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摘 要:先秦儒家文化具有深邃思想價值,通過對其挖掘剖析,可以為現代企業管理提供指導思想,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本文就先秦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影響研究。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工作;儒家思想
引言:
企業管理者的決策和管理理念,直接影響到企業運營的穩定性。企業決策者基于現代市場競爭,對中華傳統儒家思想進行深度學習思考,為企業管理開辟新的發展路徑。
一、儒家思想的現代復興之路
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與模式,基于西方社會發展形成的企業體系。在西方企業管理研究中學者之間的意見也存在較大分歧,部分學者將企業管理界定為企業決策;部分學者基于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意識形態,提出企業管理就是對個體剩余價值的榨取;部分學者則提出管理就是個人領導力。由于西方學者對企業管理研究的出發點不同,因此產生了不同的結論。盡管學者研究的結論不同,但是對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理解是一致的,即認為企業管理就是個體之間的相互協調。
企業管理工作需要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通過個體之間的協調,充分發揮出個體的勞動價值,推動企業經濟產值的不斷提升。由于企業所處地域環境、文化思想、生活習慣的差異,導致國際社會出現了不同類型的企業管理模式,如美國企業管理模式、日本企業管理模式、中國企業管理模式等,每一個國家企業的管理模式,都反映了該國家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1]。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此時中國企業管理模式也逐漸受到外界的關注,人們開始認真研究中國企業的管理思想,找出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企業內在動力源。通過對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的深度剖析了解,發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在企業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以先秦儒家思想為代表對中國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如華為企業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各國媒體采訪時,多次提到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從中參悟企業的生存之道,為企業戰略發展指明方向。
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文化的精神財富,深深的影響到每一位中華兒女,在儒家思想中“以人為本、先義后利、強國裕民”等理論,逐漸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復興,推動著中國企業邁向國際市場,促進中國儒家文化走向國際舞臺,實現文化強國戰略發展計劃。
二、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影響
(一)強國裕民與企業眾籌
在創業管理時需要啟動資金與合作伙伴,依據西方企業的創辦邏輯,個體需要向商業銀行進行貸款,或者進行風險融資找到投資人,進而獲得創業的啟動資金。如中國企業阿里巴巴在創業時,由于資金長期短缺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創始人馬云則四處尋找投資人,最終獲得了天使投資與孫正義的風險投資,進而幫助企業穩定運行,最終成為中國互聯網電商的領軍企業。
隨著儒家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復辟,很多創業個體在尋找路徑時,采取了企業眾籌的資金來源方式,如個體希望創辦一家小型企業,苦于自己啟動資金不足。此時個體則可以聯合行業內的其他朋友,進行項目商討與眾籌規劃。通過多位個體的出謀劃策,很快則可以啟動項目獲得第一筆啟動資金,同時項目開發的可行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該種企業發展模式就是眾籌理念的一種體現,同時也反映出創業者對儒家思想“強國裕民”的深入理解。
在眾籌理念指導下開創的企業,企業收益可以公平分配給每一個創始成員,確保企業管理工作的穩定系與可靠性。在企業創辦時創始人員基于“義”對風險進行分擔,推動了企業創辦。當企業壯大收益增加時,創始人員基于“利”形成緊密團結的合作體,在“義利”結合的企業管理思想下,有助于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而“義利”的結合恰好體現了中國先秦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2]。
(二)化性起偽與人才招聘
化性起偽是儒家學說中荀子教育哲學的核心思想,該思想指出人性易趨于向惡發展,因為個體開始沒有學習仁義禮智信。在后來的學習環境影響下,個體受到了教育的禮化,逐漸形成了健全人格,并養成了良好習慣。
化性起偽哲學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產生著重要意義,促進了企業高質量戰略發展,規避了很多不可控市場風險。如化性起偽在現代企業人才招聘與團隊建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在企業招聘人才時,很多企業的人事管理者都存在著主觀的條件歧視,主要是因為人才個體的外在差異,引起到人事管理的主觀歧視。
如在企業招聘過程中對人次學歷的歧視,以學歷界定人才的全部實力;在招聘時對人才年齡歧視,偏見的認為一些工作崗位需要特定年齡段的員工,主動刪除了不符合年齡條件的應聘者;在“看臉”的時代環境下,人事管理對應聘者外貌歧視同樣非常嚴重,基于人才的外貌采取了不同的交談方式,直接影響到了人才招聘的公平性與公正性;部分人事管理存在主觀上的地域環境歧視,即對應聘者的地域國籍進行不公正對待,一個跨國企業需要廣納英才,地域國籍歧視則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戰略發展。
通過對企業人才招聘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可知,化性起偽學說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價值,為了規避相關問題的出現,招納各路英才組建高質量的人才團隊。在人才招聘時必須改變人事管理者的招聘理念,基于化性起偽的儒家思想,客觀公正的給予應聘人員機會與平臺,根據人才的實力與才華決定招聘的結果。
例如餐飲企業進行員工管理時,需要組建高素質的服務團隊,確保給顧客最好的消費體驗。基于傳統的人才管理理念,企業主要招聘年齡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進而充分發揮年輕人的朝氣與熱情,為顧客提供優秀的服務。隨著餐飲服務行業的逐漸轉變,企業不能輕松的招聘到年輕的新員工,而顧客則對服務更加的挑剔,為此企業放寬了人才招聘年齡限制,讓人事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調控彈性,企業開始為此決策擔憂,害怕人才團隊組建時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但是最終的效果非常好,員工招聘年齡放寬之后,服務團隊的員工年齡結構更加均衡,提高了服務質量,降低了顧客的投訴頻率[3]。
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服務員工作狀態進行分析可知,年齡稍大的服務員更加沉穩與隨和,可以帶給顧客更多的親切感,有助于企業穩定性、認同感、信任度的提升。不同年齡段的員工進行對比后發現,年齡稍大的員工更加具有工作責任心和職業素養,有助于企業開展各項管理工作。
從餐飲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發現,化性起偽哲學管理思想起到了關鍵作用。由于人事管理的主觀歧視,導致了人才團隊建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設向“惡”性循環發展,成為了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瓶頸。隨著人事管理人員的不斷學習反思,在深刻認知到自己的問題之后,則會重新定義人才招聘要求與原則,進而基于“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標準開展招聘工作,為企業招納優秀的員工,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三)仁義禮智信與企業文化管理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構建了理想人格,即個體具備仁義禮智信等基本人格素養,個體的人格素養成為了融入社會的重要標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同人格素養、不同興趣愛好的個體自動組成了社會團隊,即企業管理的雛形。
企業文化即是個體人格素養的集中表現,當眾多個體的興趣愛好相同時,則可以開展相同的工作與生活,并且協調管理下提高個體的工作效率與質量。企業文化建設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可以為員工構建歸屬感、安全感、信任感、使命感、認同感、榮譽感等不同精神領域的體驗活動,員工從企業文化中獲取的更多,則會對企業文化反饋的更多,進而促進企業員工凝聚力的提升。
在企業文化管理時,基于先秦儒家思想中“仁義禮智信”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仁義禮智信”不僅反饋了企業文化,同時需要確保每一位員工和領導具備完整的思想人格。通過科學有效的培訓考核工作,從多個方面開展教育工作,構建“仁義禮智信”企業文化,提升全體員工的職業素養和企業文化認同感。
隨著員工職業素養和理想人格的不斷完善,在員工工作開展過程中,類似職務犯罪、職業道德淪喪、生活奢靡、行為敗壞等問題都可以得到主動預防,即員工出現思想怠惰與思想偏差時,儒家思想的理想君子人格“仁義禮智信”,則會對員工的行為與思想進行約束,避免員工出現工作錯誤[4]。
在儒家思想的滲透指導下,很多中國現代企業建設了自己的核心企業文化,如國美電器集團在構建企業文化時,基于“仁義禮智信”中的誠信建設了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企業文化影響力。國美電器作為電商零售的主力軍,為了持續不斷的獲得消費者信賴與認可,企業基于誠信構建了交換價值、價值共享等誠信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監督參與的機會,讓消費者近距離的了解企業的管理思想與服務理念,“誠信”作為國美電器的經營核心理念,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與信任。
三、結束語
在現代企業管理工作開展時,為了開辟新的管理思想與戰略發展方向,可以對先秦儒家思想進行挖掘,從中提煉企業管理核心思想,為企業規劃科學發展計劃,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簡珊雅.傳統文化背景下本土化領導思想研究綜述——以《論語》領導思想研究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3:71-72+75.
[2]吳升.儒家管理哲學理念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契合[J].求索,2016,07:81-85.
[3]李麗君,部娜.現代人際關系的重構——兼談先秦儒家“和為貴”的思想[J].社科縱橫,2016,3111:91-93.
[4]馬樹立.先秦儒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J].中國水泥,2019,06:66-70.