關文件、制定了相關方法,但是由于實施、監督不徹底,這些要求只是流于表面文章,并沒有真正的達到最初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目標。
二、優化小學體育教學開展對策
1.明確小學體育的重要作用、意義
學校及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對學生講解體育課的重要性,只有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和意義,才能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返重視體育課,才會積極參與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
2.加大小學體育教師繼續學習、培訓力度
小學體育教師是學生體育技能的傳授者和輔導者,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所以,教育部門應加大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力度,使體育教師思想、意識緊跟時代步伐得到及時改變;給小學體育教師搭建交流、溝通平臺,或者多舉辦體育教師賽課、競賽等活動,從而促進體育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有效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水平。
3.完善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各體育項目都具有自身的項目特點,在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方面也同樣都具有特殊性。傳統的考試評價體系會影響體育評價的公平性,也會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所以,應當完善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比如,將階段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傳統評價相結合,充分考慮小學體育的特殊性。
4.加大小學體育教學經費力度
小學體育教學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改觀,首先就是要保障小學體育教學經費。學校應給學校購置必要的學校體育教學設施設備,為學校體育開展奠定物質基礎。小學生正處于智力開發、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少年強則國強”,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勢在必行。
5.借鑒體育教學發達國家、地區經驗
有些西方或者經濟發達國家都把學校體育作為學校的必修課、重點課。體育課不僅要教授體育知識、技巧,還要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及危機情況時的逃生技巧等等。比如:日本小學生在校飲食都是經過科學的配餐,免費提供給小學生食用,并且要求必須按時按量就餐;另外,小學生參加體育課不準穿鞋子,必須要求光腳丫參與各種體育活動。
總之,影響小學體育教學因素錯綜復雜,影響程度也各有不同,造成目前的現狀也并非“一日之寒”。想改變現狀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們小學體育教師同心協力、用于創新,相信小學體育教學會更上一層樓,為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山東高校體育研究[M]. 黃河出版社 , 王宏主編, 1999.
[2]學校體育學[M]. 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 羅映清等 編著, 1990.
[3]呼倫貝爾盟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D]. 崔久福.東北師范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